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要求各级政法机关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严格死刑案件证据采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中央政法机关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制定的两个《规定》,对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这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不仅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原则,细化了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还进一步严格规范了对各类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不仅强调了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还进一步对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明责任及讯问人员出庭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范。
将培训政法干警及律师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把两个《规定》贯彻好、执行好,对于提高执法办案水平,预防冤错案件的发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中央政法机关将以适当方式对政法干警,特别是从事侦查破案、批捕起诉、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干警以及律师进行培训。
焦点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非法取得物证不可以定案
涉及是否刑讯逼供控辩时,讯问人员出庭作证
【背景】现有司法解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但因其规定的内容较为原则,且未规定相应的操作程序,致使排除规则很难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法律规范应有的功能。
与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相比,《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非法言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非法证据除了非法言词证据,还有非法实物证据;同时还突出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属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第二,明确了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的初步责任。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应当要求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证据。
第三,明确了应由控方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和相应的证明标准。在控方不举证,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则应当承担不能以该证据证明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第四,明确了讯问人员出庭作证问题。法庭审理中,对于有无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控辩双方往往各执一词,查证十分困难。此次明确了讯问人员出庭作证问题,这也是重要的新的规定。
第五,明确了对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的排除问题。对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要否排除,国内外都存在较大争议,司法实践中一般很少予以排除。为规范取证活动,明确规定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推断性证言不能作为证据
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证言可作为证据
【背景】1996年全国人大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但对于证据制度的规定仍比较原则,公、检、法三机关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虽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证据规则的具体内容,但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与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相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二部分所规定内容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对于明显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予以排除。这是《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增加的新内容。包括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没有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笔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作出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不具有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鉴定机构业务范围的;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的情形,并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说明。
-
死刑案件辩护中证据的运用
375人看过
-
什么样的证据属于法定证据种类
311人看过
-
传来证据定死刑,原始凭证改案性
330人看过
-
直接证据:鉴定意见属于哪种证据?
365人看过
-
死刑属于什么刑种
100人看过
-
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的重大变化
483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刑事案件中属于多种证据的分类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1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分类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1)物证;(2)证据;(3)证人证言;(4)受害人陈述;(5)嫌疑人、被告供认和辩护;(6)评估意见;(7)检查、检查、识别、调查实验等记录;(8)视听材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
哪些证据不能做死刑定案的书面证据?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2《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 1.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没有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笔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 2.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 3.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 4.作出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不具有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鉴定机构业务范围的。 5.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
-
不能用于案定案的证据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1《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 1.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没有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笔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 2.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 3.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 4.作出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不具有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鉴定机构业务范围的。 5.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
-
死刑案件如何收集证据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1就该案例而言,当事人必须清楚一点,如果其提到的案件不涉及尸检等因素的,那么是否需要火花尸体,属于死者家属自由选择的权力范围。同时,如果司法机关需要对尸体进行尸检的,那么死者家属有保留证据的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
-
同案犯供述的证据种类属于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31.在刑事司法中,共犯与同案被告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共犯侧重于实体法价值,是指共同犯罪的人;而同案被告人则属于程序法的范畴,是指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被司法机关共同追诉的人,通常情况下,共同犯罪人都是同案处理的(即同案共犯),在某些情况下,如案犯归案时间不同时(在逃或者严重疾病),实践中也存在将共犯另案处理的可能(即非同案共犯)。本文所探讨的“同案犯供述”即针对此种先行审理的非同案共犯。 2.在审理后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