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唆犯制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4:05:05 306 人看过

我国《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中的这种规定引发了学者们广泛的思考和讨论,这就使得原本就有着许多特殊性的教唆犯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教唆犯两个主要问题的争论

(一)关于教唆犯的性质

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关于教唆犯的性质,即教唆犯是从属于实行犯的从属犯,还是独立于实行犯的独立犯,在刑法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从属性说。它是刑事古典学派的观点,以行为主义、犯罪共同说、客观主义理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共犯对于正犯具有从属性,教唆犯的成立或者可罚性,以存在一定的实行行为为前提,只有在正犯成立并具有可罚性时,教唆犯才从属于正犯而成立犯罪并具有可罚性。

2、独立性说。它是近代学派的观点,以行为人主义、行为共同说、主观主义理论为其基础,认为犯罪是行为人恶性的表现,共犯的教唆行为本身即表明其固有的反社会性和人身危险性,并对危害结果具有原因力,实为独立的犯罪,应依其本人的行为而负刑事责任,而并非从属于正犯的犯罪。

3、二重性说。该说认为,就教唆犯与被教唆犯的关系看,教唆犯处于从属地位,教唆犯具有从属性;另一方面,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本身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使得教唆犯与被教唆者之间产生关系,同时使得教唆犯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暴露于世,因而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又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这种相对独立性,教唆犯实施教唆行为,无论被教唆者是否接受教唆实施犯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本身都构成犯罪。可见,教唆犯具有从属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统一的二重性的统一。

4、摒弃性质说。认为我国刑法对教唆犯的规定完全摒弃了所谓的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教唆犯既无从属性,也无独立性,更无二重性,讨论我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是否具有从属性、独立性或者二重性的问题,没有任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①(二)关于教唆未遂和未遂教唆

此点争论主要是针对《刑法》第29条第2款所规定的情形到底应当怎样界定,是既遂形态还是未遂形态,抑或是预备形态,对教唆犯在刑法中的位置是否应当重新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唆未遂指被教唆者接受教唆开始实施犯罪预备后,由于犯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犯罪形态。未遂教唆指教唆犯实施教唆行为后,被教唆者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情况。同时主张教唆犯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侵害法益和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因此,教唆犯只能通过引起他人犯意,进而通过被教唆人的行为来沟通自身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教唆犯必定选择合适的教唆对象和教唆行为方式,这种选择对象和教唆行为方式的行为都是为了使教唆犯顺利产生犯意,进而推动犯罪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为进行共同犯罪而准备的行为,所以《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因此未遂教唆是一种预备形态。我国《刑法》的这种规定正是立法者在明晰教唆未遂和未遂教唆之后作出的法律选择。②第二种观点认为未遂教唆与教唆未遂应分别在共同教唆犯和独立教唆犯中加以研究。在共同教唆犯中,教唆犯故意教唆后,被教唆者已经着手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完成犯罪,此情况称之为未遂教唆,它属于共同教唆犯的形态范畴。在共同教唆犯中还可以成立教唆犯的中止和既遂。独立教唆犯的情况则是指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即教唆者和被教唆者之间没有形成共犯关系,教唆犯单独成罪的情况。但学界将独立教唆犯的情形界定为教唆未遂是不妥的,它总是带有一定的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痕迹,而且这种情形并不是共同犯罪,将它规定在第29条不仅存在立法上的逻辑矛盾,而且破坏了刑法体系的结构。因此,应摆脱教唆未遂的提法,并且应当将之作为具体犯罪从现行刑法典总则中移于分则中。③第三种观点同意将《刑法》第29条第2款的情形称之为教唆未遂,但是这款规定的情形尚未穷尽教唆犯的未遂的所有情形,还应当有两种情形被包括在该条款中:被教唆的人的犯罪行为停止于犯罪预备形态或者预备形态的中止形态;被教唆的人在着手实施犯罪后犯罪未遂或者自动中止犯罪。然后通过对几种特例的分析得出应对第29条第2款作出适当的限制和修改,并建议该条款作出如下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或者没有完成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被教唆的人实施了与被教唆的罪的犯罪对象密切有关的相对较重的犯罪的除外。④第四种观点则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了与上述三种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认为教唆犯与被教唆者在主客观上均不存在共同犯罪的联系,教唆犯所实施的行为可成立犯罪实行行为。教唆罪与传授犯罪方法罪相似,都是作为刑法中的行为犯而存在,教唆犯的教唆行为一旦作出,不管被教唆者是否接受或者是否去实施所教唆之罪,均构成教唆犯的既遂状态,即教唆犯的犯罪形态只有既遂,而无预备、中止和未遂之状态,至于被教唆者的犯罪停顿状态并不影响其既遂之成立,只是作为影响其量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该规定独立的教唆犯,并在刑法分则中规定独立的罪名和法定刑。⑤二、质疑和反思

