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人身权侵权案作者及出版社被判赔45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08:56:55 223 人看过

《印象中国:张艺谋传》2008年8月亮相上海书展,该书一上市就一书激起千层浪,风波不断。张艺谋认为该书作者黄晓阳及出版商华夏出版社未经授权许可使用其个人肖像,伪造签名,捏造事实,侵犯其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为由,将黄晓阳和华夏出版社告上法庭。今日

北京一中院作出一审判决黄晓阳和华夏出版社停止侵权,赔偿张艺谋经济损失40万元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原告诉称,《印象中国:张艺谋传》由黄晓阳编写,华夏出版社出版,于2008年8月14日亮相上海书展。该书以张艺谋肖像、签名构成封面,以张艺谋个人生活作为书的主要内容。张艺谋及代理律师认为该书作者黄晓阳及出版商华夏出版社以盈利为目的,未经张艺谋授权许可使用其个人肖像、伪造其签名,书中大量内容系被告黄晓阳道听途说、肆意捏造,从未向张艺谋本人及其他当事人核实,严重侵犯了张艺谋的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张艺谋及代理律师向法院起诉要求黄晓阳及华夏出版社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封存所有已经出版但尚未发出的书册,收回已发出的书册,并对正在销售的书册予以下架、封存,黄晓阳及华夏出版社在全国性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赔偿张艺谋经济损失100万元,赔偿张艺谋精神损失50万元。

华夏出版社辩称,《印象中国:张艺谋传》并不构成对张艺谋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侵害,该书出版后张艺谋提出异议,并发出律师函,出版社已经封存了该书,并将该书下架。作者黄晓阳辩称,作者在该书中未使用侮辱、诽谤的言论损害张艺谋的名誉,全书通篇都表达了黄晓阳对于张艺谋的赞美、崇敬之情。

庭审中,二被告认可就该书封面上使用张艺谋肖像及姓名未经张艺谋同意,也不能提供证据证实该手写的张艺谋签名系张艺谋本人所签。对于张艺谋指出的《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一书中的部分内容,黄晓阳认可在该书出版发行前未就该部分内容向张艺谋本人核实是否为真实。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法院经审理确认,《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一书内容涉及到张艺谋婚姻家庭、个人情感、事业成就等诸多方面。有一部分内容直接描述了张艺谋婚姻生活及感情纠葛,且相关内容多以他或张艺谋说的描述方式出现。该书出版发行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同时在网络媒体上出现了关于网友在阅读该书后的相关评论,其中既有对张艺谋事业成就的褒扬,亦有对张艺谋个人情感生活的负面评价。法院审理认为,华夏出版社及黄晓阳未经张艺谋同意,使用其肖像作书籍封面,且此肖像封面对于该书的营销起到了宣传作用,因此,华夏出版社、黄晓阳构成对张艺谋肖像权的侵犯。封面上未经张艺谋同意,即署有张艺谋字样的手写签名,使阅览该书封面的读者产生该书封面签字即为张艺谋本人所签的认识,黄晓阳及华夏出版社侵犯了张艺谋的姓名权。就《印象中国:张艺谋传》所述内容而言,法院认为私人领域的生活信息,自然人有权决定是否公之于众,以及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虽然较之普通的社会公民而言,公众人物承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其必然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监督甚至是批评,公众人物应该负有一定程度的容忍义务。但是,媒体在公开传播公众人物相关信息时仍应秉持谨慎、客观的态度,同时说明信息的合法来源,以免错误地描述了公众人物的人格形象,进而使社会公众产生误读。《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一书的封面设计采用了张艺谋的肖像并辅之以张艺谋签名的形式,这在客观上会使读者误以为该书是经过张艺谋授权或许可而出版,加之书中关于张艺谋情感部分的内容采用他或张艺谋说的形式进行行文和叙述,而并未标注其素材来源,亦未指明其合理的出处,这使读者加深了上述误解。《印象中国:张艺谋传》的出版干涉了张艺谋对于自身感情生活表达的意志自由,侵害了张艺谋基于自身品行而希望拥有的良好社会评价之预期,不可避免地会使社会公众对其人格形象产生歪曲的理解,进而对张艺谋的人格作出否定性评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5: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作者相关文章
  • 张爱玲作品案一审落槌中国戏剧出版社侵权赔偿25万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原告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诉被告中国戏剧出版社张爱玲作品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5.5万元,并首次以判决形式明确否定专家意见。被告中国戏剧出版社(以下简称中戏社)于2005年2月出版发行了张爱玲的作品《余韵》,2005年3月16日,中戏社分别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审读处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提交了《关于我社收缴〈张爱玲全集〉的报告》,内容为“我社近期出版的《张爱玲全集》(散文戏剧卷上中下即《流言》)(ISBN7-104-01979-0)、《张爱玲全集(小说卷上中下即《传奇》)(ISBN-104-01980-4)、《张爱玲全集》(译文卷上下即《余韵》)(ISBN7-104-01981-2),印数均为1000套。因版权存在争议,我社决定终止以上图书的印刷、发行、并收回已经发行的图书。为防止盗版盗印图书侵害著作权人权益的现象出现,
    2023-04-26
    290人看过
  • 张艺谋告侵权案开庭黄晓阳:9处细节都有出处
    21日,三湘都市报独家报道了张艺谋首次打官司、状告《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作者黄晓阳及出版社一事。此案当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艺谋和黄晓阳都没到场,而具体审判结果将在一个月以后公布。经过努力,此前一直保持低调的作者黄晓阳在长沙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解成为张艺谋被告之后的故事。9处细节都有出处伪造签名和我无关以对簿公堂的方式和偶像张艺谋联系在一起,黄晓阳显得很无奈,我一直很喜欢张艺谋,对他的资料整理已有很多年。这本书中几乎全是我的对他的褒扬,我没用一个损害张艺谋名誉的词。中午,庭审结束。黄晓阳代理律师打来电话,称张艺谋方面主要抓三点:第一点,是张艺谋授权问题。第二点,封面签名和图片版权问题。第三点,肖华(张艺谋前妻)的著述不代表张艺谋。黄晓阳听罢哑言失笑,他告诉记者,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写传记需得到传主授权,张艺谋方面提出文中9处细节是道听途说,黄晓阳向记者出示了详细出处,
