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有诈骗罪,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犯有诈骗罪,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诈 骗 罪 致 死 是 否 判 死 刑 ?
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而致死则是对他人生命造成的严重威胁。在我国,诈骗罪属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因此对于诈骗罪致死的情况,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若诈骗罪致死,应依法判处死刑。
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是否判处死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罪犯的具体情况、案件的具体情况等。同时,死刑的执行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审批,不能随意滥用。
因此,诈骗罪致死是否判死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但总体来说,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诈骗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而致死则是对他人生命造成的严重威胁。在我国,诈骗罪属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因此对于诈骗罪致死的情况,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若诈骗罪致死,应依法判处死刑。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是否判处死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罪犯的具体情况、案件的具体情况等。同时,死刑的执行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审批,不能随意滥用。因此,诈骗罪致死是否判死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但总体来说,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致被害人死亡
347人看过
-
过失伤人罪是否会导致轻伤判刑?
179人看过
-
诈骗罪是否会被判终身监禁?
486人看过
-
诈骗罪刑事判决书是否给被害人
297人看过
-
判定贩毒罪是否会导致死刑
387人看过
-
网络攻击导致人身伤害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428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诈骗导致被害人死亡该判几年青海在线咨询 2024-05-16诈骗导致被害人死亡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导致被害人的标准: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
-
狗咬人导致死人,狗主人是否会被判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6狗咬死他人,主人是否被判刑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狗的主人没有尽到照顾狗的责任,导致狗咬伤他人并造成死亡,那么狗的主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被追究过失致人重伤或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如果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于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或免除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
13岁肇事逃逸导致人身伤亡是否会被判缓刑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1满14岁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已满十二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
-
人身伤害致死一般会被如何判啊?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7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自首是法定从轻量刑情节,至于确切的量刑还要由法官根据具体案件裁定。在司法实践过程,因过激行为、伤害致死的,一般不会判决死刑的,何况你朋友又不是主犯。
-
网络诈骗罪会导致人死亡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7网络诈骗罪导致人死亡的情况,如果诈骗数额较大,涉嫌诈骗罪,按照诈骗数额定罪量刑。造成受害人死亡,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从重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