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6 20:12:52 209 人看过

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而过失致人死亡中则没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在故意伤害致死的情况下,二者相近之处是: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在主观上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往往都表现为过失的心理态度。二罪根本区别在于,前罪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其死亡结果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没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过失致人死亡。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1: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界定故意伤害与过失伤害的区别
    一、如何界定故意伤害与过失伤害的区别是从主观上进行区别认定,故意伤害罪要求犯罪分子主观上为故意伤害他人,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则无伤害他人的故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伤害他人犯罪怎么赔偿的故意伤害他人犯罪赔偿的标准是:1.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3.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三、故意伤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故
    2023-11-28
    465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过失致人死亡罪比交通肇事罪重。1、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犯交通肇事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3、从刑法规定的刑罚幅度来看。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一般情况下要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犯交通肇事罪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过失杀人该怎样判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
    2023-03-07
    337人看过
  • 故意伤害与过失致死:法律定义与区别分析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如暴力伤害、使人染病等。而过失致人死亡,不具有伤害行为,一般是违反操作规程、交通法规等。二、罪过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伤害故意,对伤害结果(轻伤、重伤)具有认识和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致人死亡是其结果加重情节,而过失致人死亡没有伤害故意。三、责任年龄。年满14周岁的人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的人对过失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故意伤害致死和故意杀人区别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023-08-13
    476人看过
  • 纠纷倒地后死亡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从犯罪的构成要件来比较分析,主观方面,是否具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客观方面,是否实施了伤害的行为并造成损伤的后果,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罪虽然都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方面不具有要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后者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则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4
    101人看过
  • 过错致人死亡的界限如何
    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定罪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一、防卫过当和过失杀人谁的罪重?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构成过失杀人罪所受的处罚会更重。过失杀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会坐牢吗过失致人死亡会被判刑。过失致人死亡的,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是出于过失,具体是指行为人应当
    2023-04-12
    405人看过
  • 过失伤害罪致死判几年,法律如何规定
    一、过失伤害罪致死判几年,法律如何规定并无过失伤害罪,过失伤害致死的,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期为七年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六个月有期徒刑。具体刑期,由法院根据具体的案情予以确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分为两个档次量刑,一档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档为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犯罪情节较轻、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对前述犯罪分子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这意味着,犯过失致人死亡罪、情节较轻的,根据案情可以适用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如何认定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的认定和区别,关键在于伤害
    2024-01-25
    27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怎么样区分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怎么样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伤害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主观故意为前提。《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罪怎么样处罚,哪一些情形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按故意伤害
    2024-01-20
    63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怎么改过失致人死亡
    不能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伤害罪都是司法机关根据现实情况下做出的判断。两者有区分。不能随意转换。一、故意伤害罪致死与过失致死的现实争议2015年5月23日3时许,被告人樊某某与朋友岳某某等人在保定市清苑区某足疗店内饮酒时(二人均大量饮酒),樊某某与岳在海因琐事发生口角后抓扯到一起。被人拦开后,樊某某离开足疗店,岳某某见樊某某离开后从后门追赶。岳某某在马路上追上樊某某,樊某某转身击打岳某某肩头一拳,致岳某某跌倒在地,造成岳某某在酒后基础上,头部受钝性外力作用致蛛网膜下腔弥漫性出血而死亡。樊某某同随后赶来的岳某某妻子打电话给120急救中心后离开现场。樊某某得知岳某某死亡后,于当日8时许到保定市清苑区公安局投案。公诉机关以樊某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公诉。被害人家属则坚持本案应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一)本案不属于刑法上的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与过失致人死亡两者的共同点在于: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
    2023-02-12
    107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法律界定与量刑差异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1、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包括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侵害的客体不同(1)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过失。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等同。同样,也不能将杀人未遂同故意伤害混为一谈。对于故意杀人未遂来说,没有将人杀死,并非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愿作为,而
    2023-07-15
    312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受害人有过错量刑是如何的?
    一、故意伤害致死受害人有过错量刑是如何的?故意伤害致死受害人有过错量刑是适当的酌情从轻处罚。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具有过错的,对被告人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故意伤害罪虽然有3个幅度的法定刑,但不可能将同种数罪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情节,如果按一罪论处,难以实现罪刑相适应。二、故意伤害罪的罪数规定是什么?对于故意伤害罪的罪数区分,应当按照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予以解决。所要注意的是,当伤害行为属于其他重罪的法定手段时,不得认定为数罪,而应认定为其他重罪。例如,行为人为了抢劫他人财物而伤害他人的,不管是否取得财物,均应认定为抢劫罪,而不得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也不得认定为数罪。行为人连续伤害多人的,是认定为连续犯以一罪论处,还是认定为同种数罪,在认定为同种数罪的情况下是否并罚,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行为人连续伤害多人的是否
    2024-01-29
    17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
    2023-06-11
    438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故意致人死亡的处罚是怎么样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由此可见,法律当中规定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对行为人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就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则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比较有利,既不会判处无期以上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则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诉,即使积极赔偿,最终也会使用上刑限。一、故意伤害罪的区分1、与一般殴打的界限一般殴打行为只是给他人造成暂时性的肉体疼痛,或使他人神经受到轻微刺激,但没有破坏他人人体组织的完整性和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故不构成犯罪。值得注
    2023-03-17
    224人看过
  •  过失致死与过失杀人:法律如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并未设立相应的过失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中,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一罪名,但并未设立相应的过失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过 失 致 人 死 亡 罪 与 过 失 致 人 重 伤 罪 的 区 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犯罪目的以及处罚轻重等方面。首先,犯罪行为方面,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而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行为导致他人受伤严重,但未达到致死程度。其次,犯罪目的方面,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故意杀人罪,而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过失伤害罪。再者,处
    2023-09-11
    423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怎样认定,故意伤害致死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死的成立,客观上要求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对死亡没有故意,但具有预见可能性。既然是伤害致死,当然应将死亡者限定为伤害的对象,即只有导致伤害的对象死亡时才能认定为伤害致死。但对于伤害的对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应注意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易言之,在伤害对象与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应根据行为人对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预见可能性以及有关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来认定是否伤害致死。(1)如果行为人甲对被害人乙实施伤害行为,虽然没有发生打击错误与对象认识错误,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同时伤害丙却仍然实施伤害行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2)如果行为人A本欲对被害人B实施伤害行为,但由于对象认识错误或者打击错误,而事实上对C实施伤害行为,导致C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处理事实错误的法
    2023-06-03
    47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伤害致死罪, 故意伤害致死是否过失致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
      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引起死亡结
    •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界限是什么,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立案标准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8
      故意伤害罪是如何认定的?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
    • 2023株洲过失致死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04
      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
    • 故意伤害罪中的故意伤害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
      我国刑法中的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心理要素。认识要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内容、性质、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明知。表面上看,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似乎是符合刑法的认识要素的。就像张文认为的“从打击的部位和死亡结果来看,足见其砸击力度之大,下手之狠,绝非失手所能使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在认识要素上是不同的,确切的说是在认识的
    •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的界限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19
      1、涉嫌故意杀人罪,但也有可能成立故意伤害致死。 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死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故意杀人是以杀人为故意,故意伤害只是以伤害为目的。区别故意杀人罪同故意伤害罪的关键,就在于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