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要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公司若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作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无过错情况下,用人单位属于违规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在工厂上班手指受伤算工伤么?
符合工伤情形的属于工伤,一般九级或十级。但具体的工伤认定与否、伤残等级多少由相关社保部门作出。
一、《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在工厂里上班没签合同,工厂算违法吗?
255人看过
-
企业未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员工未上班的解决方法
136人看过
-
员工上班4年未签合同工厂搬迁有补偿吗
52人看过
-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未给员工交纳社保是违法?
440人看过
-
员工上班不在家 一周未签合同 是否有工资
492人看过
-
员工上班能不能签订双合同
121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上班二年未与员工签订合同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4我是A,如有需要请来电:159XXXX439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劳动者可以要求用工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补偿金或者劳动赔偿金;你可以把在公司工作时的记录、工资卡、上班卡、名片、公司通信录、公司往来电子邮件及其他资料收集后提交给律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你维权。你可以先通过律师发律师函与你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通过
-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仅与员工签订违法劳务合同,是否违法?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131.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不违法,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行为。 2.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自入职满一个月后第二天起到补订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期间的双倍工资,最高不超过11个月。 3. 未满16周岁的工人属于童工,除艺术类特殊单位外,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是违法行为。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工人则属于未成年
-
工厂解雇未签订合同的员工是否有报酬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8在公司里没有签订合同离职时,劳动者仍然可以获得工资。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且不能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前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
小厂,小企业与员工不签订书面合同,就让员工上班的,不违规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6违规,但是对上班的人有好处,离职时,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双倍工资,而且用人单位也要受到相映的处罚
-
厂方与员工签订合同后,员工能否提前辞职?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9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时享有离职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优先与雇佣方进行沟通协调。如果协商无果,则需在提前30日向单位递交书面辞职申请。在此期间,应当妥善完成工作任务的交接工作。通常来说,提交辞呈之日起的第31天即可实现自动离职。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正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便可成为法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条件。此外,对于处在试用期阶段的劳动者而言,只需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