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否能够迫使未成人结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7 08:02:10 245 人看过

未成年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年龄,其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父母或者其他人迫使为成年人结婚,就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影响未成年人的前途,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未成人成年以后的自由恋爱和结婚。

《》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不到法定婚龄结婚,其婚姻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强迫未成年人结婚等于包办婚姻,也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强迫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一、结婚须符合哪些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这一规定是婚姻自由原则的具体化,是结婚的必备的、首要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这六个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首先,结婚必须双方自愿,而不是一厢情愿,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其次,是本人自愿,而不是依他人的意愿为转移,不许父母等第三者加以包办;再次,是完全自愿,而不是勉强同意,这就排除了一方或双方半自愿半包办的情况。“不许任何一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是对“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补充和强调。前面的规定是从正面的肯定,后面的规定是从反面加以限制。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双方或一方低于法定婚龄,不得结婚;达到或者高于法定婚龄后才允许结婚。这样规定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民法典父母对子女有哪些义务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主要是抚养,而且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也禁止溺婴、弃婴。除此之外,法律也规定了父母对于未成年人还有教育服务,即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9: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什么行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的行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放任或者迫使未成年人失学、辍学;放任、教唆或者利用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等。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在,监护人是谁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在,监护人按照如下处理: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
    2023-08-04
    434人看过
  •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多少岁不得单独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第二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在校期间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是谁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一般是父母。有些家长习惯认为,送学生到学校学习生活,学校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但依据教育法律的规定,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因此,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只有父母、爷爷、奶奶、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戚、朋友、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成为监护人。
    2023-08-17
    469人看过
  • 在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遗弃怎么办?
    被父母或者监护人遗弃,有权向法院申请保护,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另外,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的《全国人民
    2023-03-22
    487人看过
  • 幼儿监护人是父母还是其他人?
    我国幼儿监护人一般情况下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和姐,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4-05-13
    235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多少岁的未成年学生单独居住
    一、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多少岁不得单独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第二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二、扩展资料: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
    2023-06-18
    82人看过
  • 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哪些组织请求保护?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遇到了上面的情况,一定要先咨询律师,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您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21-12-02
    219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为自己的子女订立婚约么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可以为自己的子女订立婚约。我国坚持的是婚姻自由,男女到达法定年龄,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婚姻。一、父母包办婚姻合法吗父母包办婚姻犯法。国家现在主张婚姻自由,父母是没有权利干涉子女的婚姻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还可能会进行判刑处理。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买卖、包办和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对于包办他人婚姻的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还可以进行行政处分和法律制裁;追究其刑事责任。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自愿,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并且没有违反法律规禁止结婚的情形。二、对于子女的婚姻自由父母是否有权干涉父母无权干涉子女的恋爱婚姻自由。我国法律规定,婚姻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父母如果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父母使用暴力手段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的,还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父母有权干涉子女的恋爱婚姻吗?父母没
    2023-03-28
    257人看过
  • 适龄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都包括什么人
    1、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4-04-15
    464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情况不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承担以下责任:1、行政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民事责任:根据民事相关法律规定,当监护人严重不履行监护职责,给未成年被监护人造成不利影响时,根据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3、刑事责任:根据刑事相关法律规定,适用于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触犯刑律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一、终止监护人资格的情形有哪些?监护因一定原因而产生,因此,监护也会在一定条件即发生监护的要件消灭的情况下
    2023-02-22
    253人看过
  • 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由谁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4-04-14
    57人看过
  • 未成年人是否需要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才能开房?
    在正规酒店未成年人是不可以开房的,即使是有身份证也不可以。法规规定,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按规定的项目如实登记,并没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酒店。而且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未成年可以逮捕吗未成年可不可以逮捕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事案件的构成要件:1、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有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等;2、刑事案件构成犯罪的要件有犯罪客观、客观方
    2023-07-07
    343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环境是什么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的健全,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在最近也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增了一项条例,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环境是什么意思?按照规定,就是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明确禁止了对未成年人的暴力和虐待等行为。一、新增条例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二、法律定义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密切的其
    2024-01-30
    376人看过
  • 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一、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
    2024-01-21
    144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的责任有哪些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一、什么人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
    2023-04-02
    31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谁啊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3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为未成年人正处于体力、智力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弱,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坏思想或者坏人的欺骗、引诱和伤害,因此为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受危害,其父母或者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其他监护人应当怎么处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7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其他家庭成员或者所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给予劝诫、批评教育;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抚养义务,由其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诫、制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拒不改正的,未成年人的
    •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其未成年人应尽那些责任?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3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
    • 未成年人可以结婚吗?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为自己的子女订立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1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但违反了结婚的实质要件中的婚姻自由原则和法定婚龄的要求,也不符合结婚的形式要件的要求,属于无效婚姻。未成年人早婚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包办婚姻。具体方式主要有指腹婚、童养媳、娃娃亲等。二是买卖婚姻。三是“早恋失控”的早婚早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或者迫
    • 请问一下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怎么做
      天津在线咨询 2024-09-05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行为:n旷课、夜不归宿;n携带管制刀具;n打架斗殴、辱骂他人;n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n偷窃、故意毁坏财物;n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n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n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n不得吸烟、酗酒;n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