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3:40:09 277 人看过

分析客观原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青少年犯罪其自身的主观原因,这是他们犯罪的内在动因。

1、文化水平低,法制意识薄弱

首先是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无论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阶段,故在此期间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自控能力弱,情绪易走向偏激,易产生逆反心理,易盲目崇拜,其思想和行为常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一触即发且不计后果的特点。其次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群体文化素质低,认知鉴别能力差——文盲加法盲。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文化结构偏低,小学、初中一年级以下的居多,有的几近于文盲,由于文化水平低,势必影响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极易被不法之徒威逼利诱,误入歧途有的未成年人参与杀人、抢劫、盗窃等犯罪被捕获在接受公安人员讯问后竟然说:我该说的都说了该让我回家了吧?文盲加法盲,由此可见一斑。由于他们知识水平的局限和社会经验不足,认识问题偏重于直观和感性,理性判断能力差,因而遇事易冲动,行为缺乏自制力,从而导致犯罪,这是青少年犯罪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2、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是非不明,荣辱不分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建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很容易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甚至铤而走险,误入歧途,往往是那些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奋斗目标,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少修养,不懂得自尊自爱,思想品德差,学业成绩落后的双差生。他们不求上进,一味追求吃喝玩乐,没有心思学习,从厌学发展到逃学,再发展到弃学,过早步入社会,在不良因素诱惑下,走上歧途。

3、交友不慎

现代青少年追求时尚,喜欢结交朋友,尤其是现代传媒发达,交友方式多样,他们交际广泛,既有小朋友,又有成年朋友;既有在校生,又有社会青年;既有遵纪守法的好朋友,又有坏朋友,一旦交上坏朋友,就容易受其不良影响,甚至同流合污,走上犯罪的道路。

