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的方法:合同满足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既可以发生效。例如,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且其他股东均放弃优先购买权,该转让行为才会依法生效。
股权转让协议实为借款是否有效?
股权转让的本意,是指甲方向乙方出售部分或全部的标的公司(丙方)的股份的行为。丙方在股权转让前就是一个法人,股权转让后仍旧是一个法人,股权转让前后不同的只是换了老板罢了。所以,在完成全部的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不承担以前发生的债务,在法律上是合理的。股权转让合同上若没有对转让前债务承担的特别说明,那么债务是由标的公司(丙方)承担。相反,受让方若要规避股权转让前的债务风险,那么就要在转让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标的公司的债务情况,并且跟出让方洽谈股权转让后原债务的承担方法。如果甲乙双方未就债务情况达成协议,那么乙方可以选择降低报价、取消股权转让交易的办法来降低或规避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
275人看过
-
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
351人看过
-
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如何断定
109人看过
-
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如何断定
230人看过
-
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的有效性
490人看过
-
怎样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
114人看过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一般具备的内容如下: 1、转让协议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 2、股权的基本信息,包括股权转让份额,价格等; 3、双方履行义务的期限; 4、股东身份的取得时间约定; 5、违约责任。... 更多>
-
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6要判断一个是否有效,要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审查: 1、是否违反关于现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首先,审查该是否书面通知了其他,其他股东是否明确表示放弃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如果不是,则转让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2、是否违反的规定第二,审查公司章程中对股权转让的限制性的规定,如果已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违反了该限制性规定,则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3、是否违反特别规定对受让股权的性质进行审查,例如有些特殊
-
如何判断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8股权转让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
-
2022年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22股权转让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
-
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是有效的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8股权转让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
-
如何判断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04通常而言,如果合同能够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无效事由,那么这份合同就是有效的。受到和民法总则的约束,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的情形包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民法总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事实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