    2023-06-07
    237人看过
  • 版权属于作者还是出版社?
    一、版权属于作者还是出版社?版权是属于作用的,任何一本书写出来,只要不是抄袭的,就具有著作权,著作权只要没有转让,就始终都是作者的。有了著作权之后才涉及到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出版书籍的问题,出版权是作品的传播者(对于书籍而言,当然一般都是出版社了)所享有的权利。在书籍出版后,作者仍享有著作权,而专有出版权是归出版社的。但是出版社享有的这个权利是受作者和它签订的合同的期限约束的,只要约定的时间一过,作者就可以和其他出版社重新签订出版合同。二、侵犯版权的行为有哪些?(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
    2023-04-29
    425人看过
  • 张艺谋怒告传记作者索赔150万9处细节不属实
    17年前,为给丈夫讨个说法,电影中的秋菊四处奔波告状,成就了张艺谋电影的扛鼎之作《秋菊打官司》;17年后,因为不满书籍《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中对自己感情隐私的描写,张艺谋在生活中首次打起官司。21日上午,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双方对这个案子都十分低调,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网站上,记者查询10月19日至10月23日的开庭公告,此案并未在列。张艺谋要求出版方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并收缴两被告违法所得。另外,张艺谋还提出要华夏出版社和黄晓阳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以及精神损失50万元,总计150万元。此外,张艺谋还要求两被告在全国性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声明内容需交原告审查。在张艺谋提交的证据说明中,他对《印象中国:张艺谋传》有9处细节描写不认同,这些大多是关于情感细节的,张艺谋认为这都是属于道听途说、肆意捏造。不过对于为什么索赔150万元损失,张艺谋方面并没有具体举证来支持。20日
    2023-06-08
    469人看过
  • 《李嘉诚》作者称书遭侵权三出版社成被告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受理原告卢琰源诉被告中国文史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原告诉称,其系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一书的作家,此书在1996年11月通过新华出版社出版。现三被告未经原告许可,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李嘉诚》一书中的大量图片,并将其收录于《李嘉诚智传》、《华人首富李嘉诚图传》、《李嘉诚家族传》书中,几本书在多个知名书店销售。原告认为,三被告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要求被告停止侵权。故起诉至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在《中国法制报》上消除影响,向原告赔礼道歉;三被告分别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各20000元、50000元、800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及相关合理支出。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将择期开庭审理。
    2023-06-05
    265人看过
  • 张定远诉延边人民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
    原告张定远,男,汉族,1934年5月10日出生,自由职业,住址北京市海淀区。委托代理人李永辉,北京市英浩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延边人民出版社,住所地吉林省延吉市。法定代表人李成权,社长。被告北京市德美印刷厂,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大庞村西。法定代表人许长安,厂长。二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付晨曦,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案由:侵犯著作权纠纷张定远起诉称:我主持并编写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中外名著读练考》一书,依法享有该书的著作权。2008年,我发现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外名著读练考(初中)》一书大量抄袭了我主编的上述图书中的内容,故属于侵权图书。经核实,该书由北京市德美印刷厂印刷。延边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市德美印刷厂未尽审查义务,分别印刷、出版上述侵权图书,侵犯了我对涉案图书享有的著作权,应共同承担侵权责任。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
    2023-06-08
    362人看过
  • 人民卫生出版社与焦勇侵犯出版者权纠纷一案
    提交日期:2009-12-0214:53:58山东高院知识产权庭维护山东省莱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2009)莱中知初字第6号原告人民卫生出版社,住所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组织机构代码10001580-8。法定代表人胡国臣,社长。委托代理人朱吉江。委托代理人邓锡敏。被告焦勇。案由:侵犯出版者权纠纷原告人民卫生出版社与焦勇侵犯出版者权纠纷一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被告焦勇赔偿原告人民卫生出版社5000元,于2009年11月25日之前全部付清;二、如被告焦勇未按上述时间支付原告赔偿款,则被告焦勇按照10000元赔偿原告人民卫生出版社;三、其它事宜双方互不追究。案件受理费300元,减半收取150元,由被告焦勇负担。上述协议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本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审判长刘念波代理审判员任晓兰代理审判员吴峰二
