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老年人可以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近亲属或他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如果老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需要办理监护人,由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近亲属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老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他们可以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近亲属或他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如果老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需要办理监护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
监 护 人 有 哪 些 类 型 ?
监护人在我国法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被监护人起到保护、教育和照顾的作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配偶监护:夫妻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因故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另一方有权利担任监护人。
2. 父母监护: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3. 子女监护: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监护权,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担任其监护人。
4. 其他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在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有权利担任监护人。
5. 单位或组织监护:一些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在具备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在实际生活中,监护人应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制裁措施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老人监护权办理程序
249人看过
-
老年痴呆监护人的顺序
354人看过
-
什么是老年监护人?怎么确定监护人?
397人看过
-
指定监护人审判监督程序如何启动?
298人看过
-
老年人监护人侵占是不是还可以当监护人
106人看过
-
老年人监护人由谁来担任
92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是否有老年指定监护人程序?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
批捕后如何变更监护人程序云南在线咨询 2024-12-07一、关于监护人变更程序: 1. 提出诉讼; 2. 提交相关文件; 3. 法院审理; 4. 确定监护人。 二、关于监护人确定存在争议时的处理: 1. 如果对监护人的确定有异议,可以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2. 如果有关当事人对指定监护人存在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 如果有关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也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
确定监护人和认定监护人的程序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6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
-
老年人办理监护人手续的流程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30对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因此,如果老人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的话,那么按照法律规定一般是由其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作为其监护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