4、好奇心,好胜心强

现代青少年心理成熟快,感情易冲动且不能自控,容易误入歧途。如有的就是在性成熟过程中对生理常识缺乏了解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在外部条件影响和感情冲动下从事性犯罪活动。未成年人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大都经不住外界的各种诱惑,当其看到一些淫秽、凶杀的镜头和书刊时,便容易萌发出亲自尝试一下的念头。如某中学生看完凶杀影片后,产生好奇,于是萌生亲自作案,考验公安机关破案能力的念头。随即照搬影视情节,到其原邻居家作案,并制造一系列假象,试图转移侦破视线。回家后向其父亲讲述了作案过程,随后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2日 02: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行政不作为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对于行政不作为的产生,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一)主观原因行政中出现不作为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探其主观原因,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行政伦理素质与以法治国要求差距较大。1、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法律意识变异法律意识,人们一般理解为包括法律心理、法律知识与法律思想。行政执法主体的无法律意识或法律意识变异,是行政不作为的根源和基本原因之一。行政行为的作出有赖于行政主体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等主观心理因素,这些主观心理因素,都会引起行政不作为的产生。态度反映行政主体的行为倾向,态度一经形成则对行政行为具有潜在的动力性,如果行政行为的主体基于不正当的考虑,或对严格执法持消极、规避的态度,就有可能产生行政不作为,妨碍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的实施,给依法行政带来一种心理障碍。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没有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对法律精神的准确
    2023-06-06
    397人看过
  • 分析共同犯罪的主观因素
    我国的刑法对共同犯罪的主观因素作出了规定。一般情况下,共同犯罪的主观因素分为: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这两种。意识因素通常是指,行为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和分辨情况。意志因素一般是指,行为按照对事物的认识,决定的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因素。意志通常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希望、放任、疏忽、轻信。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和主观因素是什么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自然人犯罪主体,且多为一般犯罪主体。对于大多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来说,不论是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只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年满16周岁,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某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其主体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背叛国家罪、资敌罪的主体只限于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只限于中国公民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危害国家安全这一类犯罪,实际承担刑事责任而被刑罚处罚的只能是自然人。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具有危害中华人民
    2023-07-01
    384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有哪些原因怎么判刑
    未成年人大规模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颇为错综复杂,其中涉及到家庭环境之恶化、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熏陶、以及个体在青春期阶段心理上尚未达到完全成熟与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等多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未成年罪犯进行适当的量刑处理,有必要全面综合地权衡其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所造成的实际社会危害以及未成年人的生理年龄等各方面因素以做出合理公正的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
    2024-08-04
    66人看过
  •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的行为。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采取各种手段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行为。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包括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8-08
    201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量刑上的主要不同
    1、对未成年犯罪有特殊的年龄要求: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时才应当负刑事责任。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在量刑时,对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做法1、坚持固本强基,不断强化少年法庭机构建设河南高院通过树立典型,召开座谈会、现场会,定期通报少年法庭工作进展,积极敦促全省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成立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截至目前,省高院少年审判庭编制已获批准,16个中级法院设立了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122个基层法院设立了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没有独立建制少年法庭的法院也都有固定合议庭或者专门人员负责少年审判工作,实现了最高人民法院要求的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由少年法庭审理的目标。2、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
    2023-08-18
    313人看过
  • 未成年人因“网”犯罪在激增
    我省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读者致电本报称,现在未成年人因网犯罪的案件增多,应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从法院判决的案件来看,现在因网络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在激增。合肥一位法官也大声疾呼:学校、家庭、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线。而身为犯罪少年的母亲,董女士以自身孩子的亲身经历接受本报采访。网络诱发犯罪的类型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陈华琳将网络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分为了几类:过度沉迷型:一些痴迷网络的未成年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无力支付上网费,但又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容易走上抢劫、抢夺、盗窃等犯罪道路。盲目模仿型:网络游戏多带色情、搏杀、武斗等情节,使一些痴迷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大受影响,甚至效仿。网吧犯罪型:一些长期在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熟悉网吧环境和人员情况,认为有机可乘,易选择网吧作为作案地点进行盗窃、抢劫,将出入网吧的人员作为犯罪对
    2023-06-06
    82人看过
  • 航空犯罪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一、航空犯罪的客观原因有哪些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航空器安全飞行的行为。首先,犯罪对象是航空器。如何理解航空器,立法中并未明确区分民用航空器与国家航空器。首先暴力,是指直接对航空器实施暴力袭击或者对被害人采用危害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的行为,使其丧失反抗能力或者不能反抗的身体强制方法。如劫机分子携带匕首、枪支、炸药、雷管、引爆装置等对旅客和机组人员(包括驾驶员、副驾驶员、领航员、报务员、机械员、通讯员、乘务长、空中小姐,进行捆绑、殴打、杀死、伤、爆炸等。胁迫是指以暴力为内容进行精神胁迫使被害人不敢反抗的精神强制方法。如劫机犯向机组人员或乘客喊谁动就打死谁、动就宰了你、动就马上引爆等。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敢反抗的强制方法。二、劫持航空器罪这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犯罪主体
    2023-06-08
    267人看过
