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7 15:22:23 187 人看过

目前已经开放三孩政策,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以下是相关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七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第十九条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第二十条育龄夫妻应当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前款规定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7日 02: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二胎相关文章
  • 宁夏卫计委官方解读最新计划生育条例全面二胎政策
    问:2015年12月31日前领了结婚证,但尚未休婚假,今年还可以享受晚婚假待遇吗?答:按照新修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登记结婚的公民,不再享受晚婚假待遇。2015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办理登记结婚手续,但是尚未休晚婚假的公民,仍可以按照《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晚婚假(男性二十五周岁以上、女性二十三周岁以上结婚的为晚婚)待遇。即: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15天,晚育增加产假14天。问:符合政策生育子女的夫妻,在休假上有什么规定?答:2016年1月1日以后生育子女的公民,不再享受14天晚育假(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待遇。按照新修改的《条例》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规定生育的夫妻,可以享受延长生育假的待遇,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同时,给予其配偶25天护理假,产假和护理假期间,工
    2023-05-05
    91人看过
  • 二孩政策对计划生育的影响
    国家制定计划生育二胎政策,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以及根据社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生育二胎,申请二胎的家庭必须应该符合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夫妻双方都是国家工作人员;经鉴定,第一个孩子有残疾,或有其他比较严重的生理缺陷,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等,可以生二胎。国家计划生育三胎政策前两胎如果都是一个孩子的,可以生育三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为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项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2023-07-01
    470人看过
  • 二胎政策延长生育假
    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明确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对允许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体办法。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修正案草案还修改了具体条款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孩。如,规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据悉,这一政策是为了解决二孩政策所带来的生育假不足的问题。根据人口计生法第29条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由各省区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取消晚婚假对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与保障的条款,修正案草案也进行了修订,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7]随着二胎政策的尘埃落定,中国母婴行业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5日在沪首次发布
    2023-08-10
    338人看过
  • 生二胎政策:2020年国家最新规划
    2020年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生二胎,不像以前一样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国家的人口也将迎来增长。但是二胎政策只是我们通俗的说法,其实是二孩政策,也就是说如果第1胎生的是两个孩子,甚至是多个孩子的话,那么就不能够再生二胎。这是关于二胎政策的相关规定。2013年生二胎新政策——单独二胎政策单独二胎政策是指只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解释单独二胎的实施细节时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当夫妇俩的户籍所在的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了【详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2023-06-30
    411人看过
  • 现行的一胎生育政策和二胎生育政策是怎样的
    一胎生育政策男女双方均未生育,经依法登记结婚后,可以自愿安排生育第一个子女。二胎生育政策推行一对汉族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含县级市、区,下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一)经市(不含县级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独生子女患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二)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或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三)婚后五年以上不孕,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四)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五)夫妻中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的(六)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2023-05-09
    271人看过
  • 二胎生育条件在计划生育时代
    二胎条件1、只有一个孩子,经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严重遗传性残疾,目前无法治疗或者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者将严重影响婚配的,大意就是你目前的孩子不具备正常的生活。2、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因公致残的军人、武装警察、公安民警、见义勇为人员,或者一方为烈士,这一政策是为有功的英雄开设的。3、一方系丧偶者且只有一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4、一方系离婚者且只有一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5、一方从事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井下作业,只有一个女孩的。6、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也可以要二胎。7、农业户口第一胎为女儿也可以申请生二胎。计划生育奖励政策需要哪些条件计划生育奖扶政策需要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
    2023-07-04
    78人看过
  • 掌握最新计划生育政策变化
    计划生育新政策包括:1、国家依法开放三胎生育,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2、依法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3、其他新政策。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陕西省的计划生育有哪些规定《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四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和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第二十五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第二十六条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夫妻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应当在怀孕后至孩子出生六个月之内,告知双方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并在夫妻一方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乡(镇)人民政
    2023-07-04
    201人看过
  •  最新!计划生育假期政策调整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具体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点:取消晚婚晚育的假期,宫内放置节育环后自手术之日起休假3天,7日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取出节育环后可休假1天;计划生育手术未满4个月者可以享受15天的假期,怀孕满4个月流产者可以享受42天的产假;产假规定,大多数省份除去国家规定的98天外,还延长产假60天并明确规定配偶的陪产假。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具体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点:1.取消晚婚晚育的假期。2.在宫内放置节育环后,自手术之日起休假3天,7日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3.取出节育环后,可休假1天。4.计划生育手术(如人流和引产)未满4个月者可以享受15天的假期,怀孕满4个月流产者可以享受42天的产假。5.产假。虽说各省份相关标准并不同,然大多数省份除去国家规定的98天外,还延长产假60天并明确规定配偶的陪产假。 计划生育假期规定:手术后可休假,人流满月可产假计划生育假期规定是为了保障妇女和家庭权
    2023-08-30
    473人看过
  • 生二胎政策的新奖励政策
    规定减轻两孩家庭负担,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修订草案拟提出,减轻生育两孩家庭负担,结合本地实际,对生育两孩家庭予以支持,并对其入托、入学给予适当补贴。在婚假方面,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7日;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日,配偶享有护理假15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依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2022年生二胎奖励政策关于二胎的奖励政策,每个地方的补助标准都各有不同,政策内容有以下内容:关于计划生育奖励,所在地的政府和国家都会各自帮忙分担计划生育的家庭补助,在生育后可以通过相关材料领取生育生活津贴,在生育后九十日内由生育者持相关材料可申领产前检查费,生育者可在手术或治疗结束后申领在门诊或异地产生的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