由以上的各种观点可以看出,因教唆犯引发的争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不少缺陷。笔者将在下文中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唆犯的性质和教唆犯的停止形态提出自己的观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02: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教唆犯相关文章
  • 教唆犯对于教唆犯应给予什么处罚
    1、对于教唆犯应给予的处罚是:(1)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一、教唆犯的认定有哪些1、区分罪与非罪(1)要把教唆他人犯罪与向青少年灌输
    2023-03-03
    276人看过
  •  教唆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教唆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教唆犯罪是指故意诱导或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因此在共同犯罪中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情况,应当从重处罚。同时,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一个人故意诱导或促使别人犯罪,那么他应该被视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他应该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受到相应的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共 同 犯 罪 刑 事 责 任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共同犯罪,我国《刑法》规定,根据各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大小,分别处罚。首先,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次,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另外,《刑法》还规定了从犯、胁从犯和
    2023-09-11
    78人看过
  • 教唆犯罪的惩罚力度如何决定?
    刑法规定,教唆别人去进行故意犯罪的如果被教唆的一个不满18周岁的人,通常情况下会依照着教唆犯去进行从重的处罚,要是教唆的人并没有犯罪,一般对于教唆犯也会从轻或者是减轻进行处罚,因为没有实行犯人并不存在。假如实行犯并不存在,那么就不会侵犯到具体的一个法益,如果没有侵犯到法律就不会处罚。教唆犯罪与暴力犯罪,谁更重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谁判得重要依据具体的案情确定,如果教唆人在杀人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样重。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6-30
    248人看过
  •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如何处理
    是否构成教唆犯需要先做出专业的认定才行,而此时虽然教唆的人实际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但也是要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对教唆犯量刑,结合以下几个情况:1、第一款是关于对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处罚原则和从重处罚情节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在罪犯分类中称“教唆犯”。根据本款的规定,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指教唆犯罪的人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即在实行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及教唆的程度不同,对完成所教唆的犯罪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规定“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
    2023-06-03
    164人看过
  • 怎样构成教唆罪,如何处罚教唆犯
    法律上并没有教唆罪的定义,而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而胁从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以教唆的内容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
    2023-05-01
    489人看过
  • 对教唆犯处罚根据的理论解读是什么
    目前,我国关于教唆犯处罚的根据有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是共犯从属性说和共犯-独立性说,共犯从属说认为,教唆犯本身之行为并无犯罪性,亦无可罚性,只因从属于他人之犯罪而成立犯罪,其犯罪性及可罚性系来自他人之犯罪行为,而以他人之犯罪性及可罚性为条件。而共犯-独立性说认为,教唆犯是犯人表现其固有之反社会的危险性,其犯罪系依据自己的行为而受处罚。笔者认为,这二种观点都有其缺陷,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的统一说,教唆犯的处罚根据在于教唆行为本身,但在对教唆犯量刑的时候,又不能完全把教唆行为与被教唆的人的犯罪割裂开来,孤立地考察教唆行为。因为被教唆的人的犯罪是作为教唆结果而存在的,教唆结果体现着教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在对教唆犯处罚时应予考虑。对于教唆犯处罚的具体根据,在刑法理论上存在犯罪起因说与责任参与说。真正的从属性说和独立性说都容易得出与其理论根基相一致的结论,而二重性论者既承认
    2023-05-31
    314人看过
  • 教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犯罪的量刑
    一、教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要看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被教唆的对象是否有按照教唆的内容实施犯罪行为,只有被教唆的对象实施教唆的犯罪行为的,教唆者才构成犯罪。2.被教唆的对象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如果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法律规定以外的犯罪,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间不发生共犯关系,教唆犯应对其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犯罪承担全部刑事责任。二、教唆犯罪的量刑对于教唆犯罪的量刑,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
    2023-06-27
    347人看过
  • 教唆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教唆犯的定位
    教唆犯是否为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如果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即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不构成共同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突出特点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因此,教唆犯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类型。《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
    2023-08-17
    252人看过
  •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一、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1.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2.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需符合哪些条件教唆犯需符合以下条件:1.有教唆他人犯罪的
