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抢劫罪是指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于行为时实施暴力或者胁迫的行为。理论上,称为准抢劫罪或事后抢劫罪。事后抢劫的犯罪主体、犯罪实行行为、犯罪的停止形态的判断、共犯的成立均迥异于一般抢劫罪。在事后抢劫罪的共犯之中,倘若各共犯对事后抢劫罪具有事前的通谋及共同的行为,当然可以对各共犯论以事后抢劫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易发的还有事先并无通谋,行为人在他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以下简称:前行为)之后,于中途参与进来,在意思联络下,一起或者帮助前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的案件。
1、在前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后,后行为人在与前行为人取得意思联络的基础上,与其一起实施或者帮助、教唆其实施暴力、胁迫行为的情形。
2、事前仅有盗窃通谋而在外面望风的人,看到盗窃罪的实行犯在实施暴力、胁迫以便逃离之际,帮助其逃离现场的情形。
3、是在两人仅有盗窃通谋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实施盗窃行为的人,在中途独立实施暴力、胁迫行为的情形。
一、事后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1、《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罪分别处罚
综上,事后抢劫罪按照抢劫罪的法定刑进行处罚,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与实施的犯罪行为要相符,即按照行为人的参与程度进行量刑处罚。
-
事后抢劫的成立要件有哪些,事后抢劫的共犯怎么认定?
443人看过
-
盗窃罪的共犯如何认定:抢劫罪的共犯如何认定
269人看过
-
法律规定怎么认定抢劫共犯
153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抢劫从犯该如何认定
365人看过
-
抢劫罪中止后的犯罪认定问题
435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抢劫的犯罪认定
5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抢劫案怎样认定共同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9在抢劫罪的共同犯罪中,抢劫罪的共犯一般都构成抢劫罪,即一般都以抢劫罪的罪名定罪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怎么判断抢劫的共犯?如果认定共犯的情况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04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共犯: 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 2、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3、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4、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共同犯罪中抢劫从犯是如何认定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1第一,在共同抢劫中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根据分工分类法,这样的罪犯实际上是帮助犯人的。这种共同犯罪人不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求的行为,只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准备工具,创造条件,包括犯罪行为实施前的帮助行为和犯罪行为实施时的帮助行为。通常表现为准备或提供犯罪工具,排除犯罪障碍,指示犯罪地点和犯罪对象,探索和传达有利于犯罪实施和完成的信息,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看守等。未到抢劫现场,直接对受害人实施暴力、威
-
认定抢劫共同犯罪的要件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9抢劫共同犯罪中具体罪名的认定是: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
2022年共同犯罪中抢劫从犯怎么认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4第 一、在共同抢劫中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根据分工分类法,这类犯罪分子实为帮助犯。这类共同犯罪人不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只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准备工具、创造条件,包括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的帮助行为和犯罪行为实施时的帮助行为。通常表现为准备或提供犯罪工具,排除犯罪障碍,指示犯罪地点和犯罪对象,打探和传递有利于犯罪实施和完成的信息,在犯罪实施过程中把门望风等等。 不到抢劫现场,没有直接对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