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范围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08:11:41 86 人看过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

(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一、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不能预见。不能预见指的对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这里的不可预见指的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也无法预见到的。而不能依据当事人自身是否预见到了事件的发生来确定。

2、不能避免。不能避免指的是即使当事人预见到了该事件的发生,但是也无法制止其发生。例如,尽管当事人收到了地震的预报,但是也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这就是无法避免。

3、不能克服。不能克服指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当事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或减弱该事件的负面影响。如果通过当事人的努力可以将损失避免,对于这部分损失而言,该事件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二、不可抗力适用需要注意些什么?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4、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列外: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要是一方违约是因为出现了不可抗力的情况,这个时候虽然有违约行为,但实际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也不能向违约的一方主张损害赔偿。现实中对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根据法律中的规定,一般不可抗力主要是指那种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9: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什么样的火灾算是不可抗力
    一、什么样的火灾算是不可抗力只有自然灾害引发的火灾才是民法典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其它情况下,基本都存在过错的责任认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二、如何认定不可抗力某一情况是否属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认定:(一)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如果对该种事件的预见需要有一定专门知识,那么只要具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预见到的,则该合同的当
    2023-05-06
    260人看过
  • 不可抗力是什么的客观情况
    一、不可抗力是什么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在《民法典》的语境下,是指那些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1.这些情况的发生,常常超出了一般的预见和防范能力,导致人们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不可抗力作为法律上的一种特殊情形,其存在对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2.当我们提及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时,首先要提及的便是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等,都是独立于人们意志之外发生的,它们的发生往往超出了人类的预见力和防范力。(2)这些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巨大,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3)在法律上,这些自然灾害被视为典型的不可抗力情形,当它们发生时,相关的民事责任可以得到相应的减免。二、不可抗力的社会事件除了自然灾害之外,社会事件也被视为不可抗力的一种情形。社会事件,如战争、武装动乱、罢工等,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频率较低,但它们仍然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1
    2024-07-07
    290人看过
  • 什么是民事诉讼的不可抗力
    一、什么是民事诉讼的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种客观情况主要是自然现象,譬如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某些社会现象譬如战争、暴乱、罢工等具有不可抗力的性质,但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理论上通常认为不可抗力包括:(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二、不可抗力的相关规定有哪些《民法典》(自
    2023-05-03
    169人看过
  • 不可抗力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不可抗力具体的表现是: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一、法定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都是不可抗力,比如(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
    2023-03-09
    336人看过
  • 不可抗力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对不可抗力的认定如下:(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关于不可抗力按照《民法典》第一百
    2023-07-20
    458人看过
  • 不可抗力因素的范围与类型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罢工、骚乱等社会异常事件。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也有以下例外:(一)金钱债务的延迟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二)延迟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法定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都是不可抗力,比如(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
    2023-07-04
    443人看过
  • 我国的不可抗力范围是怎样认定的
    是否属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认定: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育状况、知识水平,教育和技术能力等来判断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
    2023-03-09
    344人看过
  • 不可抗力有效期限是什么?
    不可抗力无法预测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一、疫情算租赁合同的不可抗力吗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要根据个案案情综合判断。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是一种外来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诸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自然现象,以及如战争等社会现象,属于通常意义上的不可抗力的范围。不可抗力具有不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特点,在各国法律中一般都作为民事免责事由。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属于基于外来因素而发生的,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疫情防治行政措施的采取,对于一般当事人而言亦是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也具备不可抗力的特征。一般可认定新冠肺炎疫情符合不可抗力的特征,因受本次疫情影响不能如期履行合同义务而要求变更、解除合同的,应按
    2023-03-07
    265人看过
  • 不可抗力具备要件及范围