    2023-06-08
    348人看过
  • 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后,著作权人还是作者吗?
    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后,著作权人还是作者。著作权是一种具有极强人身依附性的权利。作者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只是把著作权中的财产性权利转让给出版社所有。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后,著作权人还是作者吗?的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视为作者。第十二条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作者,且该作品上存在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二条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作者,且该作品上存在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2022-07-04
    352人看过
  • 延边版《傅雷家书》被判侵权出版社需赔偿50余万元
    昨日记者获悉,翻译家傅雷之子状告延边人民出版社侵权案有了新的进展。近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定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傅雷家书》侵权成立,著作权继承人傅敏获赔近60万元。法院查明,延边人民出版社从2000年以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出版多个版本,多次印刷《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傅雷家书》,已构成侵权。而本书销售方南京书城在明知本书侵权的情况下,仍然继续销售本书及其他侵权版本。法院判决延边人民出版社赔偿傅雷儿子傅敏经济损失50万元,南京书城赔偿傅敏损失55000万元。此外,延边人民出版社、南京书城还必须在《中国图书商报》、《扬子晚报》上刊登经法院审核过的致歉声明。《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1966年去世。他的法定继承人是长子傅聪和次子傅敏。1990年1月1日,傅敏、傅聪签订《备忘录》约定,傅雷所有著作的大陆地区版权归傅敏拥有。
    2023-06-05
    229人看过
  • 出版者权之侵权赔偿标准
    根据著作权法第48条,其一,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其二,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其三,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5]。其四,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法律根据著作权法第48条,其一,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其二,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其三,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5]。其四,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法律直接规定了赔偿标准,即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6]实际损失按如下公式计算。[7]①实际损失=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复制品发行减少量×权利人发行该复制品的单位利润②实际损失=侵权复制品销售量×权利人发行该复制品的单位利润上述发行减少量难以确定的,按照侵权复制品市
    2023-06-08
    404人看过
  • 出版合同中图书出版者及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
    出版者的权利:出版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出版图书。一、出版者对版式享有使用权。出版同一部作品的出版不得抄袭,采用他人的图书版式,否则构成侵犯他人对版式享有的专有使用权;二、出版者对装帧设计享有专有使用权。图书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装帧设计,享有专有使用权。其他图书、报纸、杂志的出版者不得抄袭、采用他人的装帧设计,否则构成侵犯他人对装帧设计的专有使用权。《著作权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出版者的义务:出版人应当与著作权人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出版人出版图书的期限、数量、质量和应支付的报酬。《著作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出版人不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出版图书,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著作权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著作权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图书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
    2023-06-28
    341人看过
  • 专有出版社与著作权的关系及侵权认定
    作者将自己的作品以合同的形式把专有出版权授予给出版社享有,是自己行使著作权的方式之一。然而作者一旦将自己的作品的专有出版权授予给了出版社,那么,与此相关的权利在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在合同约定的区域内则自己不再享有,自己的著作权则不完整了,在自己行使著作权时,是要受到专有出版权的制约。但这并不等于说作者就丧失了全部的著作权,应该说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仍享有相应的著作权,对专有出版权的侵害也同样会构成对著作权人著作权的侵害(但在个别情况下,如著作权人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图书的再版不再包含有著作权的利益,而侵权又是完全型的,不涉及著作人身权时除外)。那么作者将自己的作品的专有出版权授予出版社后自己还享有什么权利呢?首先,作者还应享有作品的署名权。作者的署名权不因专有出版权的转移而受到影响。作者仍然享有对其作品进行署名的权利,不尊重作者对作品署名是对作者著作权侵害。如图书被盗版,在侵犯出版社专有出版权的同
    2023-06-08
