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员工排班是否违反劳动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9 18:47:56 281 人看过

依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若违反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拒不给劳动者安排工作,或者安排工作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种类不符,也不给劳动者发放基本工资,用人单位均构成合同违约。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可以向劳动行政监察部门投诉反映,也可依法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支付待岗期间的基本工资并加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6: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违反劳动法长时间加班是否视为侵犯员工权益
    一、违反劳动法长时间加班是否视为侵犯员工权益违反劳动法长时间加班是视为侵犯员工权益,如果加班每月超过36小时,或者未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的,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二、单位强迫加班如何举证赔偿证明单位强迫加班的证据有公司发出的加班的通知、加班的考勤记录、加班的录音录像、同事的证人证言等。劳动
    2024-01-20
    245人看过
  • 加班强制是否涉嫌违反劳动法
    一、加班强制是否涉嫌违反劳动法加班强制是涉嫌违反劳动法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劳动者加班必须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个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个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个小时。在征得劳动者同意后方可安排。二、用人单位强制加班怎么解决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2.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加班费;3.劳动者对于裁决书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
    2023-10-18
    123人看过
  • 违反劳动合同法女员工违约给违约金吗?
    一、违反劳动合同法女员工违约给违约金吗?女员工存在法定违约情况,需要支付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新员工入职到新的单位时候,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了才保障自己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的权益就可能会受到公司的侵犯。当事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二、员工劳动合同违约
    2023-04-13
    75人看过
  • 如何不违反劳动法辞退员工?
    一、如何不违反劳动法辞退员工?用人单位要遵守劳动合同法才能减少劳动争议和劳动赔偿的发生,辞退员工遵守劳动和同法需要注意以下正确方法:1、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2、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何谓严重违纪,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3、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4、辞退员工中的特殊限制《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出于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员工没有过错的,用人单位不能辞退。5、辞退员工的程序问题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还应注意一个通知工会的程序问题。t《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1条的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
    2021-08-28
    86人看过
  • 贵阳公司是否违法不给员工加班费?
    弹性工作制度中通常是没有加班费的,弹性工作制度是职工在完成本人任务以后,剩下的时间都是职工自行安排的,在这种不定时的工作制度中,并不适用于加班费的规定,有加班费的通常都是实行的全日制工作制度,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就有加班费。工作不放假违法吗工作不放假的,是违法的。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不让劳动者休息的,应当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者行政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进行调查,查证属实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进行改正,情节比较严重的,还可以对用人单位处罚款。《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
    2023-07-17
    433人看过
  • 个体户员工不交社保是否违反劳动法规定
    一、个体户员工不交社保是否违反劳动法规定个体户员工不交社保违反劳动法规定。1.可以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劳动者还可以此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法律规定,只要劳动关系存在,企业就要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不积极履行的,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所以用人单位就应当承担缴纳社保的责任。二、社保自己缴纳比例是多少社保自己缴纳比例是一般缴纳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2%的基本医疗保险费;0.2至0.5%的失业保险金;而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一般是由单位缴纳,个人不需要缴纳。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
    2023-11-29
    478人看过
  • 达不到业绩无偿加班是否违反劳动法规
    一、达不到业绩无偿加班是否违反劳动法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要求劳动者进行超时加班。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超过其正常工作时间内所应获得的工资薪酬,以下是具体的支付标准:首先,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那么就必须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其正常工资水平150%的工资报酬;其次,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无法给予相应的补休,则需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其正常工资水平200%的工资报酬;最后,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则需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其正常工资水平300%的工资报酬。《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
    2024-07-09
    247人看过
  • 公司,未按劳动法,不给员工买社保是否违法
    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是违法的。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2024-05-17
    271人看过
  • 哺乳期员工增加工作量是否违反劳动法
    一、哺乳期员工增加工作量是否违反劳动法给哺乳期员工增加工作量算违法。《劳动法》明确对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在哺乳期额外增加工作量,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延长。故触犯该条款。二、发生劳动纠纷怎样解决发生劳动纠纷解决的方式如下: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
    2023-11-24
    393人看过
  • 疫情后安排补班不给工资违法吗
    一、疫情期间不发工资违法吗疫情隔离期间不给员工以工资是不合法的,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疫情期间企业困难。疫情期间企业可否调整工资相关的政策也规定了要求在企事业不倒闭的情况下,不允
    2023-03-15
    179人看过
  • 辞退返聘老员工单位是否违反劳动法
    辞退返聘老员工,单位没有违反劳动法。返聘已退休的员工,此时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雇佣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一、退休返聘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退休返聘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劳务关系,不能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以下人员为劳务关系:1、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2、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3、企业停薪留职人员;4、下岗待岗人员;5、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6、其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如下: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3、仲裁庭和仲裁员。二、降薪调岗违反劳动法吗?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降薪调岗违反劳动法。调岗与降薪是对劳动合同中条款的变更。用人单位若调整员工的岗位、工资时,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双方达成协议后,必须采用书面形
    2023-02-26
    145人看过
  • 劳动法是否规定了员工不能换班?
    劳动法中没有关于换班的规定,只是是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因经营、生产需要加班的,需要劳动双方协商一致,且一般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最多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且应当足额支付劳动者加班费。劳动法辞退超龄员工规定是什么劳动法辞退超龄员工规定是也是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当中的规定的,因为对于已经超过一定年纪的人员来说的话,他们应当按照退休的手续来进行办理,违法的辞退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情形1、辞退员工事实依据不充分。2、辞退员工法律依据不准确。3、辞退员工操作程序不合法。上述三种违法的辞退,往往会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
    2023-07-12
    199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中公司强制加班是否违反劳动法
    公司强制加班严重违反《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
    2023-04-05
    58人看过
  • 周末上班是否违反员工权益?
    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或经营需要,安排劳动者适当加班,但同时必须遵循《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规定。只要满足此条件,即使周末上班也不违反劳动法。公司安排休息扣工资合理吗公司安排休息扣工资不合理。员工可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而且,如果安排在法定节日上班,必须支付三倍的工资。安排在周六、日休息日上班,如不能安排补休的,必须支付二倍的工资。安排在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必须支付1.5倍的工资。如果单位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可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亦可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
    2023-07-03
    33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公司不安排加班能不能针对员工,违反劳动合同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2-14
      如果员工的工作既不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决定,也没有用人单位认可的加班记录,而只是自愿加班的情况,则不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加班费。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加班予以追认的话,就是单位安排的加班,应该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变相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属于加班。但前提是员工必须有证据证明,确属因用人单位安排了过多的工作任务,而使员工不得不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加班。
    • 公司安排放假调员工的法定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1
      公司违反劳动法,员工可以先和公司沟通解决。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前提下,员工可以申请调或者劳动仲裁,员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法》规定:第十章劳动争议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七十九条
    • 公司加班没加班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3
      1、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2、单位加班无薪资违反了我国劳动法规定;3、您可以与公
    • 辞职的员工一个不准加班是不是违反劳动法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8
      用人单位不安排辞职员工加班不违法。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四条规定,加班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工作情况,征得工会和劳动者同意之后安排,且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法律保护劳动者休息权,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从多方面限制加班,对于用人单位不安排劳动者加班,是法律提倡和鼓励的举措。《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
    • 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 不愿支付加班工资是否违法?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2
      单位要求职工加班而不支付加班工资是违法的。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单位安排职工在休息日加班而不安排补休的,应该向职工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如果单位不支付加班工资的,属于违法,职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