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区分合伙的解散和退伙的方式有:
1、合伙企业解散,应当由清算人进行清算。而合伙人退伙的,无需进行清算,退还其财产份额即可;
2、合伙企业解散并清算完毕后应当申请办理合伙企业注销登记,合伙企业终止。
但合伙人退伙的,退伙人不再参与合伙事务,合伙企业继续存续。
合伙人退伙的原因和步骤
1.退伙的概念
退伙是合伙人在合伙存续期间退出合伙组织、消灭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退伙的原因
根据退伙的原因不同,可将退伙原因分为自愿退伙、除名退伙和法定退伙。
自愿退伙指合伙人依约定或单方面向其他合伙人声明退伙。合伙协议约定了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协议约定的义务。
退伙应当贯彻自愿原则,但是退伙涉及其他合伙人的利益,因此对自愿退伙也有一定的限制。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并应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违反《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46条的规定退伙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
除名退伙是指当某合伙人出现除名事由时,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将合伙人开除,而使其丧失合伙人资格。除名退伙又称强制退伙。除名退伙的事由包括:未履行出资义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执行合伙事务有不正当行为;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除名退伙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除名生效。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在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定退伙是指基于法律的事由而退伙。法定退伙又称当然退伙。法定退伙事由包括: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个人丧失偿债能力;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相关资格;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退伙事由发生日为退伙生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五条
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二)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
入伙、退伙和解散
461人看过
-
合伙生意散伙如何分账
246人看过
-
合伙人解散如何退出公司
346人看过
-
解散后的合伙财产如何划分?
66人看过
-
合伙企业解散的清算及合退伙如何处理财产
187人看过
-
入伙和退伙的区别
197人看过
退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退出合伙企业,从而消灭合伙人资格的法律行为。 退伙一般分为自愿退伙、法定退伙两大类。自愿退伙,也称声明退伙,是指基于合伙人单方的退伙意愿而终止与其他合伙人之间的合伙协议,退出合伙企业的单方... 更多>
-
-
如何正确解决合伙人退伙的纠纷,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4-09-24合伙的退伙只能发生在合伙解散之前,不能发生在合伙解散之后。退伙和解散在不同情况下适用不同的法律。合伙人的内部纠纷,不能对抗外部债权人。合伙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解散。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 (一)合伙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合伙人不愿继续经营的; (二)合伙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三)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四)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 (五)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
-
合伙企业解散的清算及合退伙如何处理财产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20合伙企业解散的清算及合退伙如何处理财产 合伙企业解散时如何清算 按《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并通知和公告债权人,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未能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清算人的,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后十五日内指定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十五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
-
合伙人入伙和退伙的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5入伙就是加入合伙企业成为合伙人;退伙,就是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不再具有合伙人的资格。入伙、退伙都会引起权利义务的变化,因而有必要的规则。 1.入伙条件 这是指某一个第三人加入已经成立的合伙企业的条件,就是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合伙协议;订立入伙协议时,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2.新合伙人权利义务 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
-
合伙人散伙的债务怎么处理,散伙的债务如何分割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4合伙人散伙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例如:合伙企业法第44条规定: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对外应当负连带责任;对内则应按照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或者出资比例分担,协议未约定债务承担比例或者出资比例的,可以按照约定的或者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但是对造成合伙经营亏损有过错的合伙人,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相应的多承担责任。(原47条) 第45条规定:只提供技术性劳务不提供资金、实物的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