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共同借款离婚后如何负担还款责任
夫妻离婚时,共同债务按以下情形承担: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原则
1.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原则
夫妻财产共同所有,共同债务共同清偿,还规定了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由此,夫妻共同债务,双方也有平等的清偿权,在与债权人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可由夫妻双方约定各自的责任和清偿日期,也可约定由其中一人全部清偿,而后在分割共同财产时清偿一方向另一方追讨。
2.协商一致的原则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双方应从各自的实际承担能力和经济来源出发,协商一致解决,可多可少,也可由一人全部承担。如果协商不成,可向人民院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决定。
3.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4.坚持男女平等与保护妇女利益相结合、考虑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能力的原则件。
三、夫妻共同债务纠纷怎么向法院提起诉讼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n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夫妻共同贷款后离婚,妻子的还款责任如何确定?
471人看过
-
结婚期间借债离婚后,是否应由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303人看过
-
父母患病借款,夫妻共同承担责任吗?
211人看过
-
夫妻借款后离婚如何办?
234人看过
-
共同还贷的房产夫妻共同还款离婚后如何分割
188人看过
-
离婚后债务还需要夫妻共同负担吗?
238人看过
-
夫妻间借款纠纷,夫妻共同承担责任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23民间借贷纠纷中,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夫妻需要共同承担;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由债务人自行承担。
-
离婚后夫妻共同借款还要还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23婚后的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的财产承担偿还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
-
如何承担夫妻一方欠债的共同还款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0夫妻一方欠债被诉,如果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是可以再单独起诉夫妻另一方承担共同还款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
夫妻共同偿还贷款是否需要承担共同还款责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21如果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共同还款承诺书合法有效,夫妻应当共同承担归还贷款的责任,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
-
担保人负有和借款人共同还款的责任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在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还款责任,借款人可以免责。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