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是什么时候具体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08:02:31 144 人看过

(一)《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三)《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第一百五十六条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一、隐私权包含的基本权利

隐私权包括以下四项权利:

(一)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二)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三)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四)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二、如何界定侵犯隐私权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一)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

(二)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

(三)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四)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20: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隐私权的一些具体事例
    1、人大法学院教授:比方说电视台里面,你经常可以看到,比方说为了反映农民生活好起来了,画面上就会出现一个农民兄弟咧着大嘴在那儿点钞票,这时候记者的话筒就会过去了,问:“大爷今年收成好吗”,“好啊”,“挣了多少”,非要他说出来,“一万五呢”,他非要说出来,不会觉得说这有什么不对呀,其实这是隐私啊,我的财产状况,我的收入状况,结果全国人民都知道了。2、在美国,一个名叫辛*娅?**斯特德的31岁妇女的遭遇更让人同情。一次,辛*娅一不小心把她的电子信箱、电话号码和地址留在了网上,不久即遭到一个匿名者不间断的信息攻击。此人在网上散布了大量关于辛*娅的诽谤言论,并向她发了大量下流的E—mail信息。她的电子信箱、电话号码和地址都与色情网站相链接。为躲避因特网对她的攻击,辛*娅在短短一年中搬过三次家;为防不测,她还申请了携枪执照,学会了射击。令她可悲的是,针对此类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案件,执法部门却由于缺
    2023-05-02
    52人看过
  • 隐私权的内容包括什么,宪法对隐私权是怎么规定的
    一、隐私权的内容包括什么隐私权的内容包括有:1.个人生活安宁权。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利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诸如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社会关系、信仰、心理特征等。3.个人通讯保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等内容及方式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二、宪法对隐私权是怎么规定的宪法对隐私权规定有: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
    2023-06-24
    37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的自然人隐私权具体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范了自然人隐私权的涵盖范围,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上:首先,隐私保护权,即个人有权利对自身隐私进行保守和隐藏,避免被他人知晓;其次,隐私使用权,这部分权利体现在个体能够行使自己的隐私,利用这些信息来实现自我精神需求或物质需求;再次,隐私控制权,即公民对于个人隐私的控制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自由决定如何使用和主导;最后,隐私保障权,即当隐私权遭受不法侵害时,权利人有权利通过法律诉讼和其他途径维护隐私权的安全。《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024-08-16
    231人看过
  • 具体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一、具体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具体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如下:1.刺探、调查个人情报、资讯;2.干涉、监视私人活动;3.侵入、窥视私人领域;4.擅自公布他人隐私;5.非法利用隐私;6.侵害死者隐私利益。二、纳税人隐私权遭受侵害怎么处理纳税人隐私权遭受侵害的处理办法,可以报警或者向法院起诉对方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9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
    2023-06-07
    382人看过
  • 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隐私权是指享有私人生活隐私的个人权利以及受自然人保护的私人信息的秘密,并且不是他人非法侵犯,知晓,收集,利用和披露的。此外,正确的主体可以决定某人可以干预他或她的私生活,并决定是否向他人披露隐私以及披露的范围和程度。一、隐私权具体权力有什么隐私的范围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1、自然人的住宅不受侵扰。2、自然人的生活安宁受法律保护。3、自然人、法人的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4、禁止以开拆他人信件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或法人的通讯秘密。收集、储存、公布涉及自然人的隐私资料,应当征得本人同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5、通常意义下的个人信息指的是自然人个体所应该拥有的,能够直接或间接的识别本人的特定资料所反映出的内容。而我们享有我们的这些个人信息不受侵犯的权利。比如,您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电话号码、家庭背景等等和您人身密切相关的信息。目前我国立法上没有针对保护公民个人
    2023-03-16
    76人看过
  • 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是什么
    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侵犯他人隐私权具体的行为有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等。一、摄像头对着别人家是否违法?摄像头对着别人家违法,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摄像头对着别人家导致人家私人生活不安宁就已侵犯隐私,并且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二、父母侵犯个人隐私犯法吗父母也会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三、别人侵犯我隐私,怎么办被别人侵犯隐私的处理是:应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要求其承担民事
    2023-04-02
    229人看过
  • 什么时候可以适用缓刑,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一、什么时候可以适用缓刑,具体的规定是什么适用缓刑的规定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二、缓刑等同于为判刑吗什么人可以适用缓刑缓刑等同于为判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能适用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
    2024-02-02
    328人看过
  • 公民隐私权及个人隐私权的规定
    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公民的隐私权包括:1、个人生活自由权;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3、个人通讯秘密权;4、个人隐私利用权。自然人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泄露个人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泄露个人隐私权的相关法律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
    2023-07-07
    479人看过
  • 五险一金什么时候交纳,上新规定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劳动者入职试用期30天内企业就应该给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企业必须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公积金单位12%、个人12%。五险一金什么时候缴费一般应当在入职当月开始缴纳。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既然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范围,员工就有权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等。如果单位没有在职工试用期期间缴纳社会保险,可以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之后为职工补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
    2023-07-21
    68人看过
  • 行政法保护隐私权的规定是什么
    公然在网络上发布他人不道德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暂未构成刑事犯罪,但已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是一种非法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可能导致行为人面临罚款或拘留等行政处罚,轻则五天以下拘留、罚款五百元以下,严重者将被处以五天以上十天以下拘留,同时课以五百元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4-05-06
    106人看过
  • 维护自己隐私权的具体方法
    一、维护自己隐私权的具体方法1、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或警告,或要求其立即册除等等。2、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3、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二、如何定义侵犯隐私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1、侵害隐私权的违
    2023-05-03
    146人看过
  • 隐私权以及隐私权的种类是什么
    一、什么是隐私权隐私就是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依据布兰蒂斯和沃伦的定义,隐私权是一种独处的权力。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的定义则是“不被政府、媒体或其他机构、个人无正当理由干涉的独处权。”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二、隐私权种类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
    2023-02-14
    440人看过
  • 电子合同标的交付时间的具体规定是什么时候?
    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网购快递商品的交付时间是什么时候网购快递商品的交付时间是什么时候取决于:1、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2、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3、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条订立电子合同,根据标的物不同以及采用的交付方式不同,其具体的交付时间也不同
    2023-07-12
    153人看过
  • 合同变更协议什么时候生效,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变更协议一般自签订时生效。一般而言,如果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应当以补充协议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补充协议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就产生效力。若变更协议中对协议生效约定条件或者期限的,需以条件或者期限成就时协议发生效力。《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2024-05-14
    381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隐私权的主体是谁,隐私权隐私权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公司的隐私权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4
      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隐私权隐私权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目标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之权利。人格权最明显特征在于其非财产性,企业法人的秘密则是与企业法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是企业的一种财产。同时,隐私权受到侵犯后,构成一种人格伤害,内心的不安,而企业法人的秘密受到侵犯后会构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法人虽
    • 隐私权具有哪些权利2023,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1
      1、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4、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 隐私权的内容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11
      隐私权的内容有个人生活自由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生活自由权指的是自然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 2023个人隐私权包括哪些权利,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19
      1、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4、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 隐私权的主体、客体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5
      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 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隐私一般是指仅与特定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