    2023-07-04
    414人看过
  • 最新生育政策下什么条件可生二胎
    2013年11月公布放开单独家庭生二孩的政策,掀起国内对生育二胎的一阵议论热浪。那么,在最新的生育政策下,允许生育二胎的情况有哪些呢?在最新的生育政策下什么条件可以生二胎呢?(一)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二)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三)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已生育一个女孩的,但一方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或一方从事工商业一年以上以及双方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一年以上的除外;(四)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五)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儿,男到女家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只适用于姐妹中一人);(六)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七)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是少数民族并具有本省两代以上户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八)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九)一方未
    2023-05-01
    307人看过
  • 上海市第二胎生育政策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婚前双方均未生育过子女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二)生育的第一个子女经区、县或者市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三)一方经有关部门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影响劳动,生活不能自理的;(四)一方符合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条件的;(五)一方为从事出海捕捞连续五年以上的渔民,现仍从事出海捕捞的;(六)一方为本市农业户口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七)女方为本市农业户口,无兄弟,其姐妹均只生育一个子女,男方到女方家庭落户赡养老人的。婚前一方或者双方生育过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一)一方婚前未生育过子女,另一方婚前生育过一个或者两个子女的;(二
    2023-05-05
    265人看过
  • 二胎生育政策奖励细则
    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夫妻们的奖励。最明显的几点为“延长生育假期”、“配偶可享受一星期至10天的陪产假”等等。因此,你想明确你省有哪些奖励,可直接在网上查阅你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奖励与保障”部分。此外,如果你符合规定的条件,你还可以享受到三个由你所在省市规定的计划生育的补助政策:一是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二是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补助制度;三是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制度2022年生二胎政策2022年生二胎的政策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2023-07-03
    407人看过
  • "二胎生育险报销指南:了解生育保险新政策"
    二胎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如下:1、生育生活津贴,生育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应在生育或终止妊娠后90日内,持规定材料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申请;2、产前检查费,由职工个人全额垫付,在生育或终止妊娠后90日内由生育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持规定材料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申领。二胎生育险比一胎少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
    2023-07-11
    67人看过
  • 深圳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有哪些?
    一、深圳再婚生育二胎的条件是什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再婚夫妻单方不超二胎均可再生。根据新条例,五种情形可以依法生育第3个或以上子女,具体包括:1、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夫妻,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其中一个或两个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现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2、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另一方生育一胎子女,再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3、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一方生育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4、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个,另一方生育一个或两个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5、再婚夫妻的再生子女,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其中一个或两个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现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二、深圳再婚生育二胎产假有多少天?不管你是生第几个,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准生证”
    2023-03-22
    39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二胎
    词条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二胎
    相关咨询
    • 二胎新政策海上计划生育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4
      海2010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对上海地区计划生育第二胎的具体规定指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一、经区、县病残儿童鉴定小组鉴定,第一个孩子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包括本人曾有兄弟姐妹但均已死亡,或者本人在十八周岁前被收养,其养父母无其他子女;三、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回国定居不满六年。回国定居的时
    • 生育政策是计划生育吗二胎政策二胎是两个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5
      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已经生育双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全面放开“二孩”不会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这是因为社会转型对生育起较大制约影响,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育率下降是个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生育观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的成本有了极大的提升,导致人们生育意
    • 二胎政策取消计划生育二胎怎么办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8
      这个问题,还得由你省经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你作出答案。受两非处理取消生育二孩的,如果在你省的上述条例中再无此规定的,应该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如果还保持这一规定的,那就不再允许生育了。当然,你也可直接向当地县级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咨询。记住,必须是县级计生部门。
    • 二胎政策有什么新政策新政策多少二胎生育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9-23
      根据二胎政策的最新消息,再婚生育的二胎新政策规定,《计划生育法》规定,再婚夫妇可以再生两个以下的孩子。第十五条夫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可要求再生一个孩子:(一)经设区市、自治州或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疾病儿童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孩子有残疾,第一个孩子是双胞胎,多胞胎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的劳动力,在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情况下(2)再婚夫妇,再婚前一方生育(包括依法收养下一个)以内
    • 二胎政策生育再婚是否需要计划生育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17
      如果双方,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生育二胎: 1、再婚前一方或者依法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2、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时依法判决或者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3、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 4、夫妻双方再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再婚后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关于再婚家庭的生育政策,各地规定有所不同,具体咨询当地部门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