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温度低有高温补贴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0 09:23:46 397 人看过

一、9月温度低有高温补贴

这个要看温度而不是具体的几月份。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二、保护措施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落实以下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一)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高温日常监测,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四)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五)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9: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高温补贴相关文章
  • 8月离职67月高温补贴有吗
    看具体情况。如果员工是在户外高温下工作,那么高温津贴是法律规定需要发放的,员工在离职时如果之前存在享受资格,是可以要求单位发放的,如果是在室内工作,并非高温环境下,那么是由单位自行确定发放条件的,那么由单位的规定进行执行。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而不发放的,属于违法行为,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高温补贴是强制性的,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一、江苏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江苏省在6-9月针对室外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每个月发放不低于300元的高温津贴,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应计入企业工资总额。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劳动
    2023-03-29
    73人看过
  • 超过多少度有高温补贴?
    国家规定,享受高温补贴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室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一、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
    2023-02-26
    141人看过
  • 高温津贴的温度要求
    一、高温津贴的温度要求高温津贴的温度要求是: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二、单位不发高温费怎么投诉单位不发高温费职员可以到劳动保障局等指定机构投诉,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以及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33℃以下的情况下作业,没有给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劳动者可以到该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举报投诉受理中心或拨打举报投诉进行举报。如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有拒发高
    2023-06-04
    359人看过
  • 气温多少度可以享受高温补贴
    33到35之间可以享受高温补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泰安市气温超40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按照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40以下的,应按规定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
    2023-08-17
    240人看过
  • 高温补贴要交个税吗,高温补贴一般是哪几个月
    高温补贴一般是哪几个月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高温补贴要交个税吗省劳动保障厅等六部门联合颁布并实施《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引起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响,那么高温津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记者昨日从广州地税证实,个人取得的高温补贴,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通知》规定,在岗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发放时间为每年6至10月。外资企业的财务人员张小姐很疑惑地对记者说,她刚领到企业向每位职工发放的高温津贴100元,却不知这笔津贴是否应该计征个人所得税。广州地税工作人员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
    2023-05-03
    180人看过
  • 高温补贴算当日最高温吗
    一、高温补贴算当日最高温吗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二、对妇女的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2023-05-10
    450人看过
  • 天气为达34度有高温补贴吗
    一、天气为达34度有高温补贴吗没有。高温补贴跟职工是否在高温下工作是有关系的。国家规定,享受高温补贴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室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二、什么是高温补贴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
    2023-05-29
    78人看过
  • 非高温补贴与高温补贴的界限
    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所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在室外工作的需要高温补贴,否则就属于非高温补贴。一、超过40℃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新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据此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新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
    2023-03-26
    241人看过
  • 哪些单位有高温补贴,高温补贴每个人都有吗?
    一、哪些人有高温补贴?1、从事露天岗位工作;2、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注:如果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是否应发放高温补贴存争议,则可申请劳动仲裁,同时“谁主张谁举证”。二、高温补贴包括什么行业1、一般包括建筑工人、交警巡警、环卫工人、户外线路检测人员、仓库搬运工等;2、一般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具体需要看工作场所的温度。像一些工厂的铁皮厂房,里面若温度超过33℃,也应发放高温补贴。三、每个人都有高温补贴吗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四、高温补贴的意义高温天气不仅可能损害室外作业人员的身体,而且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有统计数据表明,7、8、9三个月的安全事故占到全年事故的三成还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当高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自然现象,越来越
    2024-01-14
    74人看过
  • 高温补贴是防暑降温吗
