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书超出诉讼期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可以诉讼,只能复核,超过复核期的,那就按照认定书进行责任认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可以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交通事故案件鉴定费如何承担,法律如何规定
交通事故案件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自行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除外。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当事人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条检验、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自行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除外。第九十二条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当事人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五十条 检验、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自行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除外。
-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书怎样诉讼
233人看过
-
交通事故应该怎么认定?如果交警不出责任认定书
209人看过
-
对交警队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应该怎么办
237人看过
-
轻微交通事故交警迟迟没出事故认定书怎么办
44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出认定书
41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认定书缓慢出具的原因,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怎么办
29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当事人出院后出院, 要求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该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6从你介绍的情况看,这件案件对方一定是想经过法院审判处理的.但是你们无需着急.最好的方法如下,第一步书面说明保证金可转为赔偿款,第二步立即再支付十万元给交警转交赔偿款,并同时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把人先争取出来,然后等公安侦查完毕后该案送于检察院和法院处理,争取判个缓刑.在这个过程中交警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双方的责任,基本上会确定你朋友是全责任或主要责任.如果死者有一定责任,这个案件就不一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能诉讼吗,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核和诉讼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1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诉讼。不服可以申请复核。交通事故是作为证据来使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做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
-
交通事故诉讼书怎么写交通事故诉讼书范文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5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人身损害赔偿金80000元(具体详见清单)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10000元赔偿原助动车损失费6000元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2006年4月1日下午一时许,当原告在上班途中,骑助动车正常行经××市××路与××路交叉路口时,遭遇被告胡×驾驶的小客车(牌号为×××××)右转弯撞击,致使原告头部直接坠地及身体多处受伤,并致使原告的助动车严重损坏。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
-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期限超过了法院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什么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6按照你的描述,作出如下简单回答 首先,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就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证据 如不服,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其次,就算错过了复核期限,当事人如果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责任比例确实不合理、不公正,法院有权力在维持原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前提下,根据自由裁量权,重新认定和划分
-
交通事故诉讼主体应该怎么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30交通事故诉讼主体的确定1、确定主体的一般原则根据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谁行为,谁负责”的基本精神,并针对道路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特点,确定诉讼主体通常认为应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运行支配;二是运行利益的归属。所谓运行支配是指可以在事实上支配、管理机动车的运行;所谓运行利益,一般仅限于机动车运行本身而生的利益。依机动车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归属确定责任主体,是处理的基本原则。但在审判实践中,认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