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关于对因突发事件受伤人员的处理办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2 07:00:11 86 人看过

医疗机构应针对甲类传染病的感染者采取隔离治疗、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等措施,并可协助公安机关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对于乙、丙类传染者,医疗机构也应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针对甲类传染病的感染者,医疗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依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在确诊前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并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而对于乙、丙类传染者,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乙、丙类传染者应采取哪些治疗和控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对于乙、丙类传染者,应采取哪些治疗和控制措施呢?

首先,对于乙类传染者,应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措施,同时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其次,对于丙类传染者,应采取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等措施,同时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乙、丙类传染者应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应针对甲类传染病感染者采取隔离治疗、单独隔离疑似病人、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等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而对于乙、丙类传染者,则应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乙、丙类传染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03: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应对突发事件报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发现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报告主体包括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报告内容包括发现的情况、报告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报告应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报告应如何进行?突发事件报告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突发事件报告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反映突发事件的情况,以便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突发事件报告中,应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内
    2023-11-02
    367人看过
  • 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工
    突发事件具有什么特征?1、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2、突发性和紧迫性;3、危害性和破坏性;4、需要公权介入和社会力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工: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1.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1)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2)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3)一般突发事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4)较大突发事件,由市级人民政府负责;5)重大和特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分别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处置。2.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主要针对行业特点和特定领域而设置);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相关:三级、四级预警后的措施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
    2023-06-06
    293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2024-04-27
    429人看过
  • 企业应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多元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或有事项越来越多,会计核算中经常遇到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市场风险的加大,经营者往往利用或有事项操纵利润,粉饰业绩,隐瞒风险,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由于或有事项的特殊性,企业在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确认。或有损失引起的债务,应当明确是否满足三个条件:该债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债务;该债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或有事项产生的债务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确认为负债,作为“预计负债”计入资产负债表,相应的或有损失计入利润表。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债务,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或有负债。根据谨慎性原则,因或有事项产生的或有资产不予确认。但当或有收益能够实现时,应当确认为资产。二是测量。在计量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预计负债时,金额应为清偿负债所需费
    2023-05-08
    345人看过
  • 突发!如何应对过失杀人事件?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且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一定得进监狱服刑,因为如果符合法律条件并且经过有效辩护,可以判处缓刑。过失杀人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
    2023-07-19
    347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和什么以上地方人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向上级报告;2、联系救援;3、是现场状态控制,如紧急疏散人群;4、善后处置;5、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在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基本温饱之后,将转入恢复重建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的原则是: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2、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
    2023-08-12
    397人看过
  •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一、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有:按照预先制订的紧急疏导疏散方案,有组织、有秩序地迅速引导现场人员撤离事发地点;调派专业力量和装备,在运营突发事件现场开展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第四十四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发生后,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运营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提高乘客自救互救能力。现场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各自岗位职责要求开展现场处置,通过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和人工指引等方式,引导乘客快速疏散。二、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有哪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2024-02-08
    295人看过
  • 了解学校保险报销政策: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措施
    如果并没有限定一定要在学校范围发生意外才报销,校外被狗咬也是属于意外险保障范围,是可以办理报销。这些资料可以提供给学校去办理,1、医院的病例。2、用药的单据。3、医院的专用发票。4、保单。5、被保人的身份证、或者户口本。6、事故证明。7、理赔申请书学生在学校打架受伤了怎么办学生在学校打架受伤了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由监护人给予对方赔偿,学校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它有没尽到监护管理的职责,如果没有尽到监护管理的职责的,则学校也要承担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
    2023-07-19
    170人看过
  • 卫生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的应急工作是:1、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3、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
    2023-07-20
    337人看过
  • 应对突发事件要有忧患意识
    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管理问题的关注。建立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是全球不同国家政府的共识。2003年,我国“非典”事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这些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今年抗击风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比如:应急预案有的形同虚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出现三种现象:一是事故的责任主体是哪家不清楚,相关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不
    2023-06-06
    317人看过
  • 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和关键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是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突发事件分级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主要是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如山洪、火灾、地震、陨石、海啸、瘟疫、蝗灾等,也有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暴力冲突、外族袭扰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具体如下:(1)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许多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很多具有不可预见性,但是突发事件并不是完全不可以预防的;(2)防重于治,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
    2023-07-10
    240人看过
  • 处理搬运工突发伤病事件的方法
    雇佣搬运工,若签订合同,通过鉴定可以走工伤赔偿,否则不具有劳动关系,不能认定工伤。也不能按照工伤得到赔偿。根据伤残鉴定,确定伤残等级。用人单位规矩规定进行赔偿。劳动能力鉴定将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最新搬运工劳务合同常规样文<p>甲方:</p><p>法定代表人:</p><p>乙方:</p><p>1根据有关规定经协商甲、乙双方共同签订本协议共同执行。</p><p>2本协议期限为一年,自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p><p>3工作任务:</p><p>3.1甲方安排乙方在搬运工岗位,从事该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p><p>3.2乙方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要求,按照甲方的有关规定执行;</p><p>3.3乙方应完
    2023-07-04
    64人看过
  • 如何应对哥哥犯罪被抓的突发事件?
    首先你哥哥本人或者近亲属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改拘留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其次,可以申请委托辩护人,帮忙处理案件。如果真的有犯罪事实,建议坦白供述,争取宽大处理。公安机关还会告知可以申请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可以申请适用认罪认罚程序,从而在程序上适用减少诉累的诉讼程序,在实体上获得法院的更大幅度的从宽处理。法院对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如何裁判?人民法院对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裁判是: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骗取票据承兑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票据承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没有适用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不能因罪轻、罪重或者罪名特殊等原因而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3-06-30
    299人看过
  • 医疗卫生机构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应当怎么救治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一、如何投诉医生不尽责如果医生不责任,可以向卫生主管部门投诉。投诉电话12320。医生的以下行为属于严重不负责任:(一)擅离职守的(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三)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医疗的(四)严重违反查对、复核制度的(五)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七)其他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二、阜阳市工伤赔偿标准一、医疗费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2、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
    2023-06-25
    468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如何正确处理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如何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事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4
      目前,我国正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领导者要经受得住这种严峻的考验,必须掌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与方法,才能正确处理好突发公共事件。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突发公共事件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领导者如果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突发公共事件未发生之前,就将产生危机的土壤及时铲除,便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出现。正如英国
    •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5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规定和办法依据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7
      本市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
    • 突发事件的应对四步骤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7
      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以下四个步骤: 1. 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并采取措施抢救伤员。需要对伤者进行迅速止血、处理休克等急救措施,并寻找合适的场地,临时安置伤员,包扎伤口。同时,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险再度发生。 2. 必须迅速向“110”、“120”报警,向车属单位和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要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 3. 报警后,要注意保护现场,维护秩序,照顾好受伤人员,等待医
    •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9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