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应该要怎样面对家庭暴力呢?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一定要说“不”,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如通报家人、争取妇联等单位的帮助、收集相关证据,甚至报警、离婚等。
一、面对家庭暴力时的方法:
1、面对家庭暴力,要敢于在第一次的第一时间就说“不”,要让过错方认错并保证以后不再,忍让只会让暴力不断循环和不断升级。
2、发生家庭暴力后要及时通报双方家人,特别是双方父母,取的双方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积极寻求他们利用亲情的力量感化和帮助教育施暴者。
3、再次发生时,要争取对方工作单位、妇联、工会、居委会或村委会、政府基层组织的帮助,及时对施暴者进行正确的思想疏导,对施暴者形成“合围”之势,使施暴者认识到行为的严重性,有效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
4、必要时及时向110或者公安部门报警求助,及时遏制家庭暴力的升级,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5、对方不思悔改,屡次施暴,确已无可救药时应果断离婚,摆脱不幸婚姻的束缚。
二、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究违法者的责任,遭遇家庭暴力可以考虑搜集和保留下列证据:
1、单位出具的书面材料
在丈夫实施家庭暴力时,应及时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组织、庇护所及所在单位、组织进行制止、劝阻、调解,相应机构制作的书面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提交。
2、公安就关的出警记录、询问笔录。
部分证据是认定当事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重要证据。出警记录能够证明报案的方式、案由、出警时间、处理结果等内容。询问笔录反映的内容较出警记录更为全面,一般情况下能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家庭暴力的起因、程度以及处理结果等等。对于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在代理律师去调取的情况下,公安机关能够提供,但对于询问笔录,公安机关(派出所)往往以涉及当事人隐私或者作为公安机关的内部材料不对外出具为由拒绝提供,律师可以申请法院的调查令进行调查或者直接申请法院进行调取、收集。
3、证人证言。
家庭暴力的发生,除双方当事人外,其子女和邻居出具的证言也是认定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有力证据。需要注意的是,证人出庭需要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申请。证人证言一定要客观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且需要证人亲自到庭接受法官的询问和对方的质证。
4、视听资料。
该部分证据主要指双方的聊天记录、对方承认家庭暴力的录音、伤害情况的照片等。
5、书面证据。
常见的有施暴方出具的《悔过书》、《保证书》;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论书、原始的病历资料、医疗费票据等相关资料。
三、收集证据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通过合法方式收集证据。
2、要及时的收集证据
3、尽可能的保管好原件。
-
如何防范家庭暴力?面对家庭暴力如何应对?
255人看过
-
被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怎么应对
210人看过
-
我正面临着家庭暴力,如何应对家庭暴力呢?
265人看过
-
家庭暴力问题:父亲如何面对家暴子女?
476人看过
-
面对家庭暴力有什么法律对策
216人看过
-
面对家庭暴力,该做些什么
79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在一个家庭面对家庭暴力怎么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0面对家庭暴力,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安全。然后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害人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
面对家庭暴力怎样正确维权自己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4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以下保护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九条: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
-
-
家庭当中面对家庭暴力该如何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4家庭当中遇到家庭暴力应该如下解决: 一、面对家庭暴力,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安全。 二、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三、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是举报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
家庭当中面对家庭暴力要怎么解决呢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2家庭当中遇到家庭暴力应该如下解决: 一、面对家庭暴力,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安全。 二、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三、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是举报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