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根据相关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这里的“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罪犯积极执行财产刑和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的,可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减刑、假释时可以从宽掌握;确有执行、履行能力而不执行、不履行的,在减刑、假释时应当从严掌握。因此,不执行财产刑的可能会对减刑产生影响。确实没有能力执行的,如果有其他符合减刑的情节也是可以减刑的。建议被判处有财产刑的,最好还是积极履行财产刑,以争取得到减刑。
失信被执行人有什么后果?
1、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限制其贷款、融资等金融活动,降低信用卡额度,并将其存款情况及时通过司法查询平台报告法院;2、工商管理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降低其信用等级,限制其“守信用、重合同”评比资格;3、被执行人为国家机关或者公务员、中共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的,根据有关规定在评优选先、晋职晋级等方面予以限制,或者取消其政治待遇、荣誉称号,直至给予纪律处分;4、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境,铁路部门不向其出售火车票,民航部门不向其出售机票;5、招标投标管理部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加政府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6、建设管理部门暂停受理失信被执行人的工程项目许可、资质审批,暂缓受理建筑市场相关业务事项,暂缓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备案等工作;规划管理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享有使用权的土地暂停办理规划报建手续、暂缓办理在建项目的后续规划手续;7、其他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
不执行财产报告令后果有哪些
235人看过
-
行使代位权会产生哪些后果
466人看过
-
刑事拘留后会产生哪些结果
210人看过
-
财产刑无法执行,会对罪犯的减刑产生何种影响?
378人看过
-
强制执行过程中,财产不足会带来哪些后果?
253人看过
-
财产刑无法执行会影响减刑吗?
20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财产刑无力执行可以减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141、罚金其实也是刑罚之一,实践里减刑假释的前提条件是确有悔改表现,如果连财产刑都抗拒不执行,那当然不能说有悔改表现,会影响减刑假释。 2、但贫穷本身不是过错,确实是没钱没法支付,不能因此就抹杀犯人的积极表现。建议在能力范围内支付部分罚金,并实事求是地说明经济困难的情况,比如由当地政府开生活困难证明之类。
-
被抓了财产刑无力执行会不会影响减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0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根据有关规定,受到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者,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督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实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有可以减刑的重大立功表现的,必须减刑。这里的确实有悔改表现是指认罪后悔的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督规定,积极参与接受教育改造的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参与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罪犯积极执行财产刑和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的
-
无力执行执行财产处罚可以减刑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9财产刑无力执行会影响减刑。不执行财产刑的,不能说有悔改表现,会影响减刑假释。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确实没有能力执行的,如果有其他符合减刑的情节也是可以减刑的。
-
怀孕期间欠债,无力偿还会产生哪些后果?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10在孕期妇女拖欠贷款且无法偿还时,被执行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包括: 1. 如果借款方未按任一时间节点归还相关款项,出借方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法院有权依据相关法规对被执行方的财产进行检测,并作出相应扣押和冻结处理。 2. 如果被执行人具备偿还能力,但故意拒绝履行债务义务,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人士名单。这样做不仅给被执行人带来不便,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3. 如果被执行人恶意拒
-
无财产执行,会怎么判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6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