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为公司员工造成损失应向公司赔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09:36:38 415 人看过

劳动者的职务行为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其劳动风险也应当归于利益的享有者,对由此产生的责任理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但是,如劳动者对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根据工作岗位的危险程度、技术技能、设施设备、监管力度等因素,依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自的过错程度,决定其责任大小和分担额度理应由劳动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1)主观恶性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全额赔偿。

(2)重大过失造成经济损失劳动者应部分赔偿。

(3)如果劳动者的一般过失造成经济损失则无须赔偿。

一、劳动法规定扣款工资不能超过多少

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无论金额多少。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工资的2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违反其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二、入职可以直接走吗?

不辞职直接走人属于离职手续中的自动离职,简称自离。自离是违法的,劳动者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如果你是正式员工自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赔偿经济损失。如果签了保密协议,自离后劳动者不能在与原工作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也不能将在原单位知道的信息外传,否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泄露的秘密价值很大,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失,还有可能构成犯罪。签订竞业协议的,在协议有效期内,不得在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或同类企业中工作,否者,原来单位可以向劳动者主张赔偿。

2、自离就没有离职证明,还会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影响入职新单位,因为有的单位需要劳动者提供原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书

3、自离也会影响劳动者本人的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0: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者故意造成公司损失如何定罪
    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故意损坏公司财物,价值超过5000元以上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即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直播间诈骗判刑几年直播间诈骗的判刑根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是否累犯等情况而定。对于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相应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上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网络诈骗未遂以诈骗罪定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破坏公私财物罪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犯罪嫌疑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北京、四川等地都将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
    2023-03-09
    73人看过
  • 公司责任造成员工经济损失,如何赔偿?
    按照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赔偿标准进行支付。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玩忽职守罪造成经济损失的认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因此,玩忽职守罪必须在客观上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有无重大损失,是构成本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由此可见,直接经济损失是构成玩忽职守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又是认定玩忽职守罪的主要依据。依照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可以将玩忽职守罪的直接经济损失理解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直接造成国家、集体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根据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以下标准的,即可立案:1、造成个
    2023-07-06
    355人看过
  • 公司是否应该为员工离职造成的损失负责?
    员工进行辞职的话,是否要进行赔钱主要看公司是否存在过错,公司有过错的,应当赔钱,支付经济补偿,公司无过错,员工主动辞职,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般员工主动提出辞职是没有补偿的,但是被迫辞职的除外。因此对于员工的辞职,除非公司存在劳动过程中的过错,那么才需要对员工进行赔偿。员工辞职要付违约金吗一般情况下,员工主动辞职不需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规定,转正以后的员工如需辞职,应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至于员工主动离职是否要支付违约金,在现在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违约金支付有两种情形:第一、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
    2023-07-01
    231人看过
  • 因失职造成公司损失的,应几年内赔偿损失
    关于员工在职务过程中的过失导致公司出现财务亏损时的赔偿事宜:1.鉴于员工本人蓄意行为而对雇主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雇主有权依据劳动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向该员工提出赔偿经济损失的要求。2.对于经济损失的补偿方式,雇主可以从员工的个人工资当中予以扣除。然而,每月所进行的扣除金额部分应当限制在员工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以内。3.如果经过上述扣除之后,剩余的工资部分仍然低于当地政府所设定的月度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就必须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4-05-14
    319人看过
  • 劳动者被拘留给公司造成损失应该如何处理
    劳动者被拘留,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处理方式是,公司可以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并且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作相应的扣除。一、员工工作失误能否扣工资员工工作失误能否扣工资,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二、没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主动辞职老板不给工资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主动辞职,老板不给工资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的,劳动者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还是应该要支付劳动报酬。如果因为员工没有办理离职手续,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但不能拖欠员工工资。三、急辞
    2023-04-06
    87人看过
  •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标准,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标准是员工故意造成的需要全额赔偿,不存在故意行为造成的重大过失需要赔偿百分之五十左右等。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是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违反相关约定导致的,以及在履行合同约定是过失造成的。一、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标准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标准如下:1.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失需要100%全额赔偿;2.劳动者存在重大过失的,赔偿50%左右;3.劳动者一般过失或者正常工作不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造成的经济损失,无论大小,均不应让劳动者承担。二、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2.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
    2022-09-17
    68人看过
  • 公司高管违法造成公司损失需要赔偿吗?
    在公司运营中,公司总裁、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身居高位,掌控着公司的大部分资源,甚至公司的命脉,因此,只要公司高管出现违法行为,如侵占、挪用公司产等,往往都会极大损害公司利益。这时,公司或者公司股东可以追究公司高管的责任,要求赔偿损失,涉嫌犯罪的,还可报警处理。公司高管违法损害公司利益要担责现实生活中,公司高管违法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非常多,通常也非常隐蔽,不是能够轻易发现的,但血泪多了,总会有经验。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常见的违法行为,如下:1、挪用公司资金;2、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3、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4、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5、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