    2023-04-25
    207人看过
  • 教唆未遂、未遂教唆、犯罪未遂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而胁从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以教唆的内容实行数罪并罚。教唆他人使其决意实行犯罪行为之罪也(刑二九Ⅰ)。故须被教唆者本无犯罪之意思,由教唆者之行为而后产生犯意的事实。若被教唆者先有犯意,则为开导指示之从犯矣。教唆未遂:1.教唆没有传达到被教唆人;2.教唆没有被接受或者没有被假装接受的;3.他人接受了教唆但没有着手实行犯罪;4.被教唆人所犯的罪与教唆的罪在性质上根本不同;5.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即被教唆人实施犯罪不是教唆所引起的。未遂教唆:此处的"未遂",不是指教唆自身的失败,而是指欺骗被教唆人使其犯罪.未遂教唆中突出的情形是所谓"陷阱"教唆"(或陷害教唆),"一般是指想使他人成为犯人受到处罚而教唆他人实施一定犯罪".被教唆人"犯罪"未遂(
    2023-05-01
    388人看过
  • 教唆犯成立要件有哪些教唆犯如何处罚
    一、教唆犯成立要件有哪些成立教唆犯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犯的教唆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2)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对教唆行为人以间接正犯(实行犯)论处。(3)必须是本来没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已经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不能成为教唆对象。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已有实施某种犯罪的意图,而为其出主意,撑腰打气,壮胆助威,坚定其犯罪意图,使其实施犯罪,不能认定为教唆犯,而应认定为帮助犯。2、客观条件。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行为的认定中,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教唆行为的内容必须是某种犯罪行为。如果是教唆他人实施其他一般违法行为,则不能成立教唆犯。(2)教唆行为的方式
    2023-03-28
    458人看过
  • 教唆死去犯法吗?
    教唆别人去死是违法的。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故意采取引诱、怂恿、欺骗等方法,使他人产生自杀意图。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也是一种教唆自杀的行为。我国刑法对杀人罪规定得比较简单,没有将教唆自杀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在这种立法体例之下,是认为教唆自杀的行为根本不成立犯罪,还是认为教唆自杀的行为成立普通的故意杀人罪,涉及诸多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形式上的教唆行为,具有杀人的间接正犯性质时,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教唆罪如何构成法律上并没有教唆罪,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2
    401人看过
  • 有间接教唆犯么
    一、有间接教唆犯么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情况:(一)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二)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二、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决意的人。教唆犯成立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在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二)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三、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对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罚;只起次要
    2023-06-11
    68人看过
  • 教唆犯与正犯的量刑
    教唆犯与正犯怎样进行量刑教唆犯的量刑: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正犯的量刑:被教唆人犯罪后,依法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如果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6-12
    3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教唆犯
    词条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教唆犯
    相关咨询
    • 教唆犯的教唆犯是否有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4
      也是有追诉期的。教唆不是法律规定的罪名,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根据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认定追诉期限。
    • 教育申诉制度的结论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31
      教育申诉制度需要注意的地方①申诉主体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委托代理的应含指定代理人的相关情况;②被申诉主体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住址等;③申诉要求(申诉主体认为被申诉主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而要求受理机关进行处理的具体要求);④申诉理由(写明被申诉主体侵害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并陈述相应理由);
    • 如何区分独立教唆犯和教唆犯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09
      1、按照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犯分为共犯教唆犯和独立教唆犯两种。共犯教唆犯的被教唆人最终实施了被教唆的罪,而独立教唆犯的被教唆人最终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因此从学理上简单抽象出独立教唆犯的概念,即指故意实施教唆行为,而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教唆犯。 2、由于共犯教唆犯和独立教唆犯二者关系紧密,为了清楚的阐述独立教唆犯,有必要对两者作进一步的区分。 (1)二者的属性不同。对于共犯教唆犯而言,被教
    • 如何认定教唆犯及教唆犯的特征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5
      一、教唆犯的特征有哪些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决意的人。教唆犯成立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2)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二、教唆犯如何定罪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对主犯的处罚原则处
    • 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的刑罚条件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9
      故意教唆和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教唆犯的刑罚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次要作用的是从犯。二二,教唆18岁以下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