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法人清算制度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9 14:05:19 268 人看过

清算,义务,组织,主体,承担,法人

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法人清算制度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

在现行调整商事组织的法律法规中,企业法人终止时应当进行清算这一基本规则虽然得到了充分的确定,但企业法人终止时清算义务主体不组织清算或者清算组织消极清算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除破产法规定破产清算须通过司法程序进行尚有程序上的保障外,其他法律法规均未对此作出明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清算义务主体与清算组织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笔者认为前者是指负有组织清算组织进行清算的自然人或法人,比如公司的股东,国有企业法人的主管机关,集体企业法人的开办单位等,从法律意义上讲清算义务主体所应承担的清算义务是这些主体作为独立人格存在所应承担的义务,该义务只能归属于其自身,而不应由终止的企业法人承受;而后者则是负责被清算企业法人具体清算事宜的临时性组织,不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并不能独立地承担清算义务,其产生要依赖于清算义务主体的行为,清算后果则由企业法人承担,二者虽有同一的目的,却无同一的性质。据此,清算义务主体作为独立人格存在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清算组织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前者应对是否进行清算负责,后者应对清算内容负责。而现行的法律法规仅对清算组织成员不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妨碍清算的行为设置了民事责任(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行政责任(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和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却未设置清算义务主体和清算组织消极清算的任何法律责任,使得司法机关、登记管理机关面对这一本应属强制性义务规范行使审判权、管理权时,没有了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作为保障。比如某国有企业被撤销,但其主管单位未组织清算组织进行清算,债权人以该企业主管单位为被告诉至法院时,法院最多只能判其承担组织清算组织的责任。而清算组织成立后不进行清算、或者无限期清算、或者清算后该企业资不抵债债权人利益面对这样的后果当然谈不上予以保护了,进一步追究责任更是无章可循。针对这一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的会议精神中提出了由清算义务主体承担不履行清算义务的损害赔偿责任观点,但因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并涉及举证责任的承担、损害范围的确定等具体问题而无法实际贯彻,目前仍停留在研讨交流层面,根本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还要从法律制度的完善上入手,除了要把清算义务主体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行为纳入强制性规范调整范围内之外,还要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比如可以设置清算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对其不作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的制度,设置针对清算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的行政处罚措施,同时还可以把清算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扩大妨碍公司、企业清算罪的主体、客观方面的适用范围,全方位地保障清算制度的落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11: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人相关文章
  • 现行执行异议法律制度及其立法缺陷
    案外人执行异议是在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就执行的标的全部或部分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执行标的一项执行法律制度。有权利就有救济,法律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财产,就应该设立一项有效的救济制度,一旦案外人的合法权利遭受不当侵害,便可以通过这一制度得到救济。人民法院执行一般应限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人员在司法实践中对执行标的物的判断与认定是依照一定标准进行的推定,诸如对动产以占有为标准,不动产和其它财产权利以登记为标准。这种事实上的推定在实践中往往与客观真实不符,将自己的财产登记在他人名下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对财产所有的推定与实际财产所有人未必一致,这就很容易将案外人财产当作被执行人财产予以执行,设立一项执行救济渠道----案外人异议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称《民诉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人员应当
    2023-06-06
    400人看过
  • 企业违规处罚的法律措施
    公司为了管理需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员工违反规章制度时,公司可以对员工进行扣钱处罚。但是扣钱的额度不得超过该员工单月工资的百分三十。如该员工被扣罚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则企业必须要按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发放给员工。教师资格考核的申报要求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2、不需要单独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已经统一归入统考的科目二,是幼儿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结束并成绩合格后,可报名参加数月后的面试考试。同时笔试成绩
    2023-08-12
    471人看过
  • 债权凭证制度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
    (1)债权凭证制度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转发高院的意见”指出,浙江高院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精神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而制定。但实际上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均无债权凭证的规定或有关精神。债权凭证制度是一种案件终结执行的制度。“民诉法”第235条规定,案件执行终结类型有:申请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追索、、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作为被执行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又丧失劳动能力的。这些规定都从责任自负原则出发,指明终结执行的基本条件是权利义务已经消灭。前两种类型是因权利被撤销消灭,第三、四种类型是因主体不存在而消灭。第五种是因为保护人道主义的需要而消灭。这些规定都以权利义务根本消灭为特征。而债权凭证是在
    2023-06-14
    187人看过
  • 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社会
    2023-03-22
    420人看过
  • 债务人规避法律制裁的应对措施
    1、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工作和学习所必须的费用;自然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基于抚养关系、扶养关系、赡养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基于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而产生的给付请求权;3、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等公益法人正在使用的为完成公益事业所必须的房屋、器械、设备及其他物品;4、国家机关的财政性资金及履行职务不可缺少的财物,法院不能执行。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区别(一)法定义务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二)合法权利合法权利《民法典》从公平原则出发,赋予了债务人诸多权利:1、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自己的
    2023-07-04
    300人看过
  •  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障措施
    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直接保护方法和间接保护方法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直接保护方法是指将隐私权明确列举为诉讼原因,而间接保护方法则是通过概括保护方式,在民法或相关法律及判例中笼统地规定保护人格权或人格尊严,但在实践中仍然能够保护个人隐私权。根据法律规定,隐私权被视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受害人可以将其作为独立的诉讼原因,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2)间接保护方法。(3)概括保护方法。在民法或相关法律及判例中笼统地规定保护人格权或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个人隐私权。隐私权法律保护方式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隐私权,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受他人干涉、盗用或公开披露。法律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公民的隐私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利用或
    2023-11-02
    495人看过
  • 企业制度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度下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企业制度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度的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有:1.为规范公司和员工的行为,维护公司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2.员工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劳动权利,同时应当履行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等劳动义务。3.公司负有支付员工劳动报酬、为员工提供劳动和生活条件、保护员工合法劳动权益等义务,同时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劳动用工和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权等权利。二、企业制度下降低成本的途径企业制度下降低成本的途径有:1.树立系统整合思想,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出售产成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不能把降低产品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应把组成向最终市场供货链条的所有生产商和中间商作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机整体
