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规定起诉欠款人到哪里
起诉欠款人去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民事法庭。欠款诉讼在哪里起诉涉及到法院管辖权的问题,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向债务人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追讨欠款的证据有哪些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担保人是法人的,应提供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其住址。有担保协议的应提供书面担保协议或担保条款。
3、有抵押物的,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存放地点和保管人的姓名等证明材料。
4、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和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的证明材料。
5、关于共同被告的相应证据,如列夫其另一方为共同被告,应提交婚姻关系证明;股东出资不到位、抽逃出资、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的相应证据。
三、欠钱不还怎么起诉
(一)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
(二)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
(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
(4)其他证据。
(三)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交的证据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n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n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拖欠欠款起诉到哪里
110人看过
-
按照规定欠债起诉怎么收费
85人看过
-
欠钱起诉以后欠款人把钱打到哪里
453人看过
-
法律规定客户欠款在哪里起诉?
215人看过
-
如何按法律规定起诉追欠款
125人看过
-
按照规定行政拘留所在哪里?
320人看过
-
-
工程欠款纠纷到哪里起诉(债务纠纷到哪里起诉)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04民事诉讼中根据案由分为了不同的情况,包括离婚纠纷、债务纠纷、侵权纠纷等等。针对不同的纠纷,法律在立案时需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不同。那么,债务纠纷法院立案材料有哪些 一、债务纠纷法院立案材料有哪些 (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材料。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薄、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
-
拖欠建筑工程款到哪里起诉?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3起诉工程款拖欠的,一般有6个步骤。分别是: 1、起诉方先写起诉书,准备对方拖欠工程款的证据; 2、起诉方到拖欠工程款一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会发送受理通知书; 4、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举证; 5、人民法院发送传票; 6、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
债务人不还款到哪里起诉,2023最新的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23法律分析 债务人不还款的,债权人可以到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法律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
2022年起诉欠款人需要在哪里起诉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5需要到欠款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