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的程序和方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8 17:52:48 228 人看过

宪法的修改采用的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的,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表决时,代表可以表示赞成,可以表示反对,也可以表示弃权。宪法修改的基本程序为: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

论宪法修改权及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

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修宪权的合理分配,修宪程序的科学设计,既体现民主、效率的程序正义价值,又促进保护人权、限制权力的实体正义价值,使宪法修改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能够解决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同时使宪法修改具有一定难度,给宪法解释留下作用空间,总体上实现宪法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和谐。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能够加深人们对宪法程序性规定重要性的认识,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使我国的宪法学理论和实践比较全面的发展。

四宪法修改权和宪法修改程序

(一)宪法修改权概述

宪法修改权(amendingpower)是修改宪法的一种力,是依制宪权产生的权力形态,一般称之为制度化的制宪权,21通常简称为修宪权。修宪权就其本身的性质来看,具有不宜轻易动用的特点。这是由宪法与宪法修改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权力位阶构造看,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所以行使修宪权时应当受到限制,不能违背制宪权确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具体而言,修宪权的限制与前述宪法修改的限制使相同的,包括内容、时间、时期、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修宪程序也是对修宪权行使的一种约束。修宪权的设置和行使应当体现程序正义价值内容即民主和效率的要求,也应当体现促进实体正义的价值,并寻求两种层次价值的动态和谐,因此修宪权应当有平衡宪法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功能,即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既要理性的分析、体现社会现实的变化,又要同现行宪法保持价值上的联系。上述是从本质上对修宪权进行研究,这方面学者们有较多论述,故不必多言,但是对与修宪程序各阶段相对应的不同内容的修宪权力(权利)却很少涉及,值得深入研究。本质研究是较为抽象概括的,内容研究是较为具体实在的,前者是后者的指导,后者是前者的丰富,不可偏废,所以本文主要结合修宪程序从内容方面对修宪权进行研究。

(二)宪法修改权的内容和宪法修改程序

修宪权的内容是与修宪程序的各个阶段相对应的,修宪程序规定修宪权主体行使修宪权的方法、步骤,修宪权和修宪程序往往是体现在同一宪法规范中,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理论上修宪权应由人民来行使,但是完全由人民直接行使在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也欠缺对效率价值最基本的要求的考虑,因而各国宪法一般规定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立法或修宪机关单独行使修宪权(如我国),或由这些机关与人民共同行使修宪权(如日本),修宪权主体不同修宪程序必然会有所差异。尽管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包括宪法修改案的提出、议决、公布三个最为基本的程序,以下就对这三个程序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修宪权内容作简单介绍,并提出完善修宪权内容和修宪程序的几点建议。

1宪法修改案的提出程序

简称提案程序,与这一阶段相对应的修宪权内容为提案权。提案权的行使能够在宪法意义上启动整个修宪程序,具有重要作用。各国宪法对提案权主体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还对提案权的行使规定了限制条件,提案权主体有以下几种:一是议员或代表,而且通常对议员或代表所占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如俄罗斯宪法第134条的规定;22二是代议机关,实行联邦制国家的各州或省议会也可享有提案权,如日本宪法第96条,美国宪法第5条的规定;三是国家元首,如法国宪法第89条第一款的规定;四是公民,如瑞士宪法第121条的规定;五是其他主体,个别国家如多哥宪法第25条规定,联邦党中央委员会可以提出修正案。分析各国关于提案程序的规定可以发现:

(1)各国对提案程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而且提案权主体一般在两种以上,较多的如俄罗斯宪法第134条规定有六种主体包括俄联邦总统、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俄联邦政府、各联邦主体立法机关,五分之一以上的联邦委员会或国家杜马议员;

(2)各国的代表、议员或代议机关一般为修宪提案权主体,有的国家直接赋予一定数量的公民提案权,体现了修宪权和修宪程序所具有的民主价值和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

(3)在联邦制国家,联邦宪法一般赋予各联邦主体立法机关修宪提案权,尤其是当宪法修改涉及相关州或省的利益时,体现出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2宪法修改案的议决程序