  • 犯罪动因:主观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犯罪主观构成要件,是一类刑法学和犯罪学的定义。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过失,犯罪的动机、目的。其中犯罪的故意及过失合称为罪过。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但它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过失犯罪的犯罪动机是怎么规定的过失犯罪一般来讲是没有犯罪动机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具有明确的指向即确定的目标,必然要有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积极追求行为,而无论是间接故意的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的心理态度,还是过失的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都不具备犯罪目的所需求的行为的鲜明的
    2023-07-12
    410人看过
  • 铜梁法院分析未成年人盗抢犯罪逐年上升原因
    一、从家庭方面分析,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承担好相应的社会责任,部分未成年人的父母在离异后对未成年子女不管不问不教,使未成年缺少管教保护,往往向社会上混的大哥朋友寻找温暖、寻求保护,从而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盗抢犯罪的工具。二是父母失管,部分未成年人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外出打工、经商,将未成年子女交由祖父、祖母或其亲友代管,当未成年人遇到生活困难或挫折时,由于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往往离开代管亲友外出,当生活无着落时容易施盗抢,或被社会人员利用。三是父母失教,部分未成年人的父母只注重未成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品德的培养,当未成年人成绩下滑时,往往不青红分皂白对其训诫,导致未成年子女产生对抗心理而辍学。部分父母本身有品德等方面的问题,对其未成子女未作好应有表率,导致未成年人效仿,而过早流入社会。通过分析发现,单亲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父母失教致未成年人外出从而导致未成人单独或结伙参与实施盗抢犯罪人数占
    2023-03-20
    262人看过
  • 共同打人构成轻伤是否共犯,共同犯罪的主观因素
    一、共同打人构成轻伤是否共犯两个以是共同打人造成被害人轻伤的,会构成共同犯罪,打人者会构成共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共同犯罪的主观因素1、认识因素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2)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意志因素其次,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1)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2)各共同
    2024-01-15
    213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审判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智上的成长加速,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变化和信息传播媒介的大幅增加带来各种观念的碰撞,令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无所适从,以及大量农业人口到城市打工,留守青少年缺乏父母的约束和教育,都容易造成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增加。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结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审理过程中进行教育,一方面重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另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姑息,通过法律和教育的双重手段,达到既惩罚犯罪,又治病救人的效果。一、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成因分析1、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在基层法院审判实务中,未成年人犯罪以盗窃、抢劫、抢夺的财产性犯罪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为主,故意伤害也是主要犯罪类型之一。未成年人犯罪通常表现为犯罪方式直,目的简单,财产性犯罪的标的物相对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一律
    2023-06-11
    206人看过
  • 未成年强奸原因
    刑事责任能力
    未成年人犯强奸罪的,已满十四周岁的就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但应责令其父母或监护人加以管教,确有必要的可以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一、未成年人夜杀人犯法吗?犯法。只是未满十四周岁,对故意杀人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有造成民事诉讼的,需要对民事部分承担相关的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二、未成年人需要对哪些犯罪行为承担责任十六周岁以上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到十六周岁的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
    2023-04-11
    291人看过
  • 合同纠纷发生的客观原因,合同纠纷发生的主观原因
    一、合同纠纷发生的客观原因合同纠纷发生的客观原因指由非合同当事人主观意志所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因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化而引起纠纷的原因。例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双方当事人对不可抗力的范围,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不可抗力是否已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等问题的看法上不一致,因此而起纠纷。再如,由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未考虑周全,致使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诸如履行地点不明确,质量规格不明确等情况,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就会引起纠纷。二、合同纠纷发生的主观原因合同纠纷发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主观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既然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订立了合同,那么、按合同履行义务应当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合同签订后,一方当事人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主观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例如,买卖合同中,买方与卖方签
    2023-06-28
    18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心理分析社会分析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1、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1]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2、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2]3
    2023-04-22
    10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1
      疏忽大意是指当事人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正确地观察和判断外界事务而造成的失误。如心里烦躁、身体疲劳都可能造成精力分散、反应迟钝,表现出瞭望不周,采取措施不当或不及时;也有的当事人凭主观想像判断事物,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引起行为不当而造成了事故。 操作不当是指驾驶车辆的人员技术生疏、经验不足,对车辆、道路情况不熟悉,遇有突然情况惊慌失措,引起操作错误。如有的驾驶员制动时误踩加速
    • 犯罪中止是主观原因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4
      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 法院规定未成年犯罪的犯罪原因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28
      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 犯罪未成年人的处罚原则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0
      1,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百六十六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
    • 有主观因果关系就构成犯罪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06
      有因果关系不一定构成犯罪既遂。只有形成犯罪事实后果的才认定为犯罪既遂,因果关系只是决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因为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如果一个行为成立犯罪就必然在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但是并不能说明成立犯罪就一定会犯罪既遂,这是不同得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