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发言摘登如下:
草案比较成熟,建议尽快通过
王茂林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已经经过了两次审议,这次是第三次审议。草案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从总体上看,修改得比较好,赞成交付本次会议表决通过。
桑国卫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通过三次审议,已经很成熟,建议提交通过。
杨兴富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吸收了常委会委员和有关部门的一些意见,修改得比较好,应该说是基本成熟了,同意这次修改以后尽快通过。这次新增加的内容是比较好的。一是在总则中增加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增加这条非常必要。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除了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以外,很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做好工作,正确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消除在基层,消灭在萌芽阶段,尽量减少社会治安问题。处罚只是一种手段,教育、防范非常重要。这条体现了以教育、防范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非常好。第二,增加规定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增加这条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了这条以后,把危害社会稳定的非法活动制止在萌芽状态,对当前社会来讲很有现实意义。
李连宁委员说,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得很好,有三个特点:第一,进一步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矛盾,增进和谐,维护稳定。这部法体现得不仅是罚罚罚,也不仅是管管管,而是通过法律的实施,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第二,充分考虑到社会治安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条文里面增加破坏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制作、传播病毒、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篡改、盗取他人信息等规定,这都是针对目前一些新的情况制定的。第三,这次修改,更加符合治安管理实际。公安机关目前面临的治安管理任务非常重,如何高效、迅速、妥善地处理好问题,要在机制上给予保证。因此,我赞成法律委员会的建议,经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提交表决。
朱育理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对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次法律委员会提交的审议结果报告很全面、准确。建议经审议后,提请本次会议表决。
沈辛荪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在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吸收上次常委会会议上大家提出的一些主要意见,三次审议稿已经基本成熟。我赞成经本次会议审议修改后通过。
李新良委员说,制定十全十美的法律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但实际上这不太可能,必须经过实践后再进一步修改,才能比较完善。从这个角度讲,我感觉这次审议稿比较成熟,与上稿比较起来,有许多地方该具体的也具体了,操作性更强了。我认为经过本次会议审议修改后可以提请表决。
李明豫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经过两次审议,已修改得比较成熟,赞成这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蒋祝平委员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认真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其他各方面对二次审议稿提出的意见,作了适宜修改,我感到草案比较成熟、可行。建议根据本次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再作必要修改后,提交本次会议表决通过,颁布实施。以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于与刑法的衔接
王英凡委员说,三审稿在总则中增加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把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之间的关系讲清了。
乌日图委员说,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我觉得这样的表述欠妥,有些行为不构成犯罪,也不一定都要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比如第9条的规定,打架斗殴等行为情节较轻可以调解处理,就没有给予治安处罚。
李佩佑(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说,草案第19条,情节特别轻微的,可以改为情节显著轻微,和刑法统一起来。
朱相远委员说,本法与刑法的关系在总则里已规定得较清楚了,但在个别具体条文上衔接得还不够好,如草案第52条与刑法第280条的衔接就出现了问题。建议仔细研究。
王涛委员说,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建议在词句的表述上最好还是颠倒一下,修改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的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表述比较明确,首先是根据本法处罚,然后是触犯刑律的追究什么责任,有一个主次。在表述上颠倒一下,不把触犯刑律的放在前面,因为我们这部法毕竟不是刑法,希望在表述上加以斟酌。
莫立崎(全国人大代表)说,偷开他人机动车和偷盗机动车有什么区别?无证驾驶航空器、机动船舶的要处罚,那么无证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理?这两个地方涉及和其他法律的衔接,要很好地斟酌一下。
-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发骚扰短信至少拘5天
437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细化“黄赌毒”处罚规范
115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发短信黄段子可能被拘留
254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扬言放火是否合法
153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三类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
468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 扬言个人极端行为
369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治安管理处罚法查询,治安管理处罚法42条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9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证人及其近亲属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修改稿)第四十二条规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3相关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
-
不当言论治安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2不当言论治安处罚,发表不当言论对国家、社会或他人造成影响的,应及时公开道歉、公开澄清、消除不良影响;因不当言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
-
非法组织治安处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9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的本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
-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n治安管理处罚法是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3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于2006年3月1日废止,此后施行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