    2023-04-30
    278人看过
  • 公司员工哪些行为可能会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一、公司员工哪些行为可能会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在企业用工管理实践当中,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主要包括: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2.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经济损失;3.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例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违反风险控制规定随意放贷,从而造成的银行呆账坏账。二、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能否解雇员工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能解雇
    2024-03-25
    451人看过
  • 员工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可否要求其赔偿
    一、员工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可否要求其赔偿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安排下正常提供劳动,本人并无违反劳动纪律或工作规则行为的,即使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为了保障用人单位正常经营管理、引导劳动者在工作中保持谨慎、勤勉的工作态度,也为了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公平分配责任,如果劳动者对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则用人单位享有追偿的权利。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协议中明确了追偿责任及追偿比例,则可以按照约定履行。如果没有约定,双方可以协商具体赔偿比例和金额,达成书面赔偿协议,如果协商不成,公司可将处理决定通报工会,听取工会意见后下发员工。员工不服可走法律途径,最终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依法确定赔偿比例和金额。劳动者在履职过程中要强化风险意识,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履职,在岗位职责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严格依照责
    2024-01-06
    495人看过
  • 公司损失员工赔偿流程
    一、公司损失员工赔偿流程公司损失员工赔偿流程是:与劳动者商量赔偿金额,然后按照给付期限和方式实施。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二、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有哪些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公司损失;2.劳动者违反合同的相关约定导致公司损失;3.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劳动合同法》
    2023-06-15
    250人看过
  • 公司给员工造成损失怎么办?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公司给员工放假期间社保怎么办?劳动法虽来将事假作为法定假期,但从合理角度而言,如员工确实有充分合理的事假理由,公司并不能想当然的将其视为旷工或者无故缺勤,更不能以此为由解雇员工,否则公司将面临违法解雇的法律风险。对于事假,虽可按无薪假处理,但期间的社保支出仍然是公司必须要承担的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3-08-06
    298人看过
  • 应对员工工作失职对公司财产造成的损失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是否应该赔偿用人单位,这需要区别对待:1、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失需要100%全额赔偿用人单位,比如故意破坏用人单位的产品、设备等;劳动者存在重大过失的,需要赔偿用人单位50%左右的损失;明显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因为违章操作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喝酒后工作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一半左右的损失;并且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参照公司规章制度,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有哪些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2、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
    2023-07-03
    107人看过
  • 辞退员工后未赔偿工资,公司未向劳动者投诉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无缘无故被开除,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而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若因用人单位自身原因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无故辞退员工找什么部门投诉无故辞退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单位不能够无故辞退员工,只有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公司才可以辞退员工,否则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
    2023-07-02
    333人看过
  • 造成公司损失员工要全部承担吗
    针对员工因故意行为而导致的经济损害,需负全部赔偿之责;倘若是由于重大过失所引发的经济损失,将依照实际状况来设定相应的赔偿比例;相较之下,如果仅仅是一般的过失或由不可预知的意外因素所致的经济损失,便无需进行任何形式的赔偿。当员工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了他人权益并因此产生经济损失时,单位在承担赔偿责任之后,有权向那些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进行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4-04-29
    29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员工职务侵占造成公司损失, 公司要向员工索赔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29
      公司不追究的声明无效,因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法院审理后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个人决定。这不是自诉案件,个人无权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 劳动者工作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劳动者要负责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30
      劳动者在履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起诉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劳动者在履行和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的轻微过失或一般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的轻微损失,不大的,一般不承担责任。劳动者承担的责任与其过错程度有关。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时,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能举证的,承担不能举证的不利后果。
    • 公司以违反公司规定, 给员工造成了损失, 员工可以向公司索取赔偿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0
      可以依照合同法去索取相应赔偿或起诉。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除特殊情况外(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当然应该有经济补偿或赔偿。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6、4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 公司违反劳动法造成的损失应该赔偿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3
      必要的劳动者本人原因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的,使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赔偿,可以从工人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工人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馀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时,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是否有权请求公司赔偿?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3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禁止条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公司有权要求赔偿,但不包括失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况,所以,公司不能以此条要求赔偿损失。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因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但要有劳动合同依据才行。所以,通常情况下,只是因工作失误单位造成损失的,无需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