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征收土地补偿标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目前我国对土地征收补偿还是按最新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执行,例如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二、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三、征收土地的程序
1、征地情况告知;2、征地调查确认;3、函告征地情况;4、征地听证告知;5、组织征地听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四十八条 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n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
土地征收补偿费征收哪些土地征收补偿费标准
228人看过
-
补偿标准与土地征收
288人看过
-
国家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多少
308人看过
-
征收果树补偿标准是多少钱,征收土地补偿标准?
456人看过
-
云南省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及征地补偿标准
270人看过
-
果树补偿标准:土地征收的标准
108人看过
-
国家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多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26国家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配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构成。1、征地补偿费项目: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造成经济损失的经济补偿。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的青苗因征用土地而受损,向栽培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补偿费用。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公司征用土地的附着物,如住宅.其他设施,因征用地损坏而向该所属者支付的补偿费用。4、配置补
-
征地补偿标准征收的土地如何补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6《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
-
农村征收土地农村补偿标准和征地补偿标准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23拆迁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或者用户支付各种补偿。一般有:(1)房屋补偿(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人的损失,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按平方米的单价计算。(2)周转补偿,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居民临时住房或寻找临时住房的不便,根据临时生活条件,根据被拆迁房屋居民的月人口给予补贴。(3)激励补偿,鼓励被拆迁房屋居民积极协助拆迁或主动放弃部分权利,如自愿拆迁到郊区或
-
省* * * * 土地征收和补偿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6耕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人员安置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和人员安置费的总和,一般是前3年年均产值的10-30倍。房屋要看是集体土地的还是国有土地的如果是集体土地是按照农村房屋比例来陪,国有土地上的是城市比例。城市的房子,有两种补偿方式: 1.房屋置换,相同地段最低拆多少补多少; 2.货币补偿,最低是周边房地产市场;农村的房子拆迁有三种补偿方式,1.有条件的,优先采取宅基地迁建安置,另
-
政府征收土地标准补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41、政府征收土地没有统一的补偿标准,但补偿项目上是一致的,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2、土地征收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