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妇女文化教育权利最新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9:31:03 54 人看过

《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的文化教育权益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四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第十五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七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

政府、社会、学校应针对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受完当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规定把扫除妇女中的文盲、半文盲工作,纳入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规划,采取符合妇女特点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组织、监督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第二十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1: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妇女文化教育权利相关文章
  • 我国教育类别之妇女权益显着提升
    2007年初,立法院叁读通过参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CEDAW)的签署,宣示我国保障妇女权益以及与国际公约接轨之决心。为瞭解我国教育类妇女权益10年来之推动成效及检验我国性别平权意识是否落实,本部经蒐集相关指标并参考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之性别制度与发展资料库(OECDGIB-DB)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之教育类性别统计指标,分别就两性识字率、在学率、高等教育学习领域、女性教师等资料试作国际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女性在识字率及在学率皆有显着提升,甚至达到国际水準,不过,在女性担任高职或大专一级主管及于大专担任教职的比率,仍显偏低,未来将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本部进行的统计指标分析,有几项重要发现:一、识字率部分:我国15岁以上女性人口识字率由1999年的92.0%逐年提高至2008年96.1%,10年来增加4.1个百分点,若以「性别平等指数」(GenderParityIndex
    2023-06-07
    295人看过
  • 我国新修改的教育法规定
    将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第六条修改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侠义的就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如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定义如下:1、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免
    2023-07-24
    81人看过
  • 人身权利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权吗?
    一、人身权利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权吗?一、身体自由权身体自由权也称作行动的自由权,是指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不受非法限制、剥夺、妨碍的权利。身体自由权所包含的,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外在身体行动的权利。非法限制、妨碍或剥夺自然人的身体自由,即为侵权行为。以非法强制治疗的方法,限制受害人的身体自由,就是侵害了身体自由权。这是因为身体自由为自然人的基本民事权利,一经非法剥夺和限制,即属侵害他人行动的自由。二、精神自由权精神自由权,也称作决定意思的自由、意志自由权。在现代社会,自然人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从事正当的思维活动,观察社会现象,是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法律应当予以保障。因而,精神自由权是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思维的权利,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内在思维活动的权利。非法限制、妨碍自然人的精神自由,即为侵权行为。二、人身权利包括住宅安全权
    2024-03-28
    71人看过
  • 教育部目前有哪些对女性保护文化教育等权益的责任规定
    保障女性文化教育权益的义务是保障男女平等。《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文化教育权。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国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除特殊专业外,学校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提高女性的录取标准。教育部拟修订师德规范首次明确教师要保护学生年轻教师在南京斯霞老师纪念馆前庄严宣誓:学习前辈树师德。新华社资料图片晨报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修订。昨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记者发现,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据悉,该意见稿通过后,本市乃至全国的教师都将奉行这一新的职业道德规范。据了解,上一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要求重新修订该规范
    2023-08-09
    439人看过
  • 我国力促教育公平女童男童享平等受教育权利
    高学历人群中女博士、女硕士的比例大幅提高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李菲)记者日前从全国妇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有100多万人脱盲。2006年15岁及15岁以上女性文盲占这一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3.72%,比男性高8.85个百分点。据介绍,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工作,不断改善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加大教育投入,从2006年开始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学生的学杂费,2007年又扩大到中、东部地区,这一惠及百姓的举措实施后,全国农村中小学每年可取消学杂费达150亿元。2008年,我国政府开始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一切学杂费。上述举措保障了女童享有与男童平等获得教育权利的机会。据2007年统计,小学女、男童净入学率分别达到99.52%和99.46%,已消除小学净入学率的性别差异。高学历人群中女博士、女硕士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2007年
    2023-06-06
    488人看过
  • 女性及女性儿童享有的文化教育权
    重点是从消除教育领域的性别歧视和关注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修改。针对存在的部分地区农村女性儿童少年因贫困、外出打工而辍学的问题,第十二条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过错成九年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和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解决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的实际困难。第十三条规定了学校应当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并针对女性青少年的特点进行教育,提供卫生保健设施和安全保卫措施,这一规定为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正在召开的十一大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明年城乡儿童义务教育取销收费。
    2023-06-01
    367人看过
  • 文化教育权利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一、文化教育权包含的内容(一)公民有受敎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说受教育权也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权利,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公民达到一定的年龄有可以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教学机构中学习的权利,也有在一定条件下依法接受各种形式教育的义务。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自学等。为了保障受教育权,我国《教育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二)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大学创作和其他大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我国现行《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这里的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2023-05-25
    285人看过
  • 最新成人教育规定
    全国成人高考新规中有规定,以后继续教育无论是报考专科还是本科除了需要参加每年10月份的全国成人高考以外,还需要学员参加每年两次的期末考试,并且还需把网上学习课程完成,学生成绩必须把学分修够才能毕业。这就意味着取证的难度将会变大。成都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新规成都将着力推进校内“三提一规范”,助力“双减”工作。重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作业质量和规范考试管理,让学校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更好满足学生需求。通过建立课后服务准入制度、课后服务资源库,引入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和行家里手,支持和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从而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针对课后服务,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统筹安排教师工作和休息。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大力提升中职学生升入高校的升学率。完善指标到校生政策,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推动区(市)县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
    2023-07-03
