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法院审判流程为:
(一)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二)开庭。
(三)法庭调查。
(四)法庭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六)法院进行评议和宣判。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如下:
1、一般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实践中还有如下因素会影响最终量刑,如是否有自首、立功情节,是否赔偿被害人,是否得到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等。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条件如下:
1、客体为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方面为实行了致人死亡的行为且造成了他人死亡;
3、主体为年满16周岁以上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为过失。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法院开庭审理流程:
1、开庭,开庭是法庭审理的开始,其任务是为完成实体审理做好程序上的准备;
2、法庭调查,这一阶段,合议庭要在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的参加下,通过提出证据和对证据进行质证,当庭调查证据,全面查明案件事实,为法庭作出正确的裁判提供事实根据;
3、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指控辩双方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对证据有何种证明力和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罪责轻重、应否处刑和如何处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在法庭上当面进行论证和反驳的诉讼活动;
4、被告人最后陈述,被告人最后陈述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结束之际,就自己被指控的罪行进行最后辩护和最后陈述的活动。这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5、议和审判,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
综上所述,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为他人的生命权,客观方面为实行了致人死亡的行为且造成了他人死亡,主体为年满16周岁以上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过失致人死亡罪法院开庭需经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议和审判五个程序。
二、容留他人吸毒审判程序
法庭审判程序大体可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一)开庭1、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依次进行下列工作:(1)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2)宣读法庭规则;(3)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4)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5)审判人员入座后,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2、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情况。3、审判长宣布案件的来源、起诉的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名称)及是否公开审理。4、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5、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6、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同意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程序是: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2、被告人、被害人应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3、讯问、发问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等4、出示、核实证据证据只有经过当庭查证核实才能成为定案的根据。在讯问、发问当事人以后,应当当庭核查各种证据。控辩双方向法庭提供的证据,都应当经当庭质证、辩认和辩论。5、调取新证据当事人和辩护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人民法院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也可以根据辩护人、被告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6、合议庭调查核实证据(三)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公诉人发言;(2)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3)被告人自行辩护;(4)辩护人辩护;(5)控辩双方进行辩论。(四)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这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四、评议和宣判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经过评议作出裁判后,应当宣判。宣判有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形式。当庭宣判的,应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宣告判决,应当一律公开进行。
三、刑事庭前准备程序
(一)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1、开庭前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2、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证据的相关情形。
3、通知检察院开庭的时间、地点;
用传票和通知书,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4、在开庭以前召开庭前会议
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二)庭前会议
1、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
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社会影响重大的;
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2、庭前会议针对的问题
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管辖异议;
回避;
申请调取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3、庭前会议的程序
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
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
-
法院接到离婚诉讼书后的程序
73人看过
-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是怎样的?刑事诉讼什么程序审判?
386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怎样认定再审? 刑事诉讼法再审的条件
101人看过
-
法院决定再审案件的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63人看过
-
民事诉讼程序:法院审理过程
293人看过
-
复审制度: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详解
328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刑事诉讼法怎样规定刑事案件的再审程序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4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是这样规定的: 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2、符合申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3、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
-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什么程序审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6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是: 一、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 二、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三、被告人.被害人陈述,公诉讯问被告人; 4、质证,申请人出庭,出示鉴定意见。 5、法官宣布辩论结束,被告人陈述; 六、法官的评议和判决。
-
刑事再审程序法院是怎么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9查的结果认为申诉的证据确凿、理由充分,且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则应当依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否则,上述司法机关应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驳回申诉。申诉被驳回以后,一般情况下,申诉人应当息诉。但是,申诉人如果有大量事实、确凿的证据说明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继续向原审法院、上级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申诉,进行刑事案件法院启动再审 另外,《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
-
民事诉讼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是怎样的, 申请再审后的判决程序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3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请书和生效法律文书,经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在此期间,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
二审后再审法院的程序详情是怎样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4重要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搜索(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