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前一个月离职要赔偿违约金吗
无须缴纳违约金。
具体而言,当雇员需提前一个月(在试用期内则需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单位提出辞职申请时;或经与单位充分协商后获得其批准;或者若单位存在任何违法行为,雇员皆可主动离职。
若单位故意设置障碍阻止离职,这无疑构成了违法行为,雇员有权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申诉举证。
对于部分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人员来说,其无需提前书面申请辞职手续,仅凭当日口头请求即可立即终止雇佣关系。
但在此前提下,如雇员已提前申请离职,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有关培训费等方面的条款,那么他/她必须与雇主进行友好协商,并争取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而且,如果雇主曾向雇员提供了专项培训经费,并对其实施了具有专业性质的技术培训,此时便可与该雇员签订相应协议,约定一定的服务期限。
若雇员违反此项服务期约定,则应对向雇主支付金额不超过培训费用的违约金。
同时,如果雇主在行业竞争领域中对雇员进行了保密要求,而有幸获得了一些经济补偿,那么在雇员离职之后,也应该遵守类似规定要求,否则将会面临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离职的时候要求签字保证不会泄露公司机密合法吗
只要双方均自愿且真挚地表达出对该协议条款的意愿,以及协议内容并不涉及到导致其无效的法律事由,那么此份保密协议便具有了有效性;即使劳动者并未获得正式职位,甚至已经遭到解雇,这份保密协议仍将持续生效。
企业与劳动者在签署的劳动合同时,可共同约定防止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之后散布或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或者也可以单独签署保密协议,以此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一旦双方达成保守商业机密的共识,那么按照协议约定遵守相关规定便成为了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如若违反将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员工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公司不放怎么办,员工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需要赔偿违约金吗
71人看过
-
提前一个月辞职,还能不能扣违约金
99人看过
-
员工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算违约吗,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公司不放怎么办
379人看过
-
提前一个月退房交违约金多少
456人看过
-
提前离职扣工资合法吗,提前离职需要交违约金吗
72人看过
-
公司在不提前一个月辞职的情况下要求违约赔偿金是否合法
232人看过
-
公司提前一个月通知一个月后才我提出辞职那么我的违约金需要赔偿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0单位提供专项培训并且约定服务期的,服务期内辞职需要赔偿剩余服务期的违约金,这和你是否培训其他员工无关《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
-
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离职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0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过了试用期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因此,你需要按照上述规定申请离职。 4、若您在未按上述规定私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用人单位可以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公司损失的,要求以工资予以抵扣;但用人单位必须对相关损失进行举证,无法举证的,就不能直接扣发劳动者的工资。 5
-
辞职没有提前一个月怎么算违约金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7合同内规定有违约金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一些商业手段。是合理的。 但你若没有公司培训和重大商业机密提前30天辞职是不用赔偿违约金。 但有时候也须赔偿违约金,这要视情况而定。
-
职工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是违法的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0公司规定职工需要离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其行为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法也有相关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公司规定若没有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就要扣一个月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而且,根据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
-
提前离职违约得赔付多少违约金西藏在线咨询 2024-09-23关于提前终止劳动关系需承担之违约责任问题,其具体金额取决于相关双方当事人协商后进行的约定。双方经充分协商后可达成协议,约定按照违约行为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害程度支付相应数量的违约金;或明确规定因违约而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在此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对于劳动者违反服务期限承诺的案例,其违约责任的最大金额不得高于用人单位为完成培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并且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提出的违约金请求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