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具不准出境入境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9 05:57:23 97 人看过

在下列情形下,交通运输工具不准出境入境:1、涉嫌载有不准出境入境人员,需要查验核实的;2、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3、涉嫌载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查验核实的等。交通运输工具不准出境入境的情形有哪些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十六条

交通运输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入境;已经驶离口岸的,可以责令返回:

(一)离开、抵达口岸时,未经查验准许擅自出境入境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

(三)涉嫌载有不准出境入境人员,需要查验核实的;

(四)涉嫌载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查验核实的;

(五)拒绝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管理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章 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第五十六条 交通运输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入境;已经驶离口岸的,可以责令返回:\n(一)离开、抵达口岸时,未经查验准许擅自出境入境的;\n(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n(三)涉嫌载有不准出境入境人员,需要查验核实的;\n(四)涉嫌载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查验核实的;\n(五)拒绝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管理的其他情形。\n前款所列情形消失后,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有关交通运输工具应当立即放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15: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需要做什么工作?
    交通工具负责人或者交通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前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报告入境情况,出境交通工具到达时间和停留地点,离开港口,如实申报员工、乘客、货物或物品。交通工具负责人、出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配合出境边防检查,发现违反本法规定的,应当立即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不允许入境人员携带入境运输工具的,由交通工具负责人负责载离。交通运输工具不准出境入境的情形有哪些交通运输工具不准出境入境的情形:1、离开、抵达口岸时,未经查验准许擅自出境入境的;2、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3、涉嫌载有不准出境入境人员,需要查验核实的;4、涉嫌载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查验核实的;5、拒绝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管理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十二条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配合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发现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报
    2023-07-06
    195人看过
  • 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海关处理有哪些具体要求
    一、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海关处理有哪些具体要求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要进出设立海关的地点时,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单证,并接受海关监管和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十四条进出境运输工具到达或者驶离设立海关的地点时,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单证,并接受海关监管和检查。停留在设立海关的地点的进出境运输工具,未经海关同意,不得擅自驶离。进出境运输工具从一个设立海关的地点驶往另一个设立海关的地点的,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办理海关手续,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不得改驶境外。二、进口货物海关报关流程进口报关流程是指进口货物时需办理的流程,步骤包括:1.签订进口代理合同;2.办理相关许可证;3.开信用证(电汇);4.外商发货;5.审核进口单据;6.换单;7.三检及商检;8.报关预录;9.海关审价;10.缴纳税金;11.海关查验;12.放行货物;13.提货;14.动植物检验检疫;15.
    2023-09-28
    329人看过
  • 出入境运输工具如何携带物品进去
    一、出入境运输工具如何携带物品进去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并且要接受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经过未设立海关的地点临时进境或者出境的,必须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并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海关手续。二、出入境运输工具有哪些1.船舶。包括进出关境的海上、国界江河上的来往船舶;转运、驳运进出境客货的船舶;兼营境内外客货运输船舶;装载普通客货的军船。以上船舶包括机动及非机动。2.车辆。包括进出关境的客车、货车、行李车、邮车、机动车、发电车、轨道车和进出境的汽车、人力车等。3.航空器。包括所有进出关境的民用航空器。进出关境军用航空器装载普通客货时,也受海关监管。4.驮畜。包括载运进出境客货的马、驴、牛、骆驼等驮运牲畜。三、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目的是什么海关对进出境运
    2023-10-23
    378人看过
  • 关于进出境运输工具有何规定?
    进出境运输工具到达或者驶离设立海关的地点时,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单证,并接受海关监管和检查。停留在设立海关的地点的进出境运输工具,未经海关同意,不得擅自驶离。进出境运输工具从一个设立海关的地点驶往另一个设立海关的地点的,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办理海关手续,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不得改驶境外。进境运输工具在进境以后向海关申报以前,出境运输工具在办结海关手续以后出境以前,应当按照交通主管机关规定的路线行进;交通主管机关没有规定的,由海关指定。进出境船舶、火车、航空器到达和驶离时间、停留地点、停留期间更换地点以及装卸货物、物品时间,运输工具负责人或者有关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事先通知海关。律师补充:运输工具装卸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上下进出境旅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装卸完毕,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海关递交反映实际装卸情况的交接单据和记录。上下进出境运输工具的人员携带物品的,应当向海
    2023-05-06
    305人看过
  • 交通部关于中苏边境口岸出入境运输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黑龙江省交通厅、黑龙江航运管理局:近几年来,随着中苏两国贸易的发展,以及边境贸易口岸的陆续开放,你省已有十几个口岸开辟了汽车、航运出入境运输或临时过货点。据了解,开辟这些出入境运输项目的协议形式有多种,审批机关层次不一,有的手续不够完备。为加强对中苏边境口岸道路、水路出入境运输的管理,维护正常运输秩序,促进道路、水路出入境运输发展,更好地为发展中苏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服务,现对中苏边境口岸出入境运输审批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开辟道路、水路出入境运输,必须通过两国政府部门换文确认的开放口岸。二、口岸所在地中苏双方对应城镇两点间的边境运输,部委托你们负责审批,并报部备案。其中,属道路运输的项目,由交通厅审批;属航运的项目,由黑龙江航运管理局审批。凡运输范围超越双方对应口岸城镇两点之间,向内陆、内河延伸的出入境运输,由部直接负责立项审批、谈判、签约等工作。三、在审批出入境道路、水路运输项目时,必