也称通过程序,与这一阶段相对应的修宪权内容是表决权。只有经过符合宪法规范要求的议决程序,宪法修改案才能获得合法的基础,因此表决权的行使在整个宪法修改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决定宪法修改案是否能够成为宪法的一部分而具有宪法效力。各国表决权的行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由代议机关行使,如意大利宪法第138条第三款规定,这种情况还包括由国会两院联席会议行使表决权,如法国宪法第89条第三款的规定;(2)全民公决或公民复决,如日本国宪法第96条第一款规定;(3)各联邦成员或州行使,此情况见于联邦制国家,如俄罗斯宪法第136条规定。从各国关于议决阶段程序规定中可以发现:第一,表决权主体较提案权主体更为广泛,要求更多的体现民意,因而有些国家规定了全民公决或公民复决,使修宪权和修宪程序所具有的民主价值更为直接、充分的表现出来;第二,各国对表决权主体赞成票数要求多为2/3、3/5、3/4等较普通多数更为严格,体现了特别多数原则,明确民主价值量上的要求;第三,联邦制国家的议决程序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各联邦成员特别多数通过,宪法修改草案才能通过并生效,程序上更为复杂;第四,有些国家同时规定全民公决和议会议决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并规定出相应的适用条件,在保证民主价值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对效率价值的考虑,更为科学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6: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修改相关文章
  • 宪法的修改权
    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有: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一、股东权利的主要范围权利范围如下:1.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会行使表决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依法转让出资或股份的权利。4.盈余分配权和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
    2023-03-26
    253人看过
  • 宪法修改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l/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宪法修改的程序: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1)提案。(2)先决投票。(3)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现状分析: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问题和原因纵观我国制宪及修宪的历史,应该说我国修宪的实践是比较丰富的,宪法修改程序也随着我国修宪实践的发展在逐步完善。1954年《宪法》第29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仅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职权,而没有规定宪法修改的程序。1982年《宪法》则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规定,并增加了修宪提案的程序内容
    2023-08-05
    296人看过
  • 我国宪法修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我国宪法修程序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二)审定,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三)起草,宪法修改提案通过后,由指定或法定的国家机关对修宪提案所涉内容进行具体的拟定。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四)议决,对于起草完毕的修改草案提交立法机关或全民进行表决,由其决定是否通过该草案,使其成为宪法修正案。各国宪法对议决都规定了比一般法律议决较严格的程序,我国宪法规定宪法修改草案的通过必须经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
    2023-04-24
    347人看过
  • 对宪法修改具体提案程序的设想
    现行的宪法修改提议程序和其他法律议案并没有明确区分开来。作为宪法修该提案权的主要行使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同时可以提出其他法律议案。现行宪法并未在程序上将宪法修改提案和其他议案的提案作必要的区分。考察世界各国的修宪实践,大约有30多个国家都规定了一道先决程序。这道先决程序就是确定宪法修改必要性的程序,它不是具体决定宪法应该如何修改,而是决定宪法究竟是否应该修改。这道程序不仅能体现出修改宪法的严肃性也能减少决议机关的麻烦。希腊宪法第110条规定,修改宪法的提案,必须至少有50名议员的联合提出,经议会再建议不得少于一个月的两次表决中均以全体议员的五分之三多数票通过决议批准,该项决议确定需要修改的条款。我国修宪实践中中共中央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案,从法律上来讲这仅仅是一种建议,而非宪法修改必经的前置程序,而且这种建议并非针对修改宪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往往是提出具体的修改内容。所以与其他国家的修宪先
    2023-04-24
    464人看过
  • 社会契约与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
    一部宪法中规定它的修改程序,这是人们认为当然的事情,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成文宪法都有这种规定。然而,如果仔细思量就会发现,为什么一国的其他法律都没有自身修改的规定,一般均以通用的立法程序修改即可,而惟有宪法会作如此这般之规定呢?既然宪法也是法,但此法与他法之间有何不同,以致于其修改程序都不同呢?回答这个问题,自然要追溯到近代最早的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的头上去了。简单说,宪法在其产生之初主要并不是作为一部通常的国家法律而制定的,甚至可以说,宪法就不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理论上被认为是由人民制定的。这是宪法与其他国家法律在性质上最重大的区别:其他法律是国家管理者或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而宪法则是描述社会本身及人民管理政府的工具。如果从美国人的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至少在美国,修改宪法的权利不应属于国家管理者或者政府,而应属于人民自己。由于宪法控权的性质,所以,修改宪法的程序应当不同于其
    2023-04-24
    105人看过
  • 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通过的决议和决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享有宪法的制定权呢?不是的。因为根据现代宪法原理,也如前面所说,宪法的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家机关,当然也不能享有宪法制定权。况且我国宪法也从未规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制定权,只规定了它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建国以来,中国先后共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这四部宪法分别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2023-04-24
    228人看过
  • 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
    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分别是: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最后的公布。能够行使宪法修改权的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在我国的宪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提案,是修改宪法开始的程序,是指宪法修正案的提出,或者说是提议应该修改宪法。任何国家修改宪法,首先必须经过这一程序,而且必须由有权机关提出。起草,是指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决定修改的部分进行具体的草案拟定。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在实践中,一般应贯彻公开、民主的原则,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使草案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先决投票,是指在提议宪法修改之后,送交议决机关议决之前,就宪法修正案提出的先行投票程序,以使宪法修改条文和内容具体明确。决议,是修改宪法的必经程序。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
    2023-06-03
    226人看过
  • 世界各国宪法修改程序的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可大致分为刚性与柔性两类,其标准主要在于宪法修改的难易程度。实行柔性宪法的国家较少,典型者如英国,其宪法修改与普通法律相同,本文于此不加讨论。刚性宪法典型者如美国,得名于其修改程序较之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本文以下讨论便以此为限。世界各国由于其各自的现实国情及历史背景不同,其宪法修改程序及严格程度彼此仍多歧异。如有公民直接参与宪法修改的,就必然采取全民公决的方式,如瑞士宪法、法国1958年宪法均有此规定。由特定的有权机关进行宪法修改的,就必然有该机关修宪时的一系列相对完善的严格程序。如法国1791年宪法所规定的宪法修改程序的严酷几近达于顶点:必须有三个议会各于其任期内,继续的提议修改宪法的某项条款,方可成立修改宪法的动议。第一个及第二个议会的提议必须于该议会的任期之末始得提出,第三个议会则须于其任期的第一年内提出。动议既经成立,再召集第四个议会,并扩充其议员名额,以组成一个修
    2023-04-24
    365人看过
