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赁合同中租户提前退房押金应该如何处理
提前退租是否要退还预付房租和押金提前退租是否要退还预付房租和押金,要分情况处理:
1.如你的房子存在居住危险导致对方退房,不管是否签订租房合同,对方随时有权退房,你在收够对方实际租住期间的房租后退还对方其余预交房租和押金。
2.如没有居住危险:有租房合同,按照租房合同的约定办理;如租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条款或没有租房合同,其退房已经违约,如给你造成损失,你可以扣除合理损失和实际租住期间的房租后,余款须退还对方。
二、租赁合同有效条件是什么
租赁合同有效条件是:
1.承租人和出租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真实;
3.租赁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满足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该时效一般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除此之外,特别诉讼适用“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是1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提前退房如何处理租房押金和租金?
67人看过
-
房东不给退租赁押金租户该如何应对
227人看过
-
房屋租赁:中途退房如何处理租金及押金?
136人看过
-
提前退租是否合法?应如何处理提前退还的押金?
317人看过
-
租期内提前退租房押金应不应该退回
119人看过
-
提前退租该如何要押金
197人看过
-
房东要求租户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租户应如何应对?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9当租户面临房东欲提前终止租赁合同时,应当采取的首要步骤是积极与房东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明确表达自身诉求并要求房东严格按照原先签订的租赁协议持续履行各方权益义务。如果房东方依然固执己见,执着于收回所出租房屋,租户有权依据合同中的具体规则,向房东提出相应的违约赔偿要求。在此过程中,租户需确保自身行为无任何违反合同规定之处,以便在面对房东的无理要求时,能够有足够的底气予以回绝,并要求房东严格按照合同约定
-
租房合同提前退房中介不退押金合理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4合同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的,没有违法内容就是有效的。 不存在是否合理这个问题。 如果合同已经到期,那么你们可以不需要继续承租,中介有义务退还押金。 但如果合同期限是半年而你们要提前解除的话,你们需要支付给中介违约金,但押金中介应当退还,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你的描述,提前解除押金不退是明确约定,中介有权不退,符合法律规定。
-
房屋租赁合同中,承租人违反租赁合同规定,应该如何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09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如果承租人违反合同规定,在租期内违约,则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其履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则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房屋租赁中,房东收取的押金在租赁期满后,应该如何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4如果房东不退还押金,承租人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 尝试与房东协商解决问题。 2. 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协调,寻求帮助。在此过程中,可以向对应的监管部门房管局申请协调,或者向相关部门投诉。 3.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对房东进行起诉。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租赁期限届满时,承租人应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返还的租赁物应符合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或者按照约定
-
房屋租赁合同期满,房东要求提前退租,能否退还押金和租金?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2在租赁期限未届满之前,承租人有权请求退还尚未消耗的租金。 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违反合同规定,因此承租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法律责任。 如果在合同签订时,双方已经就违约金问题进行了明确约定,那么承租人应当依照约定履行义务并支付违约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足以弥补因违约造成的损失,相关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在收到当事人申诉后,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补充。 同样地,如果违约金过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