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生效的条件如下:
1、订约主体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电子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一、电子合同上没盖公章
电子合同不盖章有没有效看具体情况:一、电子合同内容合法,签订电子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则电子合同没有盖章,但有双方当事人签字的,该合同有效;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比如该电子合同不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或者是其中一方当事人受到胁迫签订的。则该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合同订立后就立即生效吗
合同成立的条件如下: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合同订立后不一定立即生效,有些需要登记后生效或是附条件生效等等。
三、个人承诺书和合同有什么区别
承诺书和合同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承诺书是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书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2、法律效力不同,合同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承诺书是单方意思表示,不具有合同效力。承诺书是否产生法律约束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余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3、特点不同,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而承诺书的特点是没有具体标的、简单、概括、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承诺书是签订合同的基础,合同又是承诺书的具体化。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示承诺,这种方式是在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一般来说,如果法律或要约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用书面形式承诺,则当事人可以用口头形式表示承诺。
-
贝壳找房电子合同效力如何
233人看过
-
平台如何确保电子合同有效
190人看过
-
电子合同签订合同时逐渐占一席之地,电子合同效力如何?
468人看过
-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如何定义,要约如何生效
128人看过
-
电子合同,没有合同章就生效吗?
147人看过
-
电子合同的生效与电子合同的成立有哪些不同
327人看过
电子合同是指签署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合同,是区别于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的一种合同表现形式,电子合同对电子签名要求较高,必须符合《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要求,合同才具备法律效力,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电子合同的内容合... 更多>
-
电子版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就会生效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3所谓多次盗窃,应为一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包括三次。这一规定主要指三次以上盗窃累计数额仍达不到较大者。若在追溯期限内,多次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以“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的情形来定罪处罚。 对于“多次”的认定,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客观分析、认定。对于行为人基于同一犯意在同一地点对多人、多户实施犯罪的,如在一次犯罪中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
-
电子合同网上合同生效网上合同有效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09网上签的电子合同只要符合一般合同生效条件的就有效。当事人在网上签订电子合同的,可以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电子合同视为书面形式,如果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有效。
-
电子合同必须盖章效力如何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4电子合同不是必须盖章才有效。当事人约定签订电子合同的,需要通过可靠的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订立,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签订才能达到合同生效的要件。不管是电子合同还是纸质合同,本质上都属于合同,只是签订的形式、载体不同。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
-
贝壳找房电子合同效力如何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07满足以下条件的就是有效的: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如何验证电子合同签订有效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1一个电子合同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电子合同订立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电子合同的订立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内容不违反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 (4)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不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形; (6)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 (7)不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