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辞退生育险怎么办
如果在怀孕期间被用人单位辞退,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这样生育津贴就可以正常领取。如果女员工不愿继续履行合同,在新入职公司也可以继续缴纳生育保险,领取生育津贴。如果怀孕女员工暂时不能继续入职,其配偶单位缴纳了生育保险的也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需要注意的是,生育保险一般不可以自行缴纳。
二、怎样办理生育保险?
1、生育就医身份确认:
女职工在怀孕16周后,凡享受人流、引产、产检、生育等生育保险各项待遇时,由用人单位到“医保中心”进行就医手续确认及申报生育定点医院。
2、需办理备案女职工的申报:
(1)办理备案的女职工需提供以下资料:
《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原件);《计划生育服务证》(原件);医院诊断怀孕证明(证明怀孕周数)或围产手册(原件)
(2)军人军属人员
军人军属人员不受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限制。在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前,需提供另一方的军官证或士兵证和结婚证(原件)。军人军属人员须先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然后到医保中心进行生育就医手续确认。
(3)关闭、破产企业女职工
经政府批准,企业在被批准关闭或法院裁定破产之月,应填写《——市关闭,破产企业怀孕女职工名册》一式三份,连同本单位关闭或破产的证明文件及复印件,以及女职工怀孕诊断证明(注明怀孕周数及有医院盖章)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然后再到医保中心进行生育就医身份确认。
(4)当年从机关调入企业人员
当年转业,复原,退伍的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或从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企业的人员不受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限制,从参保当月起(十二个月内),单位无欠费的,凭相应证件或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然后再到医保中心进行生育就医手续确认。
(5)原来在省社保或是在外地参保后转入本市人员
提供省社保局或外地社保机构出示的参加生育保险年限的证明,在本市必须是参保状态,并且参加了生育保险,本市与外地或省社保的生育缴费年限累计满一年的,先报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再到医保中心进行生育就医身份确认。
-
关于生育保险如何办理
292人看过
-
公司对辞退孕妇不给生育保险怎么办
86人看过
-
无生育证怀孕被辞退
55人看过
-
辞退孕妇生育津贴该怎么办?
254人看过
-
关于女职工生育险
487人看过
-
发生疫情被辞退怎么办
190人看过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
生育保险刚交一年被辞退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81.应该双倍补偿。范围主要是一年一个月的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的。 2.你这样的情况只有继续工作才有可能要求休产假,孕期哺乳期也是要上班的,产假工资是按你的基本工资算当然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3.生育保险一般是单位缴纳,但如果医保报销了一般生育保险基金就不再给你报销了。
-
怀孕辞职生育险挂靠生育保险怎么办海南在线咨询 2021-07-08女性员工辞职,如果员工的社保还挂在原单位,原单位愿意继续为员工继续缴纳生育保险,社保部门会默认员工并没有辞职。如果女性员工辞职而社保没有挂在原单位,可以尽快将社保挂靠到代理公司,继续缴纳着生育保险。 员工在生育时有缴纳生育保险,并且累计缴纳满一年以上,那么员工即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
关于深圳生育险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30社会保险登记表; 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生育女职工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医疗部门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生育女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职工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企业职工生育医疗证审领表; 企业职工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证申领表; 企业职工生育医药费报销申请单; 企业
-
生育保险关于补贴怎么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2根据相关规定,关于生育保险补贴是怎么计算如下回答:一、生育医疗费: 1、在医保中心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2、怀孕16周前的突然流产,非定点医院的急诊、产假期间产科并发症按核定的数额报销。3、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按定额标准报销。二、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1、正常产、满7个月以
-
怀孕八个月因为生育被辞退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3不能。劳动者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不属于违反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或劳动法律,承担的是行政责任。因此,单位不能以此解除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请求二倍于经济补偿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