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和非法集资虽然都属于侵犯他人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但是两者并不相同:1、诈骗和非法集资所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侵犯的客体通常是单一的客体,如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至于非法集资在大部分情况下侵犯的客体属于两人以上的复杂客体,这样的行为是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诈骗和非法集资所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的对象一般是某一个特定人或者是单位所拥有的公私财物、而非法集资所侵犯的对象通常是社会中并不特定的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一、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分别怎么区分
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侵犯的对象不同。前罪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后罪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3)客观方面不同。前罪虽是公开进行诈骗活动但行为人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进行;而后罪则是采用大张旗鼓、规模较大、公开的方式,有的甚至运用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并以高回报、高利率为诱饵,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单位上当受骗。(4)诈骗数额不同。前罪的数额一般都比后罪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前罪的起刑点比后罪的起刑点低。
二、平安贷款服务费和保险费合理吗
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客观方面不同。诈骗数额不同。诈骗的数额一般都比集资诈骗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诈骗的起刑点比集资诈骗的起刑点低。犯罪主体不同。
-
非法集资属于哪个部门管,非法集资属于刑事案件吗
167人看过
-
非法集资是否一定是集资诈骗
238人看过
-
非法集资诈骗300万判多少年,什么叫非法集资诈骗
217人看过
-
怎么区分非法集资与集资诈骗罪?
434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还有吗,如何判断非法集资
84人看过
-
非法集资属于合同纠纷吗
385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非法集资1个亿属于诈骗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10单位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
-
2022年非法集资属不属于诈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7不属于。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诈骗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即行为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去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
-
非法集资属于诈骗吗诈骗5000万会判多久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08单位数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
非法集资多少的数额属于诈骗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22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折抵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
-
非法集资的行为是否属于非法集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31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则要看该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是否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