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税前。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经济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
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税,具体如下: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一、需要缴纳个税的情形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流程如下:
1、领取申报表,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写;
2、办理申报,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3、缴纳税款,当期申报有税款的,纳税人需缴纳税款,税务机关确认税款缴纳后开具完税凭证予以办结。
综上所述,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缴税人领取申报表,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写,办理申报,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二、公司赔偿金需要交税吗
公司赔偿金是要交税的。
人因解除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的补偿收入,收入低于当地职工的上年度平均工资的三倍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出部分依据相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失业人员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是可以不用缴纳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员工赔偿金如何计算
1、公司的原因辞退你的,要支付你4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如果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辞退的再加一个月时间,合计5个月补偿;
2、如果违反辞退的两倍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3、经济补偿金=补偿时间乘你离职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
4、没交保险的,补缴保险;
5、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有的地方超过一年就不能要求了,有的地方还可以。你已经过去4年了。需要问下当地的劳动部门比较准确。
三、解聘赔偿金如何计算
解聘赔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具体是:
1、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一、辞退补偿金标准是:
1、用人单位按照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辞退补偿金交个税的情况: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总而言之,解聘赔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计算期间是自劳动者入职之日起,到合同被解除之日止。
-
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是税前还是税后
406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税前扣除的依据是什么
201人看过
-
提前解除合同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劳动合同提前解除合同赔偿标准
27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提前解除赔偿方法
72人看过
-
2022年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计算方式详解
409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需要扣税吗
342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经济补偿金是税前还是税后解除劳动合同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41、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的税前工资支付。 2、劳动者领取的经济补偿金,属于税前收入,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确定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
解除合同补偿金计入离职赔偿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61、因解除合同而取得的经济补偿金,不算职工的薪酬,会按照另外的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 2、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
合同提前解除问题,如何赔偿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10用人单位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协商一致终止的,按用人单位实际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每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工资。非法终止的,按上述标准的两倍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标准,劳动合同的解除赔偿金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07计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指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正常出勤期间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各种奖金等货币性收入,但不包括加班工资。计算处理的应得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时间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国务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
-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是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4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有如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