    177人看过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自由权利解读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文化自由包括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文化活动自由,公民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总和。宪法对公民的文化自由规定包括了对文化活动自由的双重保障:一方面,国家或公共权力不能非法干涉公民的文化活动自由;另一方面,国家或公共权力必须为公民的文化活动自由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与具体措施,大力保障和推广其文化活动的成果。公民的文化自由包括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我们国家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公民思想自由,精神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自由等等都是我们国家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
    2023-07-05
    442人看过
  • 教师与受教育者的教育权:促进法的最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民间资本进入教育行业更加有法可依,也促进民办教育行业全面开花。在民办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政策思路下,民办教育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如何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八条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第二十九条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第三十条民办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2023-07-07
    126人看过
  •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下的我国妇女权益概述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我国妇女享有文化教育权益、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和婚姻家庭权益六大权益。政治权利主要表现在可以与男性一样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及管理社会事务,同时也规定了国家应当积极培育和选拔女干部。对于文化教育权益,主要是指女性有和男性一样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规定主要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六条,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十条明确: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2023-06-30
    178人看过
  • 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妇女有哪些合法权利
    妇女的合法权利包括三个方面: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2、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3、离婚时,如果一方的生活确有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一、夫妻离婚后共同财产的分配(一)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二)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三)男女一方婚前、或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二、离婚财产分割适用什么法律离婚财产分割适用以下法律: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
    2023-06-26
    278人看过
  • 转型期我国农村妇女婚姻的新变化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句俗语生动地反映了婚姻对女人的重要性。女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她的婚姻生活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婚姻生活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巨大影响的我国农村妇女的婚姻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从6个方面对转型期我国农村妇女婚姻生活的主要变化与特点进行疏理和概括。择偶的标准与方式:主要考虑个人因素,以亲朋好友的介绍为主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这一择偶标准在今日农村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抽样调查来看,农村地区,人们选择配偶的标准已将对方的个人因素放在家庭因素之上(在男、女方择偶因素中个人因素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87%和77%)。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在挑对象时都首先考虑对方的人品,其次是外貌。显然,这种以个人因素为主的择偶观念与做法反映了人们对个体素质的重视,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虽然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已不太普遍,但是
    2023-06-06
    388人看过
  • 国际人权法对我国妇女权利的影响
    人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和发展的概念。从历史的角度看: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战国时名士豫让庶人国士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国君以国士的态度待我,我以国士态度回报他;国君以庶人态度看待我,我以庶人态度回报他;国君视我如走卒,我视国君如匹夫,豫让从权利平等的角度来谈人权,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很时髦的,这说明人权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只不过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赋予人权的不同涵义。从发展的角度看,人权另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与时俱进、随时代变化、不断赋予人权以全新意蕴,具有极大的弹力性。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生存权是第一位的,所以先民主张民以食为天。《诗经》上也把民可小康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状态,孟子主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到了孟德斯鸩、洛克时代,对人权的理解不仅仅限于生存权,提出主权在民,天赋予人权,更多地从政治层面来看待人权。人格尊严、自由、
    2023-06-07
    88人看过
换一批
#妇幼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妇女文化教育权利即妇女在文化教育方面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内涵十分丰富,就文化方面而言,包括从事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更多>

    • 妇女享有的文化教育权利主要包括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15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妇女享有的文化教育权利主要内容包括:(1)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的权利。适用于男性的条件和标准同样适用于女性,不得对妇女附加限制条件或擅自提高标准。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这些方面的合法权利。(2)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社会
    • 妇女的文化教育权利受到哪些法律保护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3
      《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的文化教育权益作了如下规定:第十四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第十五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第十六条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第十七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除
    • 法律对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保障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05
      法律对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保障措施: 一、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二、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三、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四、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规
    • 教育部目前有哪些对女性保护文化教育等权益的责任规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30
      保障女性文化教育权益的义务是保障男女平等。《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文化教育权。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国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除特殊专业外,学校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提高女性的录取标准。
    • 妇女在文化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益,这些权益该如何保障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5
      文化教育权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从事各类文化活动权利的统称。妇女的文化教育权益,即妇女在文化教育方面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内涵十分丰富,就文化方面而言,包括从事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从教育角度看,包括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的权利。在我国,为了保障妇女同男子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权益,现行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