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据哪些方面来判断是否犯罪行为
通过构成要件确定是否构成犯罪:
1.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3.犯罪的主观方面。
4.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2.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三、犯罪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行为的特征是指:
1.主体性,行为的主体性涉及行为主体的问题,它揭示了行为是人的行为,将一定的行为归属于人。
2.举止性,因果行为论曾经强调行为的有体性,即行为人在意欲的支配下,必须导致身体的运动,并惹起外界的变动,具有知觉的可能性。
3.自愿性,行为的自愿性,只有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才可归类于行为人。
4.实行性,行为的实行性,是指作为罪体之行为具有实行行为的性质,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诈骗行为的判断依据,卖卡是否犯罪?
68人看过
-
"判断犯罪未遂:特情是否能作为依据?"
147人看过
-
言语是否成为致死罪行的判断依据?
472人看过
-
判断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否为故意犯罪依据
459人看过
-
诈骗罪金额是否成为判断依据?
77人看过
-
行为人的犯罪主观方面怎么判断
82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从哪些方面判断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241、客体方面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客观方面 (1)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 (2)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刑法中对非法行医罪所规定的“情节严重”属于定罪情节,而非单纯的量刑情节。 3、主体方面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该罪。 4、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
-
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医疗过错?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1医疗过错从以下的几个原则出发来判断。 (一)“医学判断”法则 所谓“医学判断”法则,是指只要医疗专业者遵循专业标准的要求作决定,不能仅因事后判认其所作的决定错误而对其课以责任。医方在对患者施行诊疗时,若其已尽到符合其专业要求的注意、学识及技术标准,对于因其“诚实的错误”判断所致损害,无须负责。 (二)“可尊重的少数”法则 该法则是指不能仅基于医师从多数经认可的治疗方法中所作的选择而对医师课以责任。
-
-
如何判断哪些行为是否有回避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30回避的理由因案件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回避方式有两种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
-
票据行为包括哪些方面福建在线咨询 2021-08-01狭义的票据行为是指能产生票据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行为,有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参加承兑、保付六种。广义的票据行为是指以发生、变更或消灭票据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涂改、禁止背书、付款、保证、承兑、参加承兑、划线、保付等。根据票据行为的性质,狭义的票据行为还可以分为基本的票据行为和附属的票据行为。基本的票据行为是创设票据的行为,即出票行为。出票行为有效成立后,票据才可以有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