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6 21:50:38 291 人看过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概念: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而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的用工关系。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

安徽大学法学院李坤刚

劳动法律关系(以下简称"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务法律关系(以下简称"劳务关系"),是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关于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实践中正确区分劳动关系的劳务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案件性质和适用法律,对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有关劳动法理论对劳动关系和劳关系的区分

(一)在主体上,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不同

劳动关系主体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者是指在法定的劳动年龄限度内,具有劳动权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者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而在劳务关系中,其主体不具有特定性,劳务的提供方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劳务提供者的资格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限制,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受劳动法律法规的限制,如年龄方面的限制等。

(二)在主体之间地位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不同

劳动关系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即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以及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由其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确定。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而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无论在合同签定前或者合同签定后,地位都是平等的。

(三)在劳动内容上,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在《劳动法原论》中指出,劳动关系要求劳动者提供的是过去的过程,劳务关系中,要求提供的一般具体是劳动成果,但这一区别不是绝对的,因此,有学者指出,在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方提供物是物化或者非物化的劳动成果;而按照劳动合同的要求,劳动者只需为用人单位实施一定劳动行为即可。

(四)在生产资料的使用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也存在着差别

在劳动关系中,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社会劳动,劳动者所使用的工具或者其他生产资料由用人单位提供;而在劳务关系中,劳动提供方须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或者工具为其他人提供劳务。

(五)在费用计算上,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在劳务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受民事法律规范的约束,其数额确定需遵循着商品定价规则,即成本(费用)加合法利润,其支付方式是一次或分次支付;而劳动者的工资分配原则适用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此外,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在最低工资制度,工分支付制度方面有一些的规范,即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干预工资分配,但对于劳务费用,国家则不采取直接干预的办法,这也体现出劳动法是法律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产物的本质特征。

(六)在适用法律上的区别

劳动法律关系是依据劳动法律规范产生的法律关系,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而劳务法律关系是依据民事法律规范产生的关系,受民法调整。在劳动关系中,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附随义务,如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等,劳务法律关系中,却不存在这些附随义务。在劳动关系中,劳动风险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了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劳动者属于工伤事故,劳动风险完全由用人单位承担。而在劳务法律关系中,如果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则不能属于工伤,不能依照劳动法律规范来解决,只能依照民事法律规范来解决。

二、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区分标准的问题

(一)关于劳动者是否是用人单位内部成员问题

劳动部在1995年8月4日《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企业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即可认为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这一规定,实际上明确了劳动关系构成的两个条件:劳动者的成员身份和劳动的有偿性。劳动部这一解释也揭示了劳动关系两个方面的本质:第一,劳动关系下,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力和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劳动,在为用人单位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从用人单位获得收入,以作为自己生活主要来源,其劳动是有偿的。第二,劳动关系下劳动者劳动有从属性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要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和劳动纪律,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进行劳动。

实践中,劳动是否为有偿性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否以用人单位内部成员的身份进行劳动,有时难以判断,目前我们在理论上并未建立如何判断劳动者是否成为用人单位成员的标准。因此,尽管劳动部的解释揭示了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尽管劳动法理论书籍中较详尽地论述了劳动关系如劳务关系的区别。但实践中,在区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时,仍会产生争论或异议,如下面一个案例:

某灯箱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告公司"),系两自然人投资设立,业务范围为灯箱广告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平时,投资人负责拉订单和设计灯箱,灯箱的制作委托一些从事铝合金加工的小作坊完成,悬挂灯箱由公司一位投资人的表弟王某完成,安装工具由广告公司提供,按件计价,每月结算一次,王某系无业人员,其妻子也无业,在安装难度较大时,其妻子也随王某同去,帮忙扶梯子、递工具等。王某无其他职业,其在广告公司安装所得基本能维持全家生活。一日,王某在安装过程中,不慎从梯子摔下,造成重伤,对于是否为工伤的问题产生了争议。

在王某和广告公司之间的关系上,有两种意见,主要原因是对王某是否是广告公司的内部成员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王某不是广告公司内部成员,双方是劳务关系,应按照一般民事关系对待,理由是:(1)王某和广告公司之间无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王某的工作性质是其承包公司的劳务,从其妻子可以随同劳动可见一斑;(3)其劳动所得是按件论价,不是按照月标准工资计算。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是劳动关系,应按照工伤处理。

笔者认为,王某是广告公司的内部成员,王某和广告公司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第一,王某所从事的是广告公司的正常岗位劳动,从事的工作是广告公司业务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雇用关系稳定。第二,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王某应按照公司的指令和标准完成工作,只不过其实行的是计件劳动。至于王某的妻子也跟随王某帮忙扶梯子,递工具等情况,这是广告公司内部管理造成的问题,第三,王某的工作实质是其个人劳动力和广告公司生产资料的结合。如果确认为劳务关系,即是确认广告公司在安装业务上没有雇员,这对保护对王某做类似工作的人员是不利的。

