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类社会关系。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对于众多的劳动关系,我国采取了依据各自特点分别立法加以调整的法制模式。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私营企业主要通过《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等分别加以规定。这种完全按照用人单位的不同所有制性质以及劳动者的不同身份(全民、集体、干部、工人、临时工、农民轮换工等)进行法律调整,不仅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不协调,而且也导致了执法中人为的复杂性和不便于实际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劳动法起草过程中曾经设计过三种方案,这三种方案在起草过程中的不同稿中都多次甚至反复出现过。
第一种方案是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全体劳动者,当时称之为大劳动法。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每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进行劳动,每个劳动者都按照共同的尺度———劳动从社会领取个人消费资料。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社会成员的任何工作都是劳动者的劳动。因此,作为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劳动法,理所应当地将全体劳动者纳入其调整范围。理论看起来似乎可行,但现实却并不单纯。参与立法的全国总工会部门负责人的一席发言,最后终结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农民如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怎么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在夏季农忙时,城里的下班时间可能是农民正要出工干活的时间。
第二种方案是劳动法只适用于企业及其职工,当时称之为小劳动法。这一方案既符合劳动法起源于工厂法的历史渊薮,也会使劳动法的制定简单而且规范。然而,这一方案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它只调整了传统生产模式下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关系,没有涉及现代社会与日俱增的第三产生甚至第四产业,而这些产业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如果采用小劳动法的调整模式,必然使这些行业无法可依,或者等劳动法出台后,还要专门为这些行业再立劳动法,这显然是不合理而且也没有可能性的。
第三种方案可称之为中劳动法,是一部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法律,但对于国家公务员则由专门的公务员法调整,对于军人和以个人或家庭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并不存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而也不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这一方案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及其规则的要求,而且也与国际惯例接轨,在适用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劳动关系,同时也对特殊情况作了具体的处理。因此,我国劳动法最后是采用了这种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公平性尤为重要,无论对劳动者,还是对用人单位都是如此。在同一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分为三、六、九等,在不同用人单位实行不同的法律制度都是与公平的市场环境不相容的。因此,劳动法在调整对象的主体范围上,首先确立了平等和公平的原则,摈弃了用人单位分所有制、劳动者分身份的过时模式,对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视同仁,适用统一的法律规范,实行统一的法律调整。
在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的多次变化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国有企业中的固定工人,尤其是固定工人中传统意义上的老工人如何与新的立法相协调,这项工作最费周折,也最能看出我国立法是如何在保障工人利益与促进社会发展上的艰难平衡的。
在劳动法制定时,全国大约有1亿多国有企业职工,其中60%-70%是固定工。固定工进入国有企业不仅需要经历严格的选用,而且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因为招工指标和工资指标都是由国家统一控制,由劳动行政部门直接分配的。相应的,一旦某人成为了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就变成了公职人员,其身份也就成了国家职工。这类固定工如果不犯罪或者没有重大过错,一生都可以在这个企业待下去。即使企业不存在了,职工的身份还在,只需劳动行政部门重新调换或者重新安排工作。而一旦纳入劳动法调整,这一切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立法最终选择了较为稳妥的折中方案,既积极推动改革,又照顾老工人的切身利益。
-
醉驾案件中获得缓刑的方法
273人看过
-
罪犯也可以依法获得劳动报酬
61人看过
-
工资未得到劳动局认可,劳动局能提供解决方案吗?
376人看过
-
如何在婚外情案件中有效取证并获得法庭认可
24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获得保释的方法有哪些?
331人看过
-
公估公司获得法院认可
268人看过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劳动纠纷案件中劳动者应该获得的保护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11第一、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问题; 第二、由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了,因此自动成立五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雇你,如无法定理由,则需按经济补偿金两倍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第三、关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如单位未缴纳则涉及到一个补缴的问题; 第四、失业保险的问题; 第五、加班费的问题 如果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较为充分,则胜算较大。
-
确认劳动关系可以获得哪些证据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09通常情况下,下列证据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最好有单位盖章)、职工花名册。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搜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最好有单
-
劳动者离职后可否获得工资,劳动法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提前离开工作岗位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薪资报酬。无论员工选择何种方式结束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都应在合理期限内,以货币形式支付整体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当劳动者与法人实体的劳动合同明确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必须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全部工资。如果职员按照法律程序提出辞职申请,用人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全部工资,并以按月
-
劳动争议案件中,在诉讼期间获得的工资是否可以得到支持?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1因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是否可能得到: 第1看官司是不是因用人单位单方终结劳动关系而引起的。 第2看官司的赢面有多大,仲裁部门或法院会不会作出撤销用人单位终结劳动关系的决定。 第3看双方的责任,如果在纠纷中,用人单位应负全责,则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员工可以全部得到。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都有责任,则员工只能得到仲裁、诉讼期间的部分工资。 第4,工资补偿的标准为:用人单位作出终
-
劳动仲裁获胜,劳动者无法获得经济补偿,该案件案件如何进行处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就您所述,用人单位已违反《劳动合同法》,您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您劳动报酬/购买社会保险,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我们团队每年办理劳动纠纷案件上千件,积累了大量的办案经验近期刚办结几件与您类似的案件,都成功获得高额赔偿款,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给予您成功案例的判决书进行参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