    210人看过
  • 用未经授权作品当封面北大出版社被判侵权
    中国法院网讯因在出版的新书封面上使用了一个门钹的造型,北京大学出版社日前被陆先生以侵犯著作权为由起诉至法院。陆先生称,北大出版社使用了他的摄影作品,但没有署名,也未经其同意。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北大出版社向陆先生公开致歉,赔偿经济损失2千元。2008年5月,北大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北京魅力》一书,该书的装帧设计以故宫等夜景照片为主体,在封面、封底、扉页和书脊中使用了一个残破的门钹图片。曾任摄影记者的陆先生在第三极书局看到了《北京魅力》一书。他认为该书封面、封底、扉页和书脊四处显著位置使用的残破的门钹装帧图片,系其拍摄的摄影作品。北大出版社使用该幅摄影作品,既没有署名,也没有征得他的同意,损害他的合法权益。因此陆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北大出版社停止出版、发行、再版、销售《北京魅力》一书,收回已经发行的《北京魅力》一书,并销毁收回及库存的全部涉案侵权图书,向陆先
    2023-06-08
    259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和侵犯专有出版权的关系及其权利主张方式
    侵犯专有出版权必然会侵犯著作权,而侵犯著作权则未必侵犯专有出版权。在司法实践中,当专有出版权和著作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方式大致如下:(1)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在一案中一并主张。如2002年《辞海》盗版案,原告(著作权人辞海编委会和专有出版权享有人上海辞书出版社)采取了在一案中向被告陕西省汉中印刷厂和个体书商李渭渭、哈翎一并主张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的方法,法院在判决中也未对两种权利的赔偿数额进行划分,而是采用了50万元的法定最高额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第二十八条)。(2)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在一案中分别主张。如1996年的《现代汉语词典》剽窃案,原告(著作权人社科院语言所和专有出版权享有人商务印书馆)采取了在一案中向被告海南出版社分别主张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的方法,法院在判决中也对两种权利的赔偿数额进行了划分,分别判赔147941元。(3)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分案
    2023-06-08
    385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作者
    词条

    作者包括自然人作者和法人及非法人单位作者。自然人作者是创作作品的公民。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是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作者。两人以上合作创作作品的创作者是合作作者。... 更多>

    #作者
    相关咨询
    • 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后,著作权人还是作者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14
      著作权人还是作者,著作权是人身依附性极强的权利。著作权上有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只是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转让给出版社,但是著作权的人身权利仍然属于作者。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 出版作品侵权著作权被盗怎么办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5
      处理如下: 1、向侵权人所在地的知识产权局举报,也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反映。 2、直接向侵权人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3、著作权法所称的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依著作权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 4、如果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是直接基于违反合同义务发生的,这种行为通常仅视为违约行为,而由行为人承担违约责任。
    • 出版社能出版著作权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6
      依据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原则,应适用我国法律规定。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条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因此,出版社可以出版该作品,但不能侵犯作者的署名权
    • 扩张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9
      《刑法总则的扩张解释》是“法学格致文库”之一,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刑法总则的扩张知识作了介绍及解释,具体内容包括刑法解释的溯及力、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关系的本质思索、犯罪停止形态中基本犯与加重犯的关系、数罪并罚中的时间差现象及其解决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书名刑法总则的扩张解释作者于志刚出版社中国XX出版时间
    • 演绎作品出版权侵权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8
      演绎作品著作权是侵权行为。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和汇编权。这四种权统称为演绎权,因摄制、改编、翻译、汇编行为产生的作品称为演绎作品。这意味着将作品摄制成影视作品、改编成新作品、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和将其与其他作品进行独创性汇编的行为是受到演绎权控制的行为。未经作者许可而对其作品实施的摄制、改编、翻译、汇编行为属于侵犯演绎权的行为,由此产生的作品为侵权演绎作品。由于演绎作品是对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