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对死者是否属于工伤死亡,属于工伤死亡的对于单位及工伤保险的赔偿没有异议,不需要申请仲裁。
2,仲裁是双方无法对劳动关系有异议且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3,如果在工作期间因为工作原因死亡,或者工作期间在工作岗位突然疾病在48小时去世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由工伤保险、单位对劳动者家属进行赔偿。
劳动仲裁真的管用吗
一、劳动仲裁真的管用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1、劳动仲裁的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要工资劳动仲裁管用吗
149人看过
-
工资不发劳动仲裁管用吗
149人看过
-
不发工资劳动仲裁管用吗
391人看过
-
工资没发劳动仲裁管用吗
274人看过
-
工资不给劳动仲裁管用吗
482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书管用吗
149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仲裁管用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1关于劳动仲裁管用吗的回答为可以的,建议依法保障自己的权益。 劳动仲裁不收费,你直接去就可以,到时候咨询怎么办。 1、你需到工商局查询并打印出你所在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资料(一张纸),并加盖查询章,用以证明该用人单位的身份。 2、证明在该公司上班的证据很多,比如厂牌、考勤记录、工资卡和存折、人证、、、、等等,只要能证明你与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都行。 3、写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当地劳动部门都有
-
劳动仲裁管用吗劳动仲裁有什么优势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0劳动仲裁管用 劳动仲裁同具有法律效力的,但要在法定诉讼期内,对方没向法院提起诉讼!动争议适用的倒置举证!最重要的是,劳动法规定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是: 第一,及时。 根据劳动争议与劳动过程密切联系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特点,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时效和办案时效。“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
-
工亡申请劳动仲裁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
工亡劳动仲裁怎样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07死亡职工的近亲属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死亡后,其近亲属申请劳仲裁请求用人单位支付。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
被辞退劳动仲裁管用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9主张公司报销,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