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9:33:12 99 人看过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书中阐释了农药杀虫剂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由于此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剂。

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8年两会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并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并设立环保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励开发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04: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国务院相关文章
  • 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
    一、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二、越境转移固体废弃物的犯罪,包括:1、进境倾倒、堆放、处置固体废物罪;2、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3、公民个人或者单位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三、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四、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包括:1、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频危野生动物罪;2、非法狩猎罪。五、毁坏耕地罪。六、破坏矿产资源罪,包括:1、擅自采矿罪;2、破坏性采矿罪。七、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八、破坏林木罪,包括:1、盗伐林木罪;2、滥伐林木罪;3、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4、公民个人或单位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罪名有哪些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有下列罪名: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
    2023-07-06
    434人看过
  • 新《环境保护法》形成多元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新《环境保护法》细化和完善了人大、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司法机关等在主体的生态环境防治中的责任。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新《环境保护法》同时在加强监督方面作出了新规定,规定各级政府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和及时通报重大环境事件的制度,使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从而通过人大的监督有效地解决地方政府消极履职问题。在提高公众参与方面,新《环境保护法》中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规定公民对环境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民主性。另外,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授予了环境保
    2023-04-24
    171人看过
  • 新《环境保护法》关于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有何新规定
    排污费是排污者为其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污染支付的环境成本。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规定缴纳排污费。首先要进行排污申报和核定;其次要确定排污费数额;最后是按照缴费通知单按时缴纳费用。
    2023-04-24
    387人看过
  • 保护环境计划怎样制定
    环境保护规划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垃圾随地一扔,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将垃圾扔进指定的垃圾桶中,并使用分类垃圾桶,以便更好地回收和处理垃圾。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还应该坚持绿色出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享受更健康的生活。无论是骑自行车、步行还是坐公交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更新鲜、更健康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十二条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
    2024-01-05
    150人看过
  • 保护环境的举措
    农业生产
    保护环境的举措:1、生活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2、施工废水处理: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再进行排放,可以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3、废弃物处理:普及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利用,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处理;4、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5、水土保持措施: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法
    2023-08-11
    80人看过
  • 新《环境保护法》加大环境违法责任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近期,市中级法院联合市环保部门陆续发放有关的宣传单页,以告知更多人知晓、遵守新法,共同为生态文明护航。法院方面介绍:今年1到10月份,全市法院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40起,其中刑事案件4起,民事环境污染侵权案件22起,行政诉讼案件1起,非诉执行审查13件,司法建议两次。相关案件涉及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耕地,排污等,都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切身利益造成了直接损害。明年1月1日起,我市环境资源类案件的审理将严格按照新法执行,涉案行为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对比现行的环保法,新法条文从47条增加到70条,加大环境违法责任,明细追究责任。市中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唐东升认为,此次新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明确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新法坚持了谁污染、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谁对环境造成破坏了就要为资源付费和恢复。也就是说任何个人和群体今后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破坏,不
    2023-04-24
    231人看过
  •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新《环境保护法》增加了环境日的规定,将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写入本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新法增加了公民应当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新法还强调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2023-04-24
    391人看过
  • 环境保护仅有《环保法》还不够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X说,今天早晨我拉开窗帘,看到蓝天白云,真是心里头充满了感动。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了社会上最关注的一个大事了,人民群众关心,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是出重手在治理环境问题。我们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四次审议,出台了新环保法,这个环保法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是零容忍,而且惩治措施也是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是一部综合的法律,仅有这部法是不够的,现在我们正在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都要动大手术。还有就是水污染防治法,今年要开始修改。另外,我们要下决心定一部法律专门针对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
    2023-04-24
    183人看过
  • 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共6章,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内容有:①适用范围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该法规定应防治的污染和其他公害有: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②通过规定排污标准,建立环境监测、防污设施建设三同时,交纳超标准排污费等制度,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023-05-01
    246人看过
  • 尽快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
    法制日报北京3月8日讯记者张亮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土壤环境形势严峻,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信息室负责人温香彩建议,大力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工业三废排放,各种农用化学品使用,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致使局部地区土壤污染负荷不断加大。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温香彩表示,我国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另外,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防治水、大气、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放射性污染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但是保护土壤环境的法律基本上还是空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也很不健全。温香彩告诉记者,除相关立法不健全外,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基础非常薄弱,如土壤环境监测尚未纳入国家例行监测范围、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土壤污染防治
    2023-06-06
    456人看过
  • 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保护环境的15条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格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鼓励国家开展环境基准研究。建设施工现场如何保护环境1、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2、城市市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必须在工程开工15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报登记。3、工期间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4、量避免或减少施工
    2023-07-02
    363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的定义
    一、污染环境罪的定义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二、环境污染罪最高判多久我国没有环境污染罪,有的事污染环境罪。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3-06-06
    254人看过
  • 保护环境对人们生活的意义有哪些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实现繁荣昌盛的基本要素,为我们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资源,并确保了我们在适宜的条件下生存和繁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已然被视为一个无法规避且至关重要的议题,被各国政府列入了议事日程之中。为了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政府肩负起了社会管理的重任。就我国而言,保护环境被视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范围内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政府所面临的重大且艰巨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2024-05-16
    436人看过
  • 环境保护行政裁决
    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6)天津市环境保护局行政裁决(共1项)一、环境保护赔偿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说明: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裁决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2、行政裁决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裁决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2023-04-24
    112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务院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国务院
    相关咨询
    •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监督员由谁认可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6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由环境保护部认可,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由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应当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取得高级职称并从事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工作十年以上,或者取得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的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可以免予辐射安全培训。
    • 环境保护法应该怎么规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3
      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修订之前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修订之后的环境保护法,将原规定的表述修改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一修改,彻底改变了环境保护在二者关系中的次要地位。这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精神相一致。环境问题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
    • 环境保护税法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5
      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六条,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 第十七条,纳税人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
    • 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业主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
      1.业主的职责和权利 (1)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 (2)负责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 (3)组织、支持并协助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组织落实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以及后续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负责或组织制定有关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规划、计划、招投标合同等,并负责组织实施。 2.工程环境监理的职责、权利 (1)遵守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
    • 保护环境15条做法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3
      保护环境15条做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