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散布他人隐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11:30:09 299 人看过

一、怎样才算散布他人隐私

(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七)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八)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九)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二、个人隐私认定标准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我国《宪法》没有隐私权或私生活权利这一概念,涉及隐私权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项:

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而隐私权正是人格权的一种。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毁谤和诬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隐私权的内容包括:

(一)个人生活安宁权。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

(二)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利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诸如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社会关系、信仰、心理特征等。

(三)个人通讯保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等内容及方式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

三、偷窥隐私可能会受到多少罚款

偷窥他人隐私该怎么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六项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该违法行为的特征是:一是行为侵害的对象必须使他人隐私。所谓隐私,即是指不愿意让人知道、属于个人的生活私密,如两性关系、生育能力等。隐私一旦公开,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和苦恼。二是行为人必须采取偷窥、偷拍、窃听、散布等手段。对于偷拍、偷窥等形式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举不胜举,最为常见可谓一些“狗仔队”偷拍明星的私生活。针对偷拍盛行的情况,香港立法会已经开始讨论将偷拍、散布他人隐私列入刑事犯罪。但内地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偷拍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最重的处罚是治安拘留。

我国刑法目前还没有将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目前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网上散布他人隐私到哪里报警
    可以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或者到当地的派出所报警。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遇到恐吓或威胁信息泄露罪怎么办可以报警处理。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发不雅照侵犯隐私罪法院会怎样判发不雅照侵犯他人隐私,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明确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侵犯隐私警察怎么处理侵犯个人隐私已经构成侵权的,当事人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就可以了。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3-04-02
    255人看过
  • 散布他人隐私属于民事违法吗
    一、散布他人隐私属于民事违法吗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在民事法律体系中确实构成一种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的规定:1.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意味着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2.隐私在此处被定义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因此,散布他人隐私显然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构成了民事违法行为。二、举报他人违法行为与散布他人隐私不同,举报他人违法行为并不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范畴。1.举报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揭露和检举,是公民对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的维护。2.法律鼓励公民积极举报违法行为,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3.在举报过程中,即使涉及到了他人的某些信息,但只要这些信息是为了揭露违法事实所必需的,且没有超出必要的范围,就不会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三、侵犯隐私权的界定侵犯隐私权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4-07-10
    355人看过
  • 散布他人隐私的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只是日常散布他人隐私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只要散布他人隐私的,无需造成严重后果,即可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将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由于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因此,如果散布的隐私属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等刑法规定的个人信息的,将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记录、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以及提供上述信息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即可予以刑事立案侦查。散播他人隐私可以判几年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依法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
    2023-08-09
    113人看过
  • 网上散布他人隐私有什么后果
    是违法行为。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2023-05-25
    94人看过
  • 别人要散布隐私怎么办
    法律综合知识
    一、别人要散布隐私怎么办当他人意图散布你的隐私时,你的隐私权受到了侵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你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它保护的是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因此,当面临这种情况时,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散布隐私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对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的处罚措施。1.根据该条款,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为隐私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侵犯隐私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
    2024-03-21
    367人看过
  • 散布他人隐私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散布他人隐私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并没有侵犯个人隐私这个罪名,个人隐私不是直接客体,法律保护的是与隐私有关的人格尊严和个人自由、以及个人信息权利。侵犯个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涉嫌什么罪名,需要从行为的客观方面结合行为的主观意图等进行判断。如将个人隐私随意公布、传播的,公然侮辱他人的,涉嫌构成侮辱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
    2024-07-19
    286人看过
  • 发黄段子、偷拍、散布他人隐私将处罚
