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重伤伤情量刑标准有何规定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为有期徒刑三年;
(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的,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为有期徒刑十三年。
【重处、轻处特别规定】
有下列情形的,予以重处:
伤害多人的,在其中最重伤情的基础上,每增加轻伤1人,按照所增伤情的轻重程度,确定递增幅度,轻度的,刑期增加三个月;中度的,刑期增加六个月;重度的,刑期增加九个月;每增加重伤未达残疾标准或接近轻伤标准1人,刑期增加十个月;每增加重伤1人,致10级残疾的,刑期增加一年,依次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六个月。
持刀等管制刀具伤害他人的,从重10%。
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中故意伤害他人的,从重10%。
伤害对象为70岁以上的老人、14岁以下的儿童、残疾人、怀孕妇女的,从重5%。
因为邻里纠纷、婚姻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从轻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伤害程度与刑罚量刑的标准
102人看过
-
伤害程度的评估标准和刑罚程度
25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判刑标准与伤情程度有关
460人看过
-
工伤认定的标准与伤害程度
123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刑罚力度与犯罪情节有关
325人看过
-
判断销账多少与刑罚程度的关系
15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犯罪程度与监狱服刑程度的关系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0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犯,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
-
信用卡欠款数额与刑罚程度的关系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07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债务纠纷被视为一种普通的民事争议事件,通常由法院主导处理并进行法律裁决。然而,如果债权人所欠债务超过了法定数值,或者债务人为了逃避还款责任而故意采取欺诈手段,警方就会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具体而言,当债务金额达到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或者出现以下几种情形时,债务人即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1. 债务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法,从他人手中获取
-
职业病致残程度与伤残等级鉴定程度的关系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5伤残等级为确定伤残待遇和安置工伤职工的主要依据。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下面,关于评定伤残等级的标准。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是鉴定伤残等级的国家标准。 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一级:器官缺失
-
故意杀人量刑标准与情节严重程度是否有关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03故意杀人罪判刑需要考虑其情节严重程度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
-
诉讼中收回款项的数额与刑罚程度之间的关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2在我国法律中,针对犯罪活动的一种常见方式是“收赃”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法律规定采取的定罪原则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明知是犯罪活动所获得的财产及其产生的收益,仍然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采用其他手段来掩盖、隐瞒这些事实真相,那么他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如果情节较为严重,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