    2023-06-08
    228人看过
  • 进出境运输工具有走私嫌疑怎样处理
    一、进出境运输工具有走私嫌疑怎样处理海关对走私案件进行调查时,对有走私嫌疑人运输工具,应当开拆可能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部位,搬移货物、物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十八条海关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时,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到场,并根据海关的要求开启舱室、房间、车门;有走私嫌疑的,并应当开拆可能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部位,搬移货物、物料。海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派员随运输工具执行职务,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提供方便。二、常见的走私方式有几种走私犯罪的具体行为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通关走私。指行为人通过海关进出境,采取伪报、瞒报、低报、伪装、藏匿等手段走私。这种方式实施的走私犯罪行为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比例比较大。(2)绕关走私。即不通过海关监管区而非法绕关走私。如在边境地区直接运输货物进境。(3)后续走私。又叫变相走私,指行为人先合法地进口了货物、物品(主要是指保税货物和特定减免税货物),而后违
    2023-05-14
    121人看过
  • 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报关填写介绍
    运输工具指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名称或运输工具编号。本栏目填制内容应与运输部门向海关申报的载货清单所列相应内容一致。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运输工具名称。具体填报要求如下:1、江海运输填报船舶呼号(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为监管簿编号+/+航次号)。2、汽车运输填报该跨境运输车辆的国内行驶车牌号码+/+进出境日期(8位数字,即年年年年月月日日,下同)。3、铁路运输填报车次(或车厢号)+/+进出境日期。4、航空运输填报航班号+进出境日期+/+总运单号。5、邮政运输填报邮政包裹单号+/+进出境日期。6、进口转关运输填报转关标志@+转关运输申报单编号;出口转关运输只需填报转关运输标志@。7、其他运输填报具体运输方式名称,例如:管道、驮畜等。8、无实际进出境的加工贸易报关单按以下要求填报: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及料件结转货物,应先办理结转进口报关,并在结转出口报关单本栏目填报转入方关区代码(前两位)及进口
    2023-04-24
    94人看过
  • 什么是可以监控的出入境交通工具
    哪些交通工具可以被监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对出入境运输工具进行监督:(一)对出入境运输工具从出入境边防检查开始到出入境开始进行监督,对出入境运输工具进行监督从入境边防检查开始到入境边防检查结束,对运输实行监督;(二)外国船舶;(三)在中国内河航行中需要监督的其他情形。第五十四条因装卸、维修、参观等原因需要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申请办理上船证件。 .中国船舶需要与外国船舶或者外国船舶对接的,船长或者运输工具的出入境经办人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申请办理对接手续。第五十五条外国船舶、航空器在中国境内,应当按照规定的航线和路线行驶。 .进出境的船舶、航空器不得进入对外开放港口以外的地区。因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或者不可抗力因素驾车进境的,应当立即向就近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或者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接受监督管理。第五十六条运输工具有下列情形之
    2023-05-07
    187人看过
  • 交通运输工具有什么情形的会被处罚金
    交通运输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负责人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一)未经查验准许擅自出境入境或者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二)未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员工、旅客、货物或者物品等信息,或者拒绝协助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的;(三)违反出境入境边防检查规定上下人员、装卸货物或者物品的相关知识点第八十四条交通运输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负责人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一)中国或者外国船舶未经批准擅自搭靠外国船舶的;(二)外国船舶、航空器在中国境内未按照规定的路线、航线行驶的;(三)出境入境的船舶、航空器违反规定驶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地区的。第八十五条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为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外国人签发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的;(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审核验放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或者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的;(三
    2023-04-17
    56人看过
  • 法定不准出境的五种情形
    法定不准出境的五种情形包括: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4、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5、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第十一条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入境。具备条件的口岸
    2023-08-11
    305人看过
  • 出入境交通工具该如何接受检查
    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离开、抵达口岸时,应当接受边防检查。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边防检查,在其最先抵达的口岸进行;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出境边防检查,在其最后离开的口岸进行。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有关主管机关指定的地点进行。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自出境检查后至出境前,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自入境后至入境检查前,未经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按照规定程序许可,不得上下人员、装卸货物或者物品。相关知识点第五十一条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或者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前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报告入境、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抵达、离开口岸的时间和停留地点,如实申报员工、旅客、货物或者物品等信息。第五十二条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配合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发现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载运不准入境人员的,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负责载离。第五十三条出入境边防