    一、不可抗力具备要件不可抗力需要具备以下要件:1.不可预见的偶然性。在正常情况下,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1)客观标准:即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该合同当事人就应当预见到。(2)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当事人的年龄、发育状况、知识水平、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综合能力等因素来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2.不可控制的客观性。二、不可抗力的范围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一)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海啸、火灾等,因自然灾害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使当事人被免除合同责任。(二)政府行为。它是指当事人的合同订立以后,政府当局颁布新的法律、政策、行政措施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三)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罢工、骚乱等。三、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作为一种不可抗力事件必须构成以下三个要件。第一,主观要
    2023-05-06
    381人看过
  • 不可抗力与可抗力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区别:1、概念不一样。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可抗力是指能预见、能避免并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法律后果不一样。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属于法定解除合同情形,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等;而在可抗力情形下违约的需要支付违约金等。《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2024-04-11
    399人看过
  • 什么条件算不可抗力
    一、什么条件算不可抗力(一)、它是在订立合同以后,合同履行完毕之前发生的,并且是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所不能预见的。(二)、它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行为所造成的,即不是由于当事人的主观原因所造成的。(三)、它是双方当事人所不能控制的,即这种事件的发生是不能预见、无法避免、无法预防的。二、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一)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力量所引起的,如地震、海啸、台风、暴风雪、火灾、旱灾、水灾等;另一类是由于社会力量所引起的,如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解除合同、免除部分责任、延迟履行合同。(三)因不可抗力事件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及时通知的义务、提供证明的义务。三、不可抗力适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二)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
    2023-05-06
    212人看过
  • 不可抗力是可以约定的么
    一、不可抗力是可以约定的么不可抗力不能约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世界各国均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的条件,中国民法也不例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二、不可抗力适用注意事项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
    2023-05-03
    381人看过
  • 什么是法律上所指的"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包括某些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和某些社会现象(如战争等),是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并且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所支配的现象,它在各国法律中都是免责事由。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可抗力将导致当事人被部分或者全部免责。自建房买卖法律上说的法吗?自建房买卖法律是否认可要看情况。由于自建房买卖涉及到宅基地的转让,一般情形下,农村自建房买卖是无效的,但如果买受人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则不一定无效。《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归于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出租。实施村镇规划进行旧村、旧城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023-07-17
    58人看过
  • 构成不可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构成不可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在探讨不可抗力的概念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其构成的三个核心要素。1.不可抗力具有不可预见性。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完全无法预见。如果某种事件是可预见的,或者当事人有合理预见的可能性,那么它就不构成不可抗力。2.不可抗力具有不可避免性。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通过某些措施避免的,那么也不构成不可抗力。只有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的情况下,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3.不可抗力还具有不可克服性。这意味着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这是不可抗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强调了事件结果的无法逆转性。二、不可抗力的预见性在不可抗力中,预见性是一个关键要素。它要求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完全无法预见。预见性的判断通常基于当事人的合理注意和判断能力。如果当事人有合理的预见可能性,但由于疏忽或过失未能预见,那
    2024-07-24
    44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什么是不可抗力,汽车被撞了是不可抗力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31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自身能力不能抗拒也无法预防的客观情况或事故。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汽车被撞了不应是不可抗力。
    • 不可抗力都有哪些范围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0
      1、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例如台风、地震、洪水等;政府行为,例如征收、征用等;社会异常事件。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什么叫不可抗力?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9
      不可抗力是合同的一项免责条款,是指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的情形。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地簇、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不可抗力发生后,可以解除合同,发生事件的一方也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
    • 什么是的不可抗力解除权?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3
      《劳动法》没有提到不可抗力解除权,但我国《合同法》对不可抗力解除劳动合同却有明确规定。所谓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是指因不能遇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或客观事件,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火山爆发、水灾等自然事件,或战争、罢工等社会事件以及法律、政令的变化等等,导致合同继续履行已不可能而解除。笔者认为,不可抗力也是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之一。
    • 什么是不可抗力胁从犯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仅是不完全自愿地、而尚有选择的自由,如果行为人的身体完全受到外在的暴力强制,完全丧失了选择行动的自由,可以认为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5条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据此,有可能免除处罚,具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