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什么的指挥和安排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3 09:42:21 240 人看过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

一、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由什么机关执行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罚款或者拘留。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由作出的法院执行人身保护令受害人向经常居住地、加害人经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申请。

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二、洪水把楼房冲倒了国家给房子吗

自然灾害后房子没有了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申请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申请通过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会向其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

我国法律规定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向经审核确认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为受灾人员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5: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家庭暴力相关文章
  • 发生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根源
    1、对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够2、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任务的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任务发生矛盾冲突时,有些人往往考虑自身和小团体的利益多一些,心存侥幸心理,冒险违章作业。3、在导向上存在重故障而轻违章的现象。4、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有些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重生产任务的完成,轻安全规章的执行,工作中存在带头违章和违章指挥的行为,起到了坏的带头作用5、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不好。违章作业有哪些特点违章作业:是指不按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方法所进行的作业。违章作业即是指违反安全规程进行的生产或施工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1)违章是职工的习惯动作,具有顽固性、多发性,一些职工不重视技术业务和安全知识的学习,盲目地凭着经验和习惯作业。(2)违章作业行为是一些职工潜在的陋习,对一些文化和技术素质较低的违章者,很容易缺乏警惕。(3)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
    2023-08-17
    63人看过
  •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工
    一、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二、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工:1.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1)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2)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3)一般突发事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4)较大突发事件,由市级人民政府负责;(5)重大和特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分别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处置。2.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主要针对行业特点和特定领域而设置);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
    2023-06-06
    120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具体如下:(1)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许多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很多具有不可预见性,但是突发事件并不是完全不可以预防的;(2)防重于治,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法律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第四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
    2023-08-10
    115人看过
  • 发挥税收职能服务改善民生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些话,字字句句暖民心。民生乃国家之本,税收与民生息息相关。税务部门要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竭力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让百姓端上好饭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十八大报告的表述中,更高质量成为耀眼的词汇。不仅要有饭碗,还要有更好的饭碗,这是每位劳动者的愿望。税收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其调控职能主要通过税种的开停减免、税率的设计、税基的扩减等手段来实现。要让百姓端上好饭碗,必须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税制结构,实行规范的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杠杆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税务部门要牢固树立不落实优惠政策就是征过头税的观念,要用好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把依法减免与依法征税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对新
    2023-06-07
    121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和什么以上地方人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向上级报告;2、联系救援;3、是现场状态控制,如紧急疏散人群;4、善后处置;5、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在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基本温饱之后,将转入恢复重建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的原则是: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2、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
    2023-08-12
    397人看过
  • 司法行政部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指导手册
    1、人身损伤程度鉴定2、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3、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4、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5、劳动能力评定6、活体年龄鉴定7、性功能鉴定8、医疗纠纷鉴定9、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10、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等司法鉴定报告和伤残鉴定标准不符原因司法鉴定往往涉及的是专业性问题,但很多专业性问题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标准的适用决定了鉴定结论的巨大差别。这就是司法鉴定的实际情况。但普通的当事人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往往只能无奈地接受结论,只是因为鉴定结论是专家做出的,而自己并不懂鉴定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更不知道有很多标准可供选择。那么到底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应该适用什么标准呢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同样的鉴定标准,也可能存在理解和适用上的不一致。专家也存在理解适用错误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依据的标准不同,工伤鉴定依据的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
    2023-07-20
    499人看过
  • 公司少发工资怎么安排当月补发
    一、公司少发工资怎么安排当月补发工资少发可以先和公司协商要求公司当月发放,如果无法协商,你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二、加班费工资支付标准(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
    2023-06-16
    73人看过
  • 如何应对工地上突然发生的公伤?
    1、建筑工人也是劳动者,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劳动,是否缴纳工伤保险,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受伤之后,应当由用人单位在职工受伤30日内,或者由本人在一年以内,申请工伤认定;2、在受伤职工伤情稳定,终结治疗后,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级别赔偿;3、工作赔偿内容有:停工留薪工资、医药费、伙食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因公伤亡赔偿标准职工(包括农民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机关(以下简称工伤认定机关)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直接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
    2023-07-07
    94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2024-04-27
    429人看过
  •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哪些应急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的应急工作是:1、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3、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
    2023-04-06
    357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何时审议通过并组织实施?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2、《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3、《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突发事件是哪些?它们是如何分级的?答: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
    2023-06-06
    27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2.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3.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4.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5.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
    2023-07-26
    214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交通应急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如下:1、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旅游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外出旅游,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的疾病,如果懂得一些应急处理的手法,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以下介绍一些旅途突发疾病应急处理的方法:晕倒昏厥应该让患者躺下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然后解开领口、衣服,使其呼吸畅通。可以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急救,也可以用指甲掐或用针刺其人中、涌泉、少商等穴位,促使其苏醒。若有心脏病史,徘徊的中国旅行社业户外-最美骑行风景线主题公园全攻
    2023-07-14
    58人看过
  • 昆明征地冲突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制度层面的缺陷与不足(一)法律制度的缺陷。我国法律并没有关于征地中为了“公共利益”这一概念而进行完整的定义,因此征地权以及征地的范围很容易被当地政府进行扩大。现行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的漏洞极大可能引起利益分配的不公,使得征地冲突在制度上得不到最根本保证。规制相互矛盾或不适应必然会引起相关土地权力和利益分配不均。(二)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却违背市场原则,同时补偿范围也十分有限,补偿费用由政府确定而并非市场确定。地方政府以低价征收农民土地,以高价转让给开发商获取利益,农民在整个过程中失去了生活依赖的土地,而获得的补偿远不及日常的生活保障。二、农民自身层面的因素分析农民自身层面缺少自上而下的维权途径,在中国农民维权非营利组织发展进程十分缓慢,政府不能够听到农民维权呼声。种种现有制度设计的安排和农民可支配资源的缺失,使得农民维权行动也只是一种韦伯意义上
    2023-06-23
    46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相关咨询
    • 发生突发事件后,货运经营者是要服从人民政府的调度和指挥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三条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客运经营者和货运经营者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
    • 指挥不当导致事故发生后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2
      要根据导致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处理,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 指挥不当发生事故责任在谁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1
      视情况而定,具体责任没有规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责任没有规定。因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必须是事故调查组以事故调查得到的证据,依法确定事故责任和责任人。
    • 突发事件公共管理机构的经费应当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30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置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的使用办法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制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所需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等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同级财政部门应当予以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使用的监督。
    • 基层组织应当发挥什么的职责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2
      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下列监督职责:(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二)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三)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发现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及时教育或者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