    2023-06-12
    375人看过
  • 外国人有什么情形不准出境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一)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按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有关协议,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二)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三)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相关知识点第二十九条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不超过一百八十日的,持证人凭签证并按照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在中国境内停留。需要延长签证停留期限的,应当在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届满七日前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按照要求提交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经审查,延期理由合理、充分的,准予延长停留期限;不予延长停留期限的,应当按期离境。延长签证停留期限,累计不得超过签证原注明的停留期限。第三十条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应当自入境
    2023-04-17
    285人看过
  • 哪些外国人不准入境,哪些人适用驱逐出境
    一、哪些外国人不准入境驱除出境的适用有严格的规定,对犯罪的外国人不是一律都要适用驱逐出境。不仅要考虑犯罪情节、罪行轻重,还要考虑国际大形势和犯罪人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而不能单纯考虑刑事处罚。1、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2、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3、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4、患有精神病和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5、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期间所需费用的;6、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二、哪些人适用驱逐出境驱逐出境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即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员,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023-05-01
    277人看过
  • 出境入境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什么情形会受到处罚
    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为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外国人签发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的;(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审核验放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或者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的;(三)泄露在出境入境管理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息,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四)不按照规定将依法收取的费用、收缴的罚款及没收的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上缴国库的;(五)私分、侵占、挪用罚没、扣押的款物或者收取的费用的;(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行为。相关知识点第八十六条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第八十七条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处罚款的,被处罚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被处罚人在所在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罚款事后难以执行或者在口岸向指定银行
    2023-06-12
    34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情形下监护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29
      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离、抵口岸时,必须接受边防检查。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检查,在最先抵达的口岸进行;出境检查,在最后离开的口岸进行。在特殊情况下,经主管机关批准,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出境检查,也可以在特许的地点进行。
    • 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主要工作内容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2-06
      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或者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前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报告入境、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抵达、离开口岸的时间和停留地点,如实申报员工、旅客、货物或者物品等信息。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载运不准入境人员的,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负责载离。
    • 出入境的疫情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规定,新冠肺炎经国务院批准,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四条规定:入境、出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可入境或者出境。第十二条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必须立即隔离检疫传染病疫人,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 限期出境不准入境年限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3
      根据法律规定,限期不准入境的年限一般是一至五年,根据具体情形来确定具体的年限。这里限期不准入境的对象是外国人,在一些法定情形下,会被遣送出境。
    • 负责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工作范围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3
      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或者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前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报告入境、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抵达、离开口岸的时间和停留地点,如实申报员工、旅客、货物或者物品等信息。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配合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发现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载运不准入境人员的,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负责载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