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销合同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可撤销合同中,是撤销权人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其他机关、团体、个人都无权干预,而合同无效中,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有主动干预权。可撤销合同并非当然无效,其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而合同无效是当然无效、自始无效,且不能变更。可撤销合同,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行使期限,合同有效,不得行使撤销权;而合同无效,则不存在期限的限制。
二、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当发现合同满足以上可撤销的情形时,若想要撤销合同的,应当尽快行使撤销权,否则很有可能因已过除斥期间导致撤销权消灭。可撤销的合同在没有被撤销之前属于有效的合同,也就是说在被撤销之前,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
-
合同经济仲裁撤销后的经济后果包括什么?
186人看过
-
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包括
142人看过
-
合同撤销后可能会产生什么法律责任?
97人看过
-
可以依法撤销的租赁合同包括什么
122人看过
-
公司合并的合同能否撤销,公司合并产生的后果
99人看过
-
可以撤销的合同包括怎样的合同
336人看过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更多>
-
合同经济仲裁撤销后的经济后果包括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07合同经济仲裁撤销后的经济后果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以及相应的行政处罚。仲裁产生的裁决是可以依法的申请撤销,但前提是在申请的时候要有合法的证据,一般在仲裁撤销了之后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撤销将无效,双方将不会再依法的履行自己的义务。
-
可撤销合同后果是什么什么是可撤销合同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9可撤销合同的后果是: 1、合同无效和合同被撤销的溯及力,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在合同当事人已经给付财产或者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合同无效和被撤销后,必须涉及到财产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
可撤销合同法律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09合同撤销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1、合同被撤销的溯及力 被撤销的合同,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合同部分无效的后果 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合同被撤销后的财产责任 合同被撤销后,当事人经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
2022年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情形包括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
-
包含什么可撤销的合同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151、以下是可撤销合同: (1)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 (4)当事人受对方或者第三人胁迫,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的; (5)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