    一、高温补贴是防暑降温吗高温津贴顾名思义,是为在高温下工作的人提供的津贴,是工资的一部分,只能以现金发放,不得借故以实物如饮料等发放。而且高温津贴不是所有人都能领取,只有那些在35℃以上高温天气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者虽然人在室内,但工作场所温度在33℃及以上的职工,才能拿到高温津贴。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而就是说高温津贴不得以福利支出抵扣。防暑降温费是福利的一种,目的是“防暑降温”,对工作环境是否高温没有特别要求,可以以现金发放,也可以以实物如饮料等发放。只要用人单位愿意提供这项福利,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领取获得,不像高温津贴那样有严格的温度要求。除特殊工种外,不少国企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夏天所发放的东西或现金,都属于防暑降温费,而非高温津贴。二、高温补贴标准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
    2023-05-29
    104人看过
  • 室内有高温费吗,能拿高温补贴么?
    室内工作,也有高温补贴。办公室上班,室内低于33℃没补贴。工作时间内,如果你的工作是在室内,高温补贴怎么发?“那要根据室内工作环境温度来定。”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说。室内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35℃以下的,高温补贴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35℃以上37℃以下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37℃以上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如果是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大多数时间在办公室,有空调一直吹着,还能拿到高温补贴吗?答案是不能!市人力资源劳动局劳动关系处负责人说,即使室外高达37℃,而你所在办公室的室内温度为26℃,就不能获得高温补贴。一、关于室外工作的高温补贴室外工作者,35℃以上可拿补贴市安监局职业卫生处负责人表示,高温补贴对应的高温天气是每年的5月到10月,今年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166号)执行。市人力资
    2023-06-26
    459人看过
  • 什么单位有高温补贴,哪些人有高温补贴?
    一、什么单位有高温补贴,哪些人有高温补贴?第一类工作者:一般包括建筑工人、交警巡警、环卫工人、户外线路检测人员、仓库搬运工等。第二类工作者:一般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具体需要看工作场所的温度。像一些工厂的铁皮厂房,里面若温度超过33℃,也应发放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哪些人有高温补贴判断标准有两个,符合其一即算第一种标准:从事露天岗位工作。第二种标准: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注:如果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是否应发放高温补贴存争议,则可申请劳动仲裁,同时“谁主张谁举证”。高温补贴的意义高温天气不仅可能损害室外作业人员的身体,而且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有统计数据表明,7、8、9三个月的安全事故占到全年事故的三成还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构成了
    2023-04-13
    107人看过
  • 高温补贴怎么计算?什么人有高温补贴?
    一、高温补贴怎么计算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二、什么人有高温补贴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
    2024-02-05
    415人看过
  • 高温补贴标准有哪些?高温补贴有何规定?
    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温状况制定高温补贴费用,每个地区的实际天气状况都会对高温补贴费的发放和标准产生影响。我国高温补贴标准包括停止露天作业、孕妇高温禁止露天作业、超过35的室外作业享受高温津贴和高温津贴标准等。其中,高温天气被定义为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站向公众公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补贴标准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温状况来制定高温补贴费用,每个地区的实际天气状况都会对高温补贴费的发放和标准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管理我国高温费的发放,国家制定了相应的高温费补贴标准。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一、我国高温补贴标准-40停止露天作业:新方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站向公众公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当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温度调整作业时间。二、我国高温
    2024-01-10
    22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发放高温补贴的具体条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更多>

    #高温补贴
    相关咨询
    • 温度低于25度能给予高温津贴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3
      33℃到35℃之间能够享受高温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连合下发通知: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贴,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导致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薪水。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高温贴具体准
    • 6一9月如温度不高就没有保温补贴吗?这样合法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6
      高温补贴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温度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补贴的。并非进入六月就必须得补,常理可明。
    • 高温补贴,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1
      山东省户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津贴从每人每月120元增加到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月80元增加到140元。这也是该省自2006年以来首次提高这一标准。陕西省高温津贴标准从每人每天10元提高到25元。2015年,河北省还制定了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从事户外露天作业的工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1、5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工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
    • 高温津贴要多少温度,有高温补贴需要什么条件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4
      关于高温津贴要多少温度的回答为33℃到35℃之间可以享受高温补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
    • 国家规定高温度农民工有高温补贴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5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两种状况可享用高温补助。一是高温,即劳作者在高温气候下(日最高气温到达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纳有用办法将工作场合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二是高湿,因有些地区气候特色,如广西,高温时节常有高湿景象随同,且继续时刻长,因而,同样适用于享用高温补助。农民工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向用人单位明确诉求,一旦遭遇不公平对待,可以向所在地的工会、人社等部门反映情况。协商未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