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按揭买房离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婚后共同财产,双方各占价值的一半。双方主张房屋所有权并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允许;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对房屋进行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2、贷款尚未结清的,房地产不能办理转让手续,即使法院将房地产判定为非产权登记人,也不能办理;
3、原被告双方不能就涉案财产价值达成协议的,应当向法院申请评估财产价值,并产生评估费用。
夫妻共同按揭买房后离婚怎么分?
(一)房子若是婚后买的,若双方对于房产没有特别约定,即使是只有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你们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分。
(二)但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买的,若一起还贷款了,婚后共同还贷款部分及增值部分,应平分。
具体分割方案:较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中的“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一般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夫妻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含婚后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实际购房款(房屋购买价离婚时已还全部利息)离婚时房屋市场价。
(三)婚后贷款购买的房产如无特殊约定应属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平均分割。需要说明的是:婚后贷款购房,无论是个人支付房款还是夫妻双方共同支付房款,也无论是一方偿还贷款,还是双方共同偿还贷款,均不影响房屋共同财产的形成。
如果离婚时贷款已经还完,双方按市场价值平均分割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夫妻共同买房离婚按揭房产分割原则有哪些
118人看过
-
夫妻共同买房需要注意注意的三大细节
239人看过
-
按揭买房夫妻离婚怎么分(按揭买的房子夫妻离婚怎么办)
484人看过
-
夫妻离婚按揭房转按揭
390人看过
-
离婚手续大揭秘:夫妻双方需注意的细节
92人看过
-
夫妻按揭共同房产可以买卖吗
123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夫妻婚后共同买房并还按揭款青海在线咨询 2021-01-12夫妻二人的银行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两人对此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债务的转移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夫妻离婚时就按揭房进行处理时贷款银行如果考虑自身利益而不同意一方退出贷款合同,那么在对银行的债务上,双方都不能免除自己的还贷义务。但因为双方已经离婚,如果要求双方在今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共同承担还贷义务,现实中不便于执行。 要想解决问题,双方可以签订一份协议,明确约定房子归
-
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应注意哪些细节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5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直接关系到离婚双方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分割财产时应注意: (1)明确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正确认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是正确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前提。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仅限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分割财产前,首先要进行分家析产,严格分清夫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及家庭共同财产,将夫妻共同财产区分出来。 (2)明确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程序。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程序:先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协
-
通过按揭买房的,婚前按揭买房怎样是夫妻共同财产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3从法律上讲,婚前购买的房屋所付的房款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共同偿还的贷款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在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分配时会酌情考虑双方的经济情况等等。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
-
夫妻共同购买按揭房产证是夫妻共有的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3夫妻共同购买按揭房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即使房产证只登记了夫妻一方名字的,房产也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不过对于按揭房如果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要是由法院判决如何分割的,法院一般不会判决房产归属,一般会先判决房产归一方使用。因为按揭房在未还完贷款之前夫妻并未取得房屋产权,不宜判决房产归属。
-
买房婚后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办理按揭手续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1婚后买房做按揭现在银行多要求夫妻双方一起办手续,签订连带保证合同书,避免以后的法律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