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要注意事项有:离婚协议内容要合法;协议离婚时,当事人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双方因离婚写发生争议时,应当到法院起诉。离婚争取什么应该根据当事人自身情况而定,离婚会涉及到孩子的抚养权以及抚养费,财产以及债务的分割。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离婚要带什么吗?
离婚要带以下材料: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离婚协议书。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签订离婚协议,由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的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外国人除应当提交结婚证、离婚协议书外,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华侨、外国人还应当提交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是军人的,还应当提交团级以上机关出具的同意男女双方离婚的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离婚要注意哪些事项应该争取什么
311人看过
-
离婚了应该怎样争取孩子2024
395人看过
-
离婚争夺抚养权你所应该知道的
300人看过
-
离婚前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164人看过
-
离婚官司争取财产应该怎样分配
387人看过
-
协议离婚须知需要知道什么
62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离婚要注意哪些事项应该争取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4-10-01在离婚时需关注以下要点: 1、审慎考虑后确定选择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 2、若需采用诉讼手段解决婚姻关系问题,务必留意保管身份证明与财产等重要物品并及时收集证据。
-
离婚应该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抚养权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你知道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8一、离婚案件分为两种形式: (1)、若双方能够对全部事项协商一致,可以协议离婚。但离婚协议应当起草严谨、完整,达到一次性解决的效果。否则,势必会造成日后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诉讼; (2)、若双方对某一项事宜未协商一致,只能通过诉讼离婚。 二、抚养权的问题: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随母亲;两周岁到十周岁之间,以将来对孩子医疗、教育、健康成长的原则来综合认定;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主要取决于孩子的意愿。但是
-
最近呢,打算离婚,想知道离婚该不该争取财产呀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2应由男女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同居期间的财产进行分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30号): 第四条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 第五条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
-
离婚孩子抚养权争取应该出具什么证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03离婚子女抚养权的争取需要以下证据: 1、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证据,如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思想品质等; 2、另一方不适宜抚养子女的证据,如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3、满十周的子女的真实意见; 4、其他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证据。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
-
家庭暴力婚姻离婚应该怎么争取利益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4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可以采用诉讼离婚的方式,并要求补偿。 离婚赔偿条件有: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