    实施了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从3月1日起废止,而发黄段子、宠物扰民及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偷拍、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等238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从同日起将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记者在公安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比较,《治安管理处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七十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制造噪声、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等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住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此外,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贯穿《治安管理处罚法》始终。这部法律在总则中规
    2023-04-24
    434人看过
  • 利用职务之便散布他人隐私违法吗
    一、利用职务之便散布他人隐私违法吗1、利用职务之便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的。2、如果医院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将当事人的就医情况以出于炫耀的目的广而告知他人。这既违反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侵害了受害人的隐私权。【法条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请求权】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
    2023-12-03
    132人看过
  • 发布他人隐私怎么取证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涉及到他人隐私的取证工作,我们建议您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寻找证据。首先,您可以通过保留相关的网页截图以及聊天记录截图等方式来获取最直接、直接的信息资料。如果相关内容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话,您甚至可以考虑寻求公证机构的帮助,通过他们对相关页面的公正固定来提高证据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其次,您可以考虑通过收集亲属或者朋友等这些了解详情的人提供的书面或口述证言加以证明。除此之外,请务必重视并妥善保管与案件有关的所有电子数据,比如服务器日志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024-08-15
    89人看过
  • 散布个人隐私判多少年
    法律综合知识
    一、散布个人隐私判多少年在探讨散布个人隐私的法律后果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我国法律对此类行为的定性和处罚规定。1.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条款,对于非法获取并散布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刑事追究。2.具体的判决年限并非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多个因素,如隐私信息的性质、传播范围、社会影响等。3.根据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若违反此规定,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二、侵犯通信自由的处罚侵犯通信自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对此类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1.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对于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也规定了对于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的处罚措施,即处二年以下有期徒
    2024-07-18
    182人看过
  • 公安分局查处一起散布他人隐私案件
    以往在晚报上才能看到的事情,如今在我区也发生了。前段时间,甄槐(男)与刘萤(女)恋爱同居,期间,甄槐偷拍了刘萤数张裸体照片;后来,甄槐却与左聂(女)结婚。接着,刘萤与甄槐断绝关系,跟另外的男青年处上对象;甄槐获悉后,多次打电话、发信息骚扰刘萤,要求继续保持关系,并以手中掌握的裸照相威胁。无独有偶,左聂查看甄槐的手机时,发现手机中存有刘萤的裸照,遂以影响其夫妻关系为由,持该手机窜至刘萤所在工作单位,向刘的同事传看该裸照;一段时间以来,事情传得沸沸扬扬,使该刘蒙受严重精神伤害,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法不容。分局对此起散布他人隐私案件高度重视,责成有关办案单位快速查清了事实,对违法人员甄槐和左聂进行了严肃的法律教育,并于3月28日,依照《治安处罚法》第42条第6项之规定,给予甄槐、左聂行政拘留的处罚。(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2023-06-06
    95人看过
  • 如何处理窃听和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该违法行为的特征是:一是行为侵害的对象必须使他人隐私。二是行为人必须采取偷窥、偷拍、窃听、散布等手段。偷拍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最重的处罚是治安拘留。怎么对偷窥别人隐私量刑处罚在公民的人身权利当中,不仅有名誉权、肖像权等,还包括了隐私权。而这些权利都是受到法律重点保护的,是不允许他人非法进行侵犯的。近年来却出现了大量利用摄像头偷窥他人隐私的情况,这无疑对他人的隐私造成了损害。按照规定需要对偷窥者进行处罚,那么实践中该怎么对偷窥别人隐私量刑处罚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
    2023-07-07
    166人看过
  • 散布隐私量刑标准
    法律综合知识
    1、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只是日常散布他人隐私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只要散布他人隐私的,无需造成严重后果,即可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将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由于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因此,如果散布的隐私属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等刑法规定的个人信息的,将可能涉嫌刑事犯罪。3、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记录、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以及提供上述信息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即可予以刑事立案侦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
    2024-04-26
    337人看过
  • 公布他人隐私判多久
    法律综合知识
    一、公布他人隐私判多久公布他人隐私判多久要看具体的犯罪情节,《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我们应该按照如下方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1.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手机等信息载体,在网络注册、实名验证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支付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2.养成定期修改密码的好习惯,对重要账号(如常用邮箱,网上支付,聊天账号等)必须设置单独密码,绝不一码多用,且密码要设置为数字加字母等较为复杂的组合;3.不随意连接不明或者免费wifi,不点击短信中非HT
    2023-07-02
    3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散布他人隐私犯什么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9
      散布他人隐私,对方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是违法行为无疑。依法应承担治安行政责任。如果给当事人造成民事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
    • 事后散布隐私散布别人之隐私治安处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8
      网上散布别人个人隐私,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情况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
    • 散布他人隐私从重处分标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1
      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有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会立案进行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但是如果散布他人隐私的同时还涉及其他行为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可能会构成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散布他人隐私怎么处罚;如何处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3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受害人不但可以报警,也可直接向起诉进行维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散布他人隐私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4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