笔者认为,在判断劳动者是否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时,除前述的区分理论外,还可以考虑在下因素:(1)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是用人单位的临时发生的劳务,还是单位性质决定的正常岗位劳动;(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劳动所取得的收入是否是其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劳动者所从事的是正常岗位劳动,与用人单位关系稳定,其从用人单位中获得的收入成为其生活来源,就应当确认双方是劳动关系。

(二)关于用人单位从其他单位购买劳务,逃避社会保险责任的问题

我国对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保护较为全面,特别是赋予了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方面较重的交费义务。个别用人单位为节约用工成本,采取各种形式规避社会保险责任,主要作法是把劳动关系转为劳务关系。有的单位采取从其他单位购买劳务的形式,将自己公司的常年性岗位劳动承包给其他单位;有的单位自己出资设立劳务公司,然后和新设立的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将公司的工作交给劳务公司。承担劳务的单位往往规模较小,承担法律责任能力有限,用工管理也不规范,有的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社会带来很多隐患,必须加以制止。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规范:

第一,如果提供劳务的用人单位,经营范围不包括提供劳务服务的,应确定劳务输出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协议无效,并确定劳动者和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第二,如果在用人单位经营范围内,包括劳务服务的,在劳务输出单位服务内容范围内,劳务输出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协议应当是有效的。但是,为防止有的用人单位借此逃避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提供单位在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方面,承担连带责任,以避免有的用人单位借此逃避社会保险义务,并促进劳动输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方面的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来确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标准,并不断针对实践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完善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以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稳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4日 06: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务输出相关文章
  • 比较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在支付报酬方面的区别。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行使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分配权利。分配关系通常包括表现为劳动报酬范畴的工资和奖金,以及由此派生的社会保险关系等。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应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必须遵守当地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而在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由完全由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得到的是根据权利义务平等、公平等原则事先约定的报酬。当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交叉时的处理:根据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如果与原单位仍保持者劳动关系,应当与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原单位可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在与合资、参股单位订立劳务合同时,明确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休假等有关待遇。
    2023-06-02
    428人看过
  • 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一)劳务派遣中有哪些法律关系1.劳务输出单位与劳务输入单位是劳务派遣关系。2.劳务输出单位与劳动者是劳动关系。3.劳动者与劳务输入单位是劳务服务关系。(二)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1.这种三角法律关系的基础是劳务派遣关系。2.这种三角法律关系的支柱是劳动者与劳务输出单位的劳动关系和与劳务输入单位的劳务服务关系。《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为共同当事人。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一)相关的几个概念1.劳动关系的概念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接实现劳动过
    2023-04-19
    486人看过
  • 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一)劳务派遣中有哪些法律关系1.劳务输出单位与劳务输入单位是劳务派遣关系。2.劳务输出单位与劳动者是劳动关系。3.劳动者与劳务输入单位是劳务服务关系。(二)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1.这种三角法律关系的基础是劳务派遣关系。2.这种三角法律关系的支柱是劳动者与劳务输出单位的劳动关系和与劳务输入单位的劳务服务关系。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一)相关的几个概念1.劳动关系的概念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接实现劳动过程,间接实现劳动过程。2.劳务关系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它的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很容易混淆。
    2023-06-14
    392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它的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很容易混淆。还有一种派遣劳务人员或借用人员的情形,致使两个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与派出或借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紧密地交叉在一起。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相联系的一面。区别:(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虽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
    2023-02-20
    128人看过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相同点: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不同点: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4.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民法典》。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不存在协商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没有书面协议,也不存在口头约定,而是根据章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具有整分合一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应当认为是劳动关系而不是劳
    2023-07-10
    71人看过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一、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调整。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者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者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二、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有什么区别1、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在劳务关系中,劳务关系的双方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其双方主体比较多元化。在雇佣关系中,雇员只可能是自然人,不存在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作为雇佣关系中的雇员。2、主体地位是否平等。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经济关系,劳动者自主提供劳务服务,用工者支付报酬
    2023-04-25
    466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务派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务输出亦称劳务出口。通常是指具有某种劳动能力或特长的劳动力人口,以活劳动的形式为外国或外国经济组织提供某种效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0—60年代,西欧、北欧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更多>

    #劳务输出
    相关咨询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4
      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责任:(1)主体资格不同: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具体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劳动关系的主体类型很多,不具体,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2)主体地位不同: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地位不平等,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在劳动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动服务,用人单位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31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 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
    • 劳动与劳务关系关系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相关的几个概念1.劳动关系的概念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接实现劳动过程,间接实现劳动过程。2.劳务关系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它的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关系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22
      形成劳务关系, (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四)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如何进行区分,何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审判实践中,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限有时较为模糊,不太容易分清,因此严格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就尤为重要。广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我国《劳动法》第二条、《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及国务院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所规定的劳动关系,既包括在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所建立的劳动关系,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实行劳动合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