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本票、汇票等金融票据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基本的结算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地区、跨国界的商品流通、劳务、技术服务等日益频繁,需要运用票据进行支付和结算的交易日益增多,票据的支付作用、汇兑作用、流通作用、信用作用、融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但是,由于管理监控上的不健全、不严密,犯罪分子乘机伪造或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票据也成为经济犯罪分子作案的工具。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计算机扫描等先进技术伪造企事业单位的印鉴、法定代表人的私章制作假票据,利用先进的“退色灵”等技术涂改票据、变造票据,利用计算机技术伪造银行本票或银行账号和存款证书等,在实施诈骗前常常经过长时间的谋划,事先选择作案目标单位,然后寻找中介人或直接上门洽谈交易,并设计被害人在核对时有可能发出疑问的应答,最终实施犯罪。且明知其伪造、变造的票据最终将会被识破而罪行败露,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一旦诈骗得手,即将所骗得之物低价抛售后逃匿,或迅速携款逃窜。这种犯罪手段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令人防不胜防。现实生活中,票据诈骗的主要犯罪手段有:
(1)利用伪造的票据进行诈骗。犯罪分子事先通过印刷、复印、绘制等方法,伪造汇票、本票、支票的形式、图案、颜色、格式,非法制造成假票据;犯罪分子则穿戴阔绰,出手大方,伪装成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总经理、业务代表或被委托人行骗。
(2)利用变造的票据进行诈骗。犯罪分子以真实的汇票、本票、支票或者以真实票据为基本材料,通过剪接、挖补、覆盖、涂改等方法,对票据的重要内容非法加以改变而制作新的票据。如利用手中掌握的他人的小面额支票,采用先进手段涂改成大面额的手法,使受害人凭目测无法识别其涂改情况,而从受害人处骗取巨额财物或从出票人银行账户内划走资金。
(3)签发空头支票进行诈骗。所谓空头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的支票。此类案件较为常见,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签发空头支票,尤其是先付少量现金再签发空头支票的手段,诱骗企业或个人逐步钻入圈套。
(4)利用作废的票据进行诈骗。犯罪分子使用已过期、无效或被宣布作废的票据,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他人钱财。
(5)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犯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以合法持票人的名义,支配、使用、转让自己不具备支配权利的他人票据。如使用窃取的票据、使用骗取的票据、使用他人遗失的票据等。
-
常见的票据诈骗手段有哪些?
324人看过
-
村官职务犯罪作案手段主要有哪些
272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段
185人看过
-
什么是票据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量刑标准?票据诈骗罪立案标准
257人看过
-
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犯罪常见作案手段的表现方式是什么?
235人看过
-
江某犯票据诈骗罪
367人看过
-
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犯罪常见作案手段的表现方式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2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
-
票据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票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9一、票据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不法所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以下五种行为方式:(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这种情形
-
票据诈骗罪立案标准,票据诈骗立案标准,票据诈骗立案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0进行金融票据欺诈活动,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嫌疑,应立案起诉:(1)个人进行金融票据欺诈,金额在1万元以上(2)公司进行金融票据欺诈,金额在10万元以上。
-
票据诈骗罪的侵犯的客体主要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3票据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诈骗合同交通法:诈骗合同诈骗犯的作案手段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2常见的犯罪手段:1、合同诈骗罪以假乱真饰耳目。犯罪分子以虚假证明材料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者伪造身份证明他人名义,在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后就溜之大吉。二、招摇撞骗唱空城。犯罪分子虚构购销产品、承包工程、投资合作等名称,在收到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获得担保财产后迅速逃逸。三、一唱一和演双簧。犯罪分子首先利用媒体和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军队和知名民营企业,以紧缺和滞销商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