  • 宪法制定与修改的程序有什么不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均不同于一般法律。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之所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国家的性质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这两项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性质。全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当然包括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从形成过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经产生,就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合法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宪权
    2023-04-24
    176人看过
  • 宪法制度修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宪法修改方式1.全面修改即以新法取代旧法,对宪法整体进行变动。2.部分修改即在保持原宪法基本内容与结构不变的同时,对宪法有关条款加以变动。二、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一)我国宪法的修改制度1.历史演变(1)1954年宪法:①规定宪法的修改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规定了宪法的修改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2)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只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的职权,没有对相关程序进行规定。2.现行修改制度(1)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提案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3)通过要求: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4)公布: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公布而非国家主席;(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宪法修改建议对我国宪法修改制度和宪法修改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二)我国宪法修改的实践:我国宪法共经过了三次全面修改,六次部分修改。现行宪
    2023-04-24
    167人看过
  • 18年宪法修改开始之前是宪法的哪一次修改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其余四次的修改时间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2018年宪法修改中国务院职权中增加领导和管理什么2018年宪法修改中国务院职权中增加领导和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下: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人民主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并且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服务人民的利益;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必须符合宪法;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
    2023-08-02
    465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历程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前四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我国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第二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讨论,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和通过。这4次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宪法修改的内容目前学者对将来进行宪法的修改,主要的争议在于修改的内容上。有的学者认为应将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宪法,有的认为应加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款,有的认为应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修改,建立大司法体制,还有的认为要在宪法中完善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在此
    2023-07-25
    118人看过
  • 宪法规定谁负责修改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修改宪法。修改宪法,简称修宪,是对宪法的修正,是指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文本的某些条款、词语或结构予以变动、补充或删除的活动。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二、修改宪法的具体程序:宪法的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更严格: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三、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
    2023-08-03
    387人看过
  • 我国宪法修改的历史和现状
    修改我国宪法的程序如下:1、提出宪法修正草案。宪法修改的提出标志着整个宪法修改的开始。中共中央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修改宪法草案,并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修正草案的审批和表决。审批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决定是否修改。如果宪法提案被拒绝,宪法修改程序将无法继续;3、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公布程序是中国宪法修改的最后一个程序。宪法修正案只有在法定程序公布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宪法修正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批准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实施。哪种情况可以修改宪法可以修改宪法的情况如下:1、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就可以修改;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维护宪法的稳定,就是维护国家根
    2023-07-07
    378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 更多>

    #宪法修改
    相关咨询
    • 国家宪法的修改程序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3
      国家宪法修改程序需要五个步骤分别是: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最后的公布。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宪法修改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14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l/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宪法修改的程序: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 (1)提案。 (2)先决投票。 (3)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 (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 (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
    •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29
      宪法制定的程序为制宪机构的设立;宪法草案的提出;宪法草案的通过;公布。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2023年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应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2
      1、提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2、审定。在宪法修正案提出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宪法“应否修改”作原则上审查与决定的程序。 3、起草。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决定修改的部分进行具体的草案拟定。 4、议决。宪法修正案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公布。
    • 宪法修改案宪法修改了什么意义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01
      宪法修正案的实施意义在于,从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领导制度、促进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