    2023-04-24
    64人看过
  • 廉租房保障法律制度的保障对象是谁?
    什么是廉租房?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号)的规定,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廉租房对象1999年出台的《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城镇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经适房对象2007年修订后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公
    2023-04-19
    89人看过
  • 企业应对裁员的法律风险措施
    一、企业裁员程序(1)人数要求:裁减人员需达到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才可启动裁员程序。(2)提前说明: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注意既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也可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选择。(3)报告程序:裁减人员方案需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注意法律并没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才可裁员,只要履行报告程序就行了。(4)裁员: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二、裁员法律风险控制1、不符合裁员条件的员工,不可以裁员。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而裁员的,需要对企业相关财务状况进行举证。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需要先变更劳动合同。什么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
    2023-07-22
    106人看过
  • 采光权的法律规定及其保障措施
    按建设部制定的标准,房子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0米,各楼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0的系数,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就会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居民之间的生活等。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关于采光权的规定有哪些?采光权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是附属于建筑物的权利。住宅采光权不容侵犯,业主采光受到实质影响是业主被侵犯采光权的关键。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023-07-07
    459人看过
  • 企业规章制度如何应对法律的变化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投入资金也较少,一般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大部分都是由公司的行政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由于国家法律更新的速度加快,新的审判思路和文件的调整也比较快,而大部分的行政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法律背景和知识,做不到依法和提前预防风险,这样中小企业就从源头上留下了隐患。只要单位正确面对,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充分利用法律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意识,以应对法律的变化。1.企业在员工招聘录用阶段,是把好用人关最关键的一步,企业应该对招聘录用程序、录用条件、面试人员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和周密的安排。2.对于试用期必须超过新法规定的新招员工,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代为培训,其培训费用可由企业与员工协商而定。此外,对于企业正式员工的培训,
    2023-06-09
    373人看过
  • 退房情况的法律保障措施
    法律保护的退房情况如下:1、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百分之三十;2、开发商逾期交房达到合同约定的退房日期;3、开发商改变规划,设计影响房屋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4、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屋;5、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影响房屋正常使用;6、买受人贷款申请未经批准,合同双方不能就支付方式达成协议。购房后有哪些法定退房情况购房后法定退房的情形有四种,具体情形如下:1、开发商延迟交房且催告后三个月内未交付;2、房屋因出现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导致无法交付;3、交付后的房屋出现严重影响正常居住的质量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
    2023-07-07
    71人看过
  • 夫妻欠款的法律保障措施
    夫妻之间欠款要具体包括以下条件,就能有法律效力:(1)约定必须是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2)约定内容必须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3)约定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规避法律、法规,如不得逃避对外债务,逃避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等;(4)附条件的约定,在条件成就时生效。不得恶意促使条件成就或恶意阻止条件成就。附期限的约定,应在期限届至时生效,期限届满后失效。什么样的借条才能有法律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双方真实意思的借条,就是有效的。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2023-07-19
    195人看过
  • 人事争议案件在五个方面缺乏法律规制
    200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实现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接轨,解决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司法保障问题,标志着我国正式将人事争议案件纳入了司法审判程序。但鉴于上述司法解释过于笼统,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受理与管辖、仲裁决定与仲裁裁决、人事政策文件与劳动法律法规的适用等诸多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的冲突,导致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对当事人利益的司法保护不够统一和均衡。具体说来,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缺乏法律规制。一、法律适用方面上述司法解释的出台并未实际解决人事争议审判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适用和操作起来也相当困难。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对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实体处理应当适用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该规定中,“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定义十分模糊。严格说来,“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仅存在一些人事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2023-04-22
    40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人
    词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法人
    相关咨询
    • 如何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采取什么措施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城镇保障制度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整体状况是政策性强、立法层次不高。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关于保障性住房方面的一些重要制度仍然以“条例”、“办法”的形式颁布实施,有些还停留在政策的层面上。由于立法层次不高,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规定不尽一致,不利于衔接和协调,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执行力度弱、“搭便车”等问题。因此,需抓紧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可以考虑
    • 现行+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1
      基本法律法规: 《公司法》; 《证券法》;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 法人解散清算有哪些强制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2.第七十一条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组职权,依照有关法律的
    • 交警对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合法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9
      交警可以采取五种行政强制措施,即扣留车辆、扣留机动车驾驶证、拖车、收缴非法装置、强制检查驾驶员体内酒精、国家控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含量。所以交警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 对人大代表强制措施法律规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9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