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虚假诉讼不是诈骗罪,而是虚假诉讼罪。
《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一、虚假诉讼罪的侦查机关是哪个
虚假诉讼罪属于公诉案件,一般情况下,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该罪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行为方式。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机关。除此之外,虚假诉讼罪还有可能以“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隐瞒事实欺骗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比如,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对方已经履行完毕但未销毁的债务文书或者其他材料为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再次履行债务或者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这就是典型的以“隐瞒真相”的方式提起虚假诉讼。而且,“隐瞒真相”可以称为变相地“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消极不作为与“捏造事实”积极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所以,隐瞒真相也属于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之一。
二是发生领域。虚假诉讼罪中的诉讼限定为民事诉讼,行为人向仲裁机构提起虚假仲裁的行为,不适用该罪规定。这里的民事诉讼,指的是完整的民事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程序。行为人除了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外,还可能利用伪造的判决书、公证文书、仲裁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在本质上也是对法院正常司法秩序的一种破坏,同样也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应当按照虚假诉讼行为论处。
-
诈骗罪属于虚假诉讼罪吗
240人看过
-
虚假诉讼是以三者诈骗还是以虚假诉讼罪进行控告
266人看过
-
诈骗罪与虚假诉讼的司法认定
178人看过
-
虚假诉讼怎么可以认定为诈骗
196人看过
-
起诉骗局的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吗
193人看过
-
虚假诉讼诈骗有何不同
42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行政诉讼有虚假诉讼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8没有虚假的行政诉讼。《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有第一种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构成其他犯罪的,按照处罚严重的规定从重处
-
虚假诉讼诈骗罪是如何规定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8虚假诉讼诈骗罪适用的法律: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
-
虚假诉讼的诈骗罪法律适用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16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单位犯罪,则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相应的处罚。
-
虚假诉讼与诈骗罪是想象竞合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9-281.范围区分;虚假诉讼罪主要涉及民事诉讼领域内的行为,而诈骗罪则多发生于民事诉讼之外。 2.意图辨析;虚假诉讼罪的行为人通常以追求非法利益为驱动;相反,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则直接旨在非法占有公私财产。 3.影响分析;虚假诉讼罪可能对司法秩序及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诈骗罪则直接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
虚假诉讼诈骗罪组成要件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2从构成要素来看,每一种犯罪都有四个要素:犯罪主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构成的特点:犯罪构成是主体、客体和主客观要素的有机整体;犯罪构成是违法性和责任性的法律标志;犯罪构